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挂职》是一部描摹挂职干部的社会综合题材小说。作品以省直机关处级干部林泽宇到榴园县挂职为主线,以其部队生涯和援藏经历为背景,以教师方青梅的“民转公”为复线,讴歌了在脱贫攻坚战役和乡村振兴大潮中,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高尚品德和磊落情怀。

 

这部作品融入了开发建设、扶贫帮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反腐倡廉、爱民服务、青春爱情等元素,塑造了一位干群称道、有口皆碑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形象——林泽宇,这样的干部永远是党和人民放心、一方百姓拥戴的优秀干部。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挂职》讲述了挂职副县长林泽宇在援藏工作结束后,又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个县城,带领当地百姓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很终受到百姓爱戴和拥护的故事。作品塑造了以林泽宇为代表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潮中人民群众心中所期待的好干部形象,突出了挂职干部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地要 “踏踏实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好作风。

 

作者简介

宫桦,生于20世纪60年代,职业警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安徽某公安高校、江西美术专修学院等多所院校文学客座教授。现任职于安徽省蚌埠市作家协会、怀远县作家协会、怀远县公安局“宫桦文学创作室”。中短篇小说《母亲的证词》《联赛》《警花》《警服》和报告文学《酿得一瓯白乳》等文学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清明》《安徽文学》《红豆》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对决》《权惑》《心归何处》《阡陌大地》《爱舞长天》。编著有影视剧本《雪落无声》《您好110》《代理爸爸》《狂飙》《警花灿烂》等

 

精彩书摘

挂职

 

车子终于离开了送行的人群,林泽宇的手依旧伸向车外,不停地挥舞……他分明看到了方青梅哭喊着,号叫着:“林县长,林县长……我们需要你,你不能走啊!榴园人民需要你,你走了,我们再有困难找谁呀!”……声音渐渐嘶哑而悲凄……弟弟林泽鹏紧握方向盘,此刻也似乎听到了哭声,本想停车,却转头看了下哥哥。林泽宇把手从车窗外收回,看了一下弟弟:“走,这时候能停吗?简直缺心少肺!”。车子猛然加速向前冲了出去,摆脱了车后追赶和疯跑的方青梅及送行群众。林泽宇的眼睛注视着前方,脑海里却盘旋着曾经的过往,他深知这一走,很难再回这个地方。真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干部和群众,那宽阔壮观的榴坪和荆卫文化广场,那幽静的芦苇摇曳、花草芬芳的湿地公园,那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居民建筑……无不凝聚着他和同志们的心血,然而今天,挂职期满,他却离开了……时光总是如此,既漫长又短暂;既悠缓又似箭,一切才刚刚开始,然而却已经结束。而自己要做的事太多,尚有那么多问题让他牵挂却没有解决。如果再给他一些时间,或许他会做得更好,只可惜,唉,没有那么多可惜,这是工作,也是命令,就像当年在部队时,当他真正了解军营,恋上那座熔炉,与战友结下兄弟友谊的时候,一纸命令又让他回到了地方,多么让人眷恋的军营啊!离去时,真让人凄楚,但谁又能改变自己命运的行程呢?

 

今天他算懂了,这就是生活,每个人必须去体验,去尝试;这就是人生,变化和多彩或许是人类的真实性情……走吧,走吧,一个人只要本色不变,无论走到哪儿,都能为百姓做些事情。他突然感到眼角有些湿热,猛然间他从倒车镜里看到,自己的脸颊上挂着两颗闪亮的水晶……

 

 

“榴园最美五月天,榴花斗艳夺荆山。”林泽宇是提前一天到达榴园的。漫步街巷堤坝,驻足山麓河畔,寻访民居故里……他深深地被这儿的景色所吸引。翌日,在迎接会上,庄重宁静和宽敞明净的会议室里,几乎聚集了榴园县常委会与政府班子的全部成员。王书记简单开场并做自我介绍后,其他领导都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由于座位影响,林泽宇不便一一上前与大家握手,但为表示出自己的真诚与敬意,投去了信任和友善的目光。在大家就今后的工作、相处等象征性地发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真实心声:“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部队转业干部,不像在座的各位,既有深厚的工作历练,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这次是主动向组织申请挂职的,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并满足我的挂职请求,安排我到榴园县,给我锻炼和服务的机会。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积极学习,多多请教,认真工作,协助大家多做实事。县区尚属基层,今后与百姓打交道的机会多,多与群众交流,倾听基层的声音,尽力让群众满意……哪怕像昨晚桥上一名少年跳水被救这样一件简单助人的小事,我也会真心地办好……”说到这儿,坐在他对面的副县长兼公安局长突然招手,“停停停,我打断一下,哦,我明白了,昨晚是你跳进水中救的人?怪不得水上派出所民警说,昨天傍晚,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因为考试成绩下降,学习压力大,害怕父母责怪,在三桥上面发一段视频后,跳进河中。过路群众反映,当时一名陌生中年男子跳进水中施救,虽然显得吃力,但还是把少年拉了上来。有群众拨打了110。

