【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北大夫妇的二孩家教手记

高志宏、徐智明夫妇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广告出版界的知名人士,有着良好教育背景。他们在出版圈摸爬滚打几十年,还曾两度创业,养育出了一对独立自主的孩子。二人以自身丰富的家教经验为底色,将多年的教子心得结集成书。书中所体现的家庭价值观对比当下的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独到的家教理念,倡导理性育儿

作者夫妇用基于“合作”而非“强迫”的家庭教育理念,去摸索真正有益于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他自己”的合作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们有目的地把在社交平台上与各位爸妈讨论的问题进行过滤,再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育儿经验沉淀,让父母能理智从容地应对各种教养困惑。

◎案例解析,指出和纠正了很多中国父母的家教通病

*平实的语言、*简单的表述,为读者从易到难把“育儿基本”一一讲清,配以案例和全方位的解析,指出和纠正了很多中国父母的家教通病,让迷惘焦虑的父母重拾育儿的美好体验。

内容简介
当父母好话说尽、好脾气磨没,甚至用上吼叫、打骂等手段,孩子都不配合,怎么办?
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孩子,而部分孩子却恨父母?
“低服务型父母”的陪娃是否有益有效?
宠爱和溺爱的尺度,如何把握?
如何和孩子过有商有量的生活
不陪写作业的八大高效方法是什么?
如何与叛逆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
……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高志宏 | 真心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专业硕士、博士。现专职从事育儿、家教研究和写作。

徐智明 | 真心爸爸,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现从事育儿和家教研究、企业顾问。

两人奉行终身学习、跨界。曾创办龙之媒、快书包,策划出版广告专业图书100 多种。著有《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我爱做书店》,译著《广告的艺术》《大卫奥格威自传》。

作者夫妇悉心研究家庭教育和父母成长,第一本育儿手记《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2017 年1月出版后稳居当当网亲子家教类图书畅销榜前列,并入选豆瓣2017 年度童书教育类TOP5;育儿头条号“真心爸妈”,累计发表育儿家教文章逾百万字,连续三年成为头条号“千人万元计划”签约作者,并获得2017 年“年度头条号”殊荣;在千聊和好好学习APP开设的音频课程,受到逾十万父母的欢迎。已在全国各地举办数十场讲座,与父母分享家教心得。

目  录
引 言 与孩子合作 001
第一章 合作守则一:多施爱,少失控 009
你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你对孩子的态度 011
带孩子,你用心了吗? 015
不做“低服务型父母”父母 019
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爱的互动 024
爱的尺度:宠爱不溺爱 027
“有毒”的家庭氛围:放过自己,拯救孩子 031
陪伴最好的状态,是彼此身心安宁 048
第二章 合作守则二:多支持,少控制 057
不给孩子令人窒息的“爱” 058
吃饭拉臭,事关给孩子自由 060
带着关心守护 063
变指挥为指导 067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与孩子合作
一位妈妈很烦恼:我给孩子安排了英语和阅读计划,可孩子和他爸爸都不配合,怎么办?
这位妈妈给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让孩子每天晚上完成作业之后,再读半个小时英文书、半个小时中文书,周六周日还给孩子加了两节课外班。
但是孩子很不愿意执行妈妈的计划,孩子爸爸也高举“孩子童年要快乐的大旗”,不赞成妈妈的安排,还和孩子一起反抗——没错,这位妈妈的原话就是“反抗”。
看样子,这位妈妈希望得到孩子和爸爸的“配合”,恐怕没那么容易。真心爸妈也给不出如何让两个“反抗者”乖乖配合的办法。
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位妈妈的疑问中,隐含着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其他两人“配合”自己,而不是三个人一起商量,达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一致意见呢?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生养孩子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你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独到的育儿经验。

——梁冬(正安康健创始人、著名媒体人)

◢这本书几乎道尽了所有日常与孩子相处中会遇到的问题,是我的育儿手边书。

——脱不花(罗辑思维、得到联合创始人兼CEO)

◢智明夫妇享受育儿过程中的甜蜜和苦恼,悦纳自己为人父母的过程的生疏和问题,不为难自己和孩子,让孩子们快乐地长成自己的样子。

——陈诗莹(今日头条高级运营总监)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家长的问题。这本书照见了我的育儿经历,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姚文坛(豆瓣副总裁)

免费在线读
陪伴最好的状态,是彼此身心安宁
在我们上一本育儿书《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的读者见面会上,一位读者问:“你们这么积极地思考育儿问题,那么对虎妈、虎爸现象怎么看?”
虎妈、虎爸?那是我们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十几年的育儿生活,大部分时间,其实我们都是在勤奋工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发展自己,尽力成为更理想的自我,余下的时间,就是慢慢地陪着孩子,努力做温和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享受那些柔软的小时光。
·动手打造生活的美好质感·
端午节,我们会备上粽叶和糯米,带孩子包粽子;元宵节,我们会炒花生仁、炒核桃仁、炒芝麻,自己包上一顿传统五仁汤圆;我们甚至还自己炒过油豆沙馅,带孩子用木雕的月饼模子,打出几块硬梆梆的家常丑月饼;我们还在冬至日酿米酒,在过大节时煮肉、炸小时候常吃的炸货……
跟着爸爸妈妈做这些,孩子们每次都兴致勃勃,一边帮忙,一边问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我们也瞅准机会,把小时候的年节规矩、姥姥奶奶家的趣事给孩子们详细解说一番。小儿子还常常把家里自己做东西的事儿写进作文,去跟老师和同学分享。
朋友圈里,这么做的不止我们一家,我们有一位超能主妇朋友,每年送亲朋好友的月饼都是自己做。另外一位朋友,二十几岁时就去了美国,包的粽子居然像我们小时候老人包得那么美观,真心妈妈问她怎么学的,她说网上有好多教程啊,多练习练习就会了。
确实,只要用心,这些原来的小手艺,都不难学。难的是,忙碌的爸爸妈妈们有带孩子动手过节、让孩子体验这些传统生活之美的用心。
现在物质丰盛,生活便利,孩子们可以到玩儿*款的电子产品、国外刚刚上线的游戏;想吃粽子,点几个按钮,全中国最好品牌的粽子就飞奔而来;不想做饭,各式外卖分分钟送到。
但我们觉得,即使生活在物质丰富便利的时代,我们的孩子还是常常缺失一些特别珍贵的东西:
期待和惊喜——物质太易得到,期待就没有了意义,惊喜就降低了价值;
对生活的日常观摩——大人忙碌,生活就难免粗疏;孩子的时间被兴趣班、辅导班慢慢占据,也没了看大人慢慢地、好好地过日子的兴致;
自己动手的乐趣——孩子们确实在上各种各样的DIY 班,以培养动手能力,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自己动手的经验,能享受到多少自己动手的乐趣?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的体验——孩子忙学习,大人忙孩子,大人孩子一起做事、边做边聊的体验,对现在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奢侈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