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作者】
李波: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先秦诸子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尤其对于荀况的研究自有别有一番心得。
【内容】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较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目录】
劝学
修身
不苟
荣辱
非相
非十二子
仲尼
儒效
王制
富国
王霸
君道
臣道
致士
议兵
强国
天论
正论
礼论
乐论
解蔽
正名
性恶
君子
成相
赋第
大略
宥坐
子道
法行
哀公
尧问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