 

水上派出所民警乘快艇到达时,少年已经昏迷。男子吩咐迅速把少年送往医院,而他自己穿着湿淋淋的衬衣,拿起外套转身走了。现在大家都在找这位好心人,孩子家人非要重谢那位救他们孩子的人呢!”大家猛地一愣,似乎身体都拔高了一截,突然把目光从公安局长转向了林泽宇,惊奇而又陡升敬佩。

 

“不行了,我在部队可是参加过大比武的,那时我们是侦察兵,其中武装泅渡一项,我获得第三名。可昨天我差点误事,险些送了自己性命,主要是我在西藏工作时犯过心脏病,以后我还得锻炼。好了好了,没啥没啥。我也不讲了,见笑见笑,耽误大家宝贵时间了。”

 

“我看林县长还是位文武双全的高手呢,不可小觑,不可小觑。”谭县长的一句话让会场上响起一片议论声。

 

“那是,那是,来之前,我就有所耳闻,林县长无论是在能力素质上,还是在人品素养上都是一名优秀的干部,我们榴园也算荣幸啊!”王书记评价后,欢迎会在一片赞扬声中散场……

 

 

见面后,一段时间里,林泽宇常常想起军营内的生活,那里有他过生命最初的梦想,有他人生的苦楚与爱情……这让他宛如在现实和梦中徘徊……

 

那是格桑花开满山坡、田野的日子,火车拉着林泽宇和战友翻山越岭,盘旋穿行,经过多天的颠簸,终于到了川南。这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形,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兄弟,为人类的进步与文明的进程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白云可以散去,湖泊也会干涸,人类生命的痕迹将永远镌刻于史册。踏入藏区的这一刻,心情似湖水一般,明净而孕育波澜,愉快而充满激情。这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华夏的神奇。圣洁的白塔,庄严矗立,五彩经幡随处可见,释放着宗教的气氛和意蕴。时时诉说着内心的幸福和民族的灵光……如今他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华夏大家园的各族儿女已驻足在这块土地上,准备用青春和热血捍卫这块土地的完整与神奇……

 

 

林泽宇内心清楚,他到榴园县挂职正值国家在华夏大地上实行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如今,世界人民都用深情赞赏的目光注视着中国这块土地。一系列宏大的治国方略和外交政策,使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分享到了恩泽和福祉。特别是在国内实施的惠民、扶贫及乡村振兴的政策,堪称举世瞩目,如今已逐步取得令世人交口称赞的成效。正是在此背景下,林泽宇来到了榴园县。

 

涡淮千帆竞,禹魂万古传。人杰地灵、古韵丰厚的榴园县却一直没能摘掉贫困的帽子,这与林泽宇心中的榴园印象极不相衬。

 

这一天他带队到榴园县西北的一个乡禁烧。傍晚,劳碌一天的同志都在房间休息,或者冲洗疲惫,准备随时下队检查。

 

林泽宇利用间隙一边在旅馆西边的堤坝上散步,一边思考着地域环境与生态发展的关系。坝子下的小河虽然无名,但水流清澈,微波细柔,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水流沿着堤坝缓缓伸向远处。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欣赏着天赐的乡村美景。忽然有一名近七十岁的老妪在坝上驱赶着几只鸭子,正好与林泽宇相遇。老人家衣衫褴褛,头发花白,满脸凄楚沧桑。

 

“老人家,辛苦了,这时候怎么还没回家?”他问她。

 

“没看到撵鸭子吗?”老年人的表情和语气都露出不愿交谈的态度。

 

