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读者对象:普通读者,经济学学者 

宣传语:厉以宁经典著作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论文。这些论文中的观点,对当时的经济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将自己关于经济改革的论文归纳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3篇论文:“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关于经济改革基本思路的进一步说明”“经济改革的总体设计——经济改革思路的政策化”。第二部分收录了4篇论文:“补课、趋同还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资源配置的两个层次和企业体制改革的两个层次”“股份制是明确企业财产关系的最好形式”。第三部分收录了4篇论文:“分层次管理与二次调节”“试论我国现阶段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合理规模的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第四部分收录了3篇论文:“进口替代还是出口替代? ——我国现阶段进出口战略的探讨”“论外汇平衡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关系”“外汇平衡问题的宏观研究”。第五部分收录了2篇论文:“‘平等’与‘效率’——对‘收入攀比’问题的认识”“工资攀比及其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12年任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起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双重转型”进行理论探讨,另外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第一部分

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于经济改革基本思路的进一步说明

经济改革的总体设计――经济改革思路的政策化

第二部分

补课、趋同还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资源配置的两个层次和企业体制改革的两个层次

股份制是明确企业财产关系的最好形式

第三部分

分层次管理与二次调节

试论我国现阶段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合理规模的探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

第四部分

进口替代还是出口替代?――我国现阶段进出口战略的探讨

论外汇平衡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平衡的关系

外汇平衡问题的宏观研究

第五部分

“平等”与“效率”――对“收入攀比”问题的认识

工资攀比及其解决途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