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1. 入门《通鉴》等传统史书的经典之作。柏杨晚年,以十年心血翻译《通鉴》,对于古官制、古年号、古地名均翻译为现代称呼,又亲绘地图标明地域。解决了阅读传统史书的三大难题。后又耗数年时光,以纪事本末体对《通鉴》重新进行编排,以177个故事直观展现中国1300余年的历史进程,解决了《通鉴》编年体内容繁纷的问题。直观流畅,便于阅读。
  2. 观点精辟深刻,穿透古今。《本末》展现了古代中国权力运作、军事规划、社会变革的完整图景;同时柏杨在叙述史事间,也处处引入对现实的反思和启发,使读史变成对现实的思考,把古籍阅读引入现实生活。对于当代人的工作、生活,有着超乎传统史书的参考意义。
  3. 人民立场、人民视角。不同于以往史著的帝王将相视角,柏杨处处为民众代言。其“为小民写史,而不是为帝王将相写家谱,写嘉言懿行”的史观,为本书带来全新的历史表述视角,使当代读者更容易理解中国古代具体事件的发展逻辑,和历史总体的发展进程。
  4. 杂文大家的文学魅力。不同于当代欧化语法的表达方式,柏杨回归了传统汉语白话的本色:琅琅上口,精干切要,颇具幽默感。如其“凶狠老爹,母老虎娘亲”“乱开黄腔”“荷花大少”“刘恒先生仍然在他的代国喝米汤”等等表述,清楚明白,语浅意深,重新唤醒对汉语之美的领悟。
  5. 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推出精装典藏版。烫金书封,十部书脊一体呈一长卷画幅,极具视觉震撼力,具有欣赏和收藏的双重意义。

【内容简介】

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中国伟大的编年体通史,索时而叙,将中国的史书编纂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以时间为纲,难免诸事混列。柏杨曾历时十年翻译《通鉴》,深感其遥相隔望,头绪烦杂。故又著《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即以纪事本末体,将《通鉴》1362年的历史重新编纂,成177个白话故事,连贯而完整地呈现了中国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余年间,权力运作、军事战争、社会变革的图景。再求历史的沿革始末,就有了高屋建瓴之感。


【作者简介】

柏杨(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原名郭定生,河南辉县人,中国当代作家。20世纪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为写作生涯之始。20世纪60年代,用柏杨笔名为台湾《自立晚报》及《公论报》撰写杂文,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ZUI伟大的杂文家,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柏杨晚年,更尽十年之力译写司马光《资治通鉴》,皓首穷经,大作始成。其《通鉴》系列作品,成为柏杨史学成就的高峰,为当代“通鉴学”添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目录】

第一部

范雎漂亮复仇

汗血马战争

巫蛊恐怖

巨星赵合德

第二部

逐鹿型大混战

惨烈窝里斗

第一次宦官时代

三国周郎赤壁

第三部

诸葛亮北伐挫败

十三王之乱

华乱五胡

祖逖击楫渡江

第四部

苻坚大帝悲剧

桓玄篡位闹剧

慕容超传奇

王师北定中原日

第五部

鲜卑羡慕中华

南北乱成一团

最美丽的蠢女人

最严重一次叛变

第六部

人渣家族

驴老爷,你赢了

改朝换代大混战

唐王朝一再夺嫡

第七部

贞观对

恐怖帝国

安史之乱

第二次宦官时代

第八部

大黑暗来临

兵变、兵变、再兵变

牛李两党殊死斗

黄巢终结狼虎谷

第九部

独柳下,天才之辩

大屠杀与小分裂

狗崽长大咬死人

第十部

英雄与流氓

致命的横挑强邻

陈桥兵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