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毛艳,女,彝族,1967年12月生于云南思茅。现任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史教研室主任。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随即分配到云南大学工作。1999年在云南大学获得法学(民族学)硕士学位。2002年起在云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学习
【内容】
本书主要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历史演变,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在复杂的社会文化思潮中,通过梳理1900-1949年间有关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廓清其发展脉络,总结其成就得失,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特点。

本书首次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历史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能够为今日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目录】
导言
 一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研究现状
 二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研究内容
 三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研究方法
 四 民族艺术研究史研究的意义_
第一章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若干问题
 一 民族艺术研究对象的讨论与界定
  (一)民族与族群
  (二)艺术
  (三)民族艺术
 二 民族艺术研究的内容构成
 三 民族艺术研究与相关学科的科际整合
  (一)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形成
  (二)民族艺术: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
 四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分期问题
第二章 萌芽时期(1900-1919):研究视野的展开
 一 中国传统关于民族艺术的记录
 二 文化自觉:列强人侵唤醒民族文化认同
 三 “师夷长技”:西方现代学术的传人推动民族艺术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
 四 本时期民族艺术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奠基时期(1920-1937):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确立
 一 有关民族艺术研究的学科及其著作的引进
 二 民族艺术理论的建构
  (一)蔡元培与《美术的起原》
  (二)林惠祥的《文化人类学》
  (三)钟敬文与民俗运动
 三 民族艺术研究与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
  (一)田野调查在民族艺术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二)少数民族及其艺术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展开
  (三)民俗学的“采风”和歌谣搜集
 四 本时期民族艺术研究的特点
第四章 发展时期(1938-1949):研究规范化的推进
 一 抗日救亡形势下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和民族艺术研究受到的关注
 二 西南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蓬勃展开
 三 民族艺术理论的系统化和研究领域的细化
 四 岑家梧:20世纪上半叶民族艺术研究的集大成者
 五 本时期主要研究成果
 六 本时期民族艺术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特点及问题
 一 20世纪上半叶民族艺术研究的总体特征
 二 20世纪上半叶民族艺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三 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艺术研究留给我们的启示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一 论著
 二 论文
附录二
主要参考期刊目录
后记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