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版 次:1


页 数:254


字 数:


印刷时间:2010-7-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1.全球超千万人都在阅读的心灵滋养经典,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2.每日一偈,终生享用。3.星云大师为你开示为人处世、社交治学、成就事业的百科全书。













内容推荐








本书是星云大师从自己几十年的著作和开示记录中,提炼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语录体心灵励志图书。
全书一套三册,本册作为第一卷“红尘本”,以“耐得烦”为宗旨,集中记述了星云大师关于立世为人、经营人生的种种智慧。包括职场智慧、治家智慧,以及交际、治学、做人做事等诸方面的经营之道。言简意赅,精妙处往往让人醍醐灌顶。若能每日一偈,则日日都有新智慧,日日都能有好心情。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于江苏江都,12岁出家,21岁时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授记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赴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广设道场和佛教学院,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著有《宽心》《包容的智慧》《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













目录








《耐得烦》目录
壹 职场篇
人生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
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贰 家庭篇
公婆的微笑,是子孙的太阳;
儿女的音声,是父母的音乐;
妻子的爱语,是丈夫的和风;
丈夫的臂膀,是全家的依靠。
叁 社交篇
话不能说绝,事不要做绝,
路不要走绝,人不要处绝。
肆 教育学习篇
道德不厌其旧,知识不厌其新。
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
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
伍 做人做事篇
看手相,看面相,不如看心相;
靠人力,靠人助,不如靠自己。


















媒体评论








《佛光菜根谭》是星云大师六十多年来弘扬佛法以及教化人心吉光片羽的智慧精华。一则则内涵精辟的人生哲理,兼具文学之美,读来令人受用无穷。——慈容法师菜根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也上不了满汉全席的菜单,但却是平民大众赖以养生的健康食品。《佛光菜根谭》言简意赅,字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保持现状,就是落伍;踌躇不前,就是退步。
人生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人生的胜利,不是制敌,而是克己。
树木,没有经过日晒雨淋,不能长高;
人才,没有经过千锤百炼,不能健全。
贤而得财,则损其志;得财后更为贤能;
愚而得财,则益其过;得财后能去愚痴。
跌倒的时候,要能认识障碍,勇敢站起;
失意的时候,要能自我检讨,再次出发;
困难的时候,要能冷静分析,突破执著;
彷徨的时候,要能看清目标,不变随缘。
莫谓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更多人;
莫谓我身比人好,有人比我更加好。
思考不足,必须补于实践。
“结缘”助成善业,化解恶因;
“结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真正的聋子是闻善言而不着意的人;
真正的盲人是见人好而不欢喜的人;
真正的哑巴是口里说不出好话的人;
真正的智障是对真理不生欣羡的人。
成功不必在我,只要俯仰无愧;
失败无须介意,只要努力不懈。
考试的窄门,总会有一些人中选;
考试的结果,总会有一些人落榜。
跨进门槛的人,并不意味成功的一生;
被摒在外的人,也不注定永世的失败。
当挫败困厄的时候,要能不气不馁不恼;
当恐惧彷徨的时候,要能无忧无虑无苦;
当遭受批评的时候,要能反省惭愧忏悔;
当遇到瓶颈的时候,要能积极奋斗进取。
有不怕跌倒的毅力,才能学会走路;
有改过向善的决心,才能赢得信任;
有不畏碰壁的精神,才能找到出口;
有精进降魔的勇气,才能迈向成功。
失业不可耻,无志才可悲;
失学不可怜,不学才可哀;
失才不可忧,缺德才可惧;
失败不可怕,绝望才可叹。
有志气者,不受人侮;
有骨气者,不受人怜。
凡事求人,不易成功;
自己承担,容易成就。
看他人错失处,当反观内省;
说他人是非时,将自己勘验。
自不能正身,而欲正他人者,谓之失德;
自不肯敬人,而欲他人敬己,谓之悖礼。
想要成功立业,必须坚持理想;
欲得美梦成真,就应切实力行。
美色的后面有危险的深渊,
金钱的后面有虎狼的魔爪;
毒品的后面有毁灭的陷阱,
懈怠的后面有失败的人生。
人生如行船,无论何时何地,
都要张满信心的风帆;
人生如战场,无论是安是危,
都要鼓舞奋发的斗志。
不当看的不看,否则会看出烦恼来;
不当听的不听,否则会听出痛苦来;
不当问的不问,否则会问出是非来;
不当做的不做,否则会做出问题来。
有出息的人,
能将不好的事物转化为自我奋发的动能;
有作为的人,
能将刺耳的语言转化成慈悲喜舍的音乐。
能自重的人,自不会做出自取其辱的事;
能尊人的人,自不会说出令人难堪的话。
失败中可能出现成功的曙光,因此要败而不馁;
成功也可能暗藏失败的阴影,因此要胜而不骄。
修身不可贪财、贪爱、贪嗔;
为人不可自大、自怨、自艾;
交友不可无信、无义、无耻;
处世不可负国、负人、负己。
想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立德;
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要立志;
想要改善自我的生活,要立业;
想要赢得后人的缅怀,要立言。
没有志气的人,千言万语好比耳边风;
胸怀大志的人,一言半语皆如及时雨。
宁可认错,莫要说谎;宁可被怪,莫要负疚;
宁可吃亏,莫要结怨;宁可无用,莫要祸世。
人生之大病,不在无用,而在无明;
事业之成功,不在学历,而在学力。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
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
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
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树木不经日晒雨淋长不高,
人格未经千锤百炼不健全。
担当“老大”,能够领导群伦,固然很好;
做个“老二”,配合成就他人,也很伟大。
老大要能爱护弱小,老二要能尊重前辈。
在工作时,如果想到是替别人做事,会觉得很辛苦;
如果认为是做自己的事,则会心甘情愿。
心态改变一下,自然会有精神做事。
一个团体的运作,除硬体设备外,
人才的选用是否得宜,是工作成效的关键;
有非常之人,才可建非常之功。
一个人除了用心于工作,
还要珍惜从工作中所得到的功德、慈悲、
修身、惜福、包容、信仰等利益。
人生的成败,难有定论。
然而,一个人做事可以失败,
但做人不能失败;
过去可以失败,但未来不能失败。
“化繁就简”是节省时。
训练自己成为能担当的通才,做事自然会简单化。
人在一起工作,如果相互离心,
彼此牵制,则无法成就;
若能精神合一,理念一致,
即使分散各地,也会有所成就。
一个人必须有自觉的使命感;有了使命感,
才会有责任感,才能恪尽职责,
才能勇敢担当,才能自我健全。
对上级要勇于承担任务,
对下属要能交待明确,
并多加赞美,则天下没有完不成的工作,
没有不能用的人。
现代社会重视集体创作,
个人一枝独秀的成就毕竟有限,
集合大众智慧可以缔造更大的成果。
所以在工作时与别人接触,必须互相尊重与包容,
凡事以“办好事情”为前提,
如此,当团体有荣耀时,
自然“水涨船高”,自己也有一份了。
常保忏悔的心,不但可避免贪嗔的污染,
更可以促进人事的和谐。
如果我们能以大众利益为前提,
置个人得失于度外,
则工作上也必能有所成就。
工作上没有谁大、谁小,
谁重要、谁不重要,
只是发展不同、角度不同。
只要我们做什么像什么,
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就能拥有一片欢喜的天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