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汤维建 男,1963年8月出生,江苏省镇江丹阳市人,是一位法学博士。任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副厅长(挂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首届特邀监督员。全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国家督学。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司法部“律师公证业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全国公证协会理事。
【内容】
这是我自《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版)和《民事证据立法的理论立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后,出版的第三个文集。这个文集凝结了我近十
年来关于检察监督的思考和观察。早在2002年,我在《检察日报》
发表了“检察机关应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一文。这
是我*篇有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文章,至今已十年有余了。在
这期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鼓舞,我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民
事诉讼的检察监督这一领域。现在出的这个文集,就大体反映了这
种研究和探索的成果。


本文集按其主题以及检察监督的理论逻辑分为四个板块,即基
础理论、制度构建、立法完善和监督保障。在“基础理论”部分,
我试图在理论上解开一个问题,这就是:我国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在现时代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轨迹?是曰趋强化抑或逐步式微?
也即,其背后的规律性问题。只有把握了规律,才能正确地提出问
题,从而也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在这个方面,我得出的基本结论
是:中国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需要强化,而强化的路径在于制度转
型。只有从理念到制度进行全方面脱胎换骨式的转轨,中国的民事
检察监督制度才能从低谷走出来,才能真正而切实她发挥其对于保
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和司法公信力的作用。因而,我的研究
是从*为基本、*为抽象的问题开始的,然后进入较为具体的制度
构建领域。


在“制度构建”这个板块中,我试图本着全面监督的原则,尽
可能地展示民事检察监督所涉及的四大领域,即诉前监督、诉中监
督、诉后监督和执行监督。这种研究为我多视角地审视和考察民事...................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二部分 制度构建
第三部分 立法完善
第四部分 监督保障
【书摘插画】

书摘图


书摘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