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中国传统生活中,竹工艺一向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竹子产量,占世界**,到处都可生长的竹子,在乡下民间俯拾皆是的材料,从以前就被制作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具篮子、建筑及生活用品。时过一个世纪,我们对“物质生活的美学的探究”这一课题的兴趣才刚刚苏醒。

本书按照原书版式重新出版,目的是藉此向原作者致敬,并希望当代工艺及设计领域能从传统工艺中汲取养分,找到审美的源头,赋予工艺创新设计新的生命。
【作者】
贝特霍尔德·劳佛尔,德国出生的犹太人,美国东方学家,汉学家,1898年移民美国,通晓汉语、日语、藏语。1934年死于芝加哥。劳佛尔深爱中国文化,上世纪初曾多次来华考察,并对中国的玉器、瓷器、牙雕和版楼都有研究。
【内容】
《中国篮子(英文名Chinesebaskets)》是德裔美国汉学家劳佛尔对中国传统竹编工艺的研究编著,全书使用了38幅图文介绍了中国的竹编篮篓工艺,1925年由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英文单词basket指用细条状的植物材质(如稻草、柳条、藤条等)、塑料线或金属丝等编织而成的硬质载物容器,如篮子、篓子、筐子等,在中文里并没有一个词能与之完全对应,本书暂且译之为“篮子”,取其通俗之故,其所指涵义则并非一般理解意义上的“篮子”。本书所收图片并非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篮子,还包括了其他的器型。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