“家就住在这附近吗?”他问。

 

“那不是吗?”老人把脸转向坝子东边不远处的几间红蓝相间的破旧砖瓦房,嘴角也随之抬起了一下。

 

“哦,你家怎么还住着这样的房子,其他地方盖新房子了吗?”他有点不厌其烦。

 

“有新房,谁还住这鬼地方?”老人家突然变得不高兴。

 

“家里有几口人,家庭有什么困难吗?”林泽宇想进一步了解究竟。

 

老人家抬起头,仔细端详了一下林泽宇。她任由鸭子跑到坝子东边去了。鸭子好像认识路,所去的正是那几间破砖瓦房所在的方向。

 

“您是一位大领导吧,要么就是派出所的,平常没有人肯管我的事。”老人家讲得有点伤感。

 

“不是,我就是一名为老百姓服务的普通干部,做不了大事,但是可以为百姓跑跑腿什么的。”林泽宇这时候真不知怎么介绍自己的身份,讲高了,自己实在够不上级别;讲低了,怕老人家不相信,不跟他唠真话。

 

“那你起码也是县上来的干部吧?”老人家有些半信半疑。

 

“对,老人家,我是县里来的干部。请您相信我。”林泽宇真诚的看着她。

 

“那我可算遇到贵人了,您帮帮我吧!俺家当家的死得早,留下我和一个儿子,好不容易儿子娶了媳妇,谁知道前几年,儿子打工把腿摔残了,媳妇又走了,丢下一个孙子。儿子不管做活,几亩地也荒了,孙子也上不起学,我去了几次乡里,想弄个低保什么的,结果挤不上队,就回来了。没法子,放几只鸭子,卖点油盐钱……”老人家说着抬手抹抹眼泪。

 

“那村里没有什么补贴照顾吗?”林泽宇皱起了眉头,把眼光转向别处,他不想看到老人家伤心的样子。

 

“没有,也轮不上我们,家里也没人跑这事儿!”老人家摇摇头,一副无奈的神情。但看得出,遇到林泽宇,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望。

 

“我明白了,我回头问问这个乡的领导,看看按政策可能给您家照顾,或者帮助,给您,这点钱您拿着吧,我身上就这些。”林泽宇把身上的四五百元钱掏出来递给老人家。

 

“不不不,这不能,您帮我家问问就行了,哪能要您的钱,不能要的。”老人家性格很执拗,一直把钱往林泽宇手里塞。

 

“就别客气了,老人家,您一定要让孙子上学,千万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业,那可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大事,生活方面我帮您想想点子,然后再设法给您儿子瞧腿……”林泽宇说着自己心中的打算,仿佛都是为自己做的。

 

“孩他爸呀,我遇到贵人了……”她哭得话都说不出来,然后扑通跪在了林泽宇面前。

 

“快起来,这是干啥,又没帮您什么大忙,千万不能这样。”林泽宇顺手把老人家扶了起来,“天不早了,您回去吧,我往北面再走走。”林泽宇继续向北走了。

 

夏季,夕阳收去了余晖,小河的水流隐去了光泽……林泽宇自北向南从坝上原路返回。他远远地看到了坝上颤颤巍巍的两个相互依偎的身影。近前时,林泽宇才看到是刚刚那位老人家扶着一位拄着双拐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林泽宇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他就是老人家的儿子。两人还没完全等到林泽宇靠近,就突然双双跪地,一起给林泽宇磕头。母亲说:“快给贵人磕头。”儿子说:“谢谢您,大恩人。”

 

林泽宇快速上前拉起娘儿俩,嘴里说:“请不要这样嘛!”差一点眼泪涌了出来。

 

母子坚持不要林泽宇的钱,请求他帮助找一下乡村或者其他有关单位,看看适当给他们一点照顾。林泽宇听后,扭头离开了母子,走进了已经张开的巨大夜幕。刚走不远回头说了一句:“下周一我来问一下情况。”

 

坝子下农户家点亮了灯火,显得尤为宁静温馨。林泽宇心中却布满了酸楚,没想到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鼓擂疾的状态下,依旧存在着诸多苦难,这乡村不同的灯火下聚集着不同的面孔,上演着七彩纷呈的故事,只是有的剧目主题依旧艰辛凄凉、色彩暗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