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彭正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德国教育、比较教育和西方教育哲学研究。199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之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比较教育学,1999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被 派往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工作,之后曾获德洪堡基金,在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四院从事研究工作。 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学术兼职有: 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已出版的专著有《教育概论》、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 、省部级奖。其学术成就包括由其开创和 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内容】
彭正梅等著的《求取与反思--新世纪以来 教育改革研究及中国教育传统的初步考察》 部分探讨了新世纪以来美、德、英、澳、以色列和芬兰 层面的教育改革,第二部分考察了地方及民间层面的教育改革尝试,并在第三部分试图对中国的教育经验进行初步反思,以在 化时代倡导一种把 、国家,地方和民间教育力量联合起来加以考察,并注重学、思、史统一的比较教育研究新范式。
【目录】
前言
部分 若干 教育改革研究
章 新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节 新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演进
第三节 新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第四节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展望
第二章 新世纪德国基础教育改革
节 PISA震动及 教育标准的引入
第二节 什么是 教育标准
第三节 教育标准的案例
第四节 教育标准的评价
第五节 教育标准的实施结果及其争议
第六节 体制变革以及中等教育三轨制争论
第七节 打造教育的理想国
第三章 新世纪英国基础教育改革
节 新世纪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 教育行政机构变化与改革目标确定
第三节 统筹下的学前教育体系的完善
第四节 教师/校长专业发展与准入制度
第五节 教育管理的改革
第六节 教育现代化的走向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新世纪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改革
节 20世纪末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 课程”的建立
第三节 评估项目:从AIM到NAPLAN
第四节 学前教育改革
第五节 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
第六节 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ICT)改革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新世纪以色列基础教育改革
节 新世纪以色列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 新世纪以色列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
第三节 新世纪以色列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挑战
第四节 对新世纪以色列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结与思考
第六章 新世纪芬兰基础教育改革
节 芬兰经验:第四条道路
第二节 走向 的芬兰教育
第三节 芬兰教育的未来之路
第二部分 民间及地方的改革尝试
章 赫什与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运动
节 赫什是谁
第二节 美国教育的危机及其根源
第三节 赫什核心知识课程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赫什核心知识课程的教育实验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苏格兰的 课程
节 新世纪苏格兰课程改革的背景以及 课程提出的过程
第二节 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质量管理
第四节 课程改革的特点及有关质疑
第三部分 对中国教育传统的初步考察
章 作为教育理论家和现代性反思者的洪堡和蔡元培的比较研究
节 洪堡和蔡元培的生命历程及改革思想的异同
第二节 作为教育理论家和普鲁士改革者的洪堡
第三节 作为民主革命者和现代教育改革者的蔡元培
第四节 洪堡和蔡元培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论学与兴:被制度化学校教育遗忘的儒家传统
节 “学”的传统
第二节 “兴”的传统
第三节 迈向教、学和兴的统一
第三章 修道、立教与模仿: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中被遗忘的儒家传统
节 何谓修道
第二节 何谓立教
第三节 何谓模仿
第四节 结语
结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