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约翰·桑顿(JohnL·Thornton),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全球领导力项目主任,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Institution)董事会主席。   史蒂芬·C.安格尔(Stephen C.Angle),中文名为安靖如,美国卫斯理大学哲学系教授。   К.А.科卡廖夫(К.А. Кокарёв),历史学副博士。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Heberer),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曾担任德中友协主席,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研究。   В.Я.波尔加科夫(В.Я. Портяков),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教授,中俄关系预测研究中心主任。   舒耕德(Gunter Schubert),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   加茂具树,任教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主要研究中国政治。   赵英男,韩国首尔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副教授。   米雷耶·戴尔马-马蒂(Mireille Delmas-Marty),巴黎第一大学教授,法国大学科学院院士。   让-皮埃尔·卡贝斯唐(Jean-PierreCabestan),中文名为高敬文,曾担任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巴黎第一大学比较法研究所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海尔曼(Sebastian Heilmann),博士,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和东亚中心政治学教授。   琳达·雅克布森(Linda Jakobson),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田原史起,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约翰·詹姆斯·肯尼迪(John James Kennedy),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   戴维·布雷(David Bray),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讲师。   詹姆斯·德勒斯(James Derleth),美国图兰大学帕森国际发展和技术转让中心政治发展教授;丹尼尔·R.·柯丹(DanielR.·Koldyk),加拿大外交与国际贸易部政治和经济分析家。   凯瑟琳·莫顿(Katherine Morton),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研究员。   纪野(Gilles Guiheux),曾担任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巴黎第七大学教授。   祖德·豪厄尔(Jude Howell,中文名为郝秋笛),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市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内容】
  中国政治改革面对着怎样的困境和挑战?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村民选举和社区建设对中国基层治理改革的意义何在?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共产党是挑战还是机会?中国妇女为谁而选举?……本书收录世界知名学者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思考和发现,分别从政治发展与前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法治建设、农村与城市基层民主、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四个方面加以阐释。所选文章均为外籍学者对中国政治发展问题进行学术探讨的第一手资料,集中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和呈现,使国内了解海外学界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细节。

《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丛书》的编纂既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也是当今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文关系的表征:理论探讨已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复杂的现实问题之中,并将随着现实的变迁而更加全面地展开。在这套首批推出的丛书中,我们选取了如下四个主题:“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发展”、“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显然,书中所涉及的都是当下中国最前沿也现实感的重大命题,它们延伸并跨越了过去时代的震荡与沉思,同时,又面临并深入到全球互动关系的新型结构中。无论相对于自身的历史变迁抑或全球化的世界体系,转型中的中国已呈现出既断裂又重叠、既竞争又融合的复杂图景,因此,对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策组织及自我建设等这些我们一向耳熟能详的范畴都需要被重新审视和界定,从而在新的历史语境和世界秩序中加以关照。

《民主的长征: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诸多新特点成为我们选编海外学者研究论著的原则。一方面,不论文章的作者是否著名,只要富有洞见,能够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我们都将其收录进来。另一方面,尽管美国是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重镇,并且拥有众多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但是我们尽量从全球的视野来审视海外的中国政治研究,从世界各国学者的论著进行选择。我们的愿望是力图较为全面地介绍海外学者关于中国政治的代表性研究。当然,与海外学者关于中国政治研究的大量著述相比,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仅及其中之一二。同时,还应指出的是,尽管这些学者的一些观点相对客观,但其坚持的立场和视角、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以及得出的判断和结论仍然无法摆脱其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自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相信读者对此自有辨别能力。
【目录】
导言 海外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政治发展与前景◆
 民主的长征〔美〕约翰·桑顿
 合宜的民主集中制〔美〕史蒂芬·C.安格尔
 论中国政治改革的演变〔俄〕К. А. 科卡廖夫
 中国政治改革的困境〔德〕托马斯·海贝勒
 论完善中国政治体制〔俄〕В.Я. 波尔加科夫
 中国的信任与合法性〔德〕舒耕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法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改革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日〕加茂具树
 中国地方人大的立法政治活动〔韩〕赵英男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建设〔法〕米雷耶·戴尔马-马蒂
 中国的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政治障碍和实践障碍〔法〕让-皮埃尔·卡贝斯唐
 中国的立法、人大与政协〔德〕塞巴斯蒂安·海尔曼
◆农村与城市基层民主◆
 地方治理:村镇直选〔芬兰〕琳达·雅克布森
 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日〕田原史起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面貌——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一项实证研究〔美〕约翰·詹姆斯·肯尼迪
 “社区”建设:中国城市治理的新战略〔美〕戴维·布雷
 社区试验:中国城市的基层政治改革〔美〕詹姆斯·德勒斯〔加〕丹尼尔·R. 柯丹
◆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跨国联系:对国内改革的影响〔澳〕凯瑟琳·莫顿
 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共产党是挑战还是机会?〔法〕纪野
 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为谁而选举?〔英〕祖德·豪厄尔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