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隋唐长安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笔,不仅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文化异彩纷呈而且城市建设清雅秀美,对亚洲地区乃至世界文明影响巨大。《史说长安(隋唐卷)》以隋唐长安为描写中心,从宇文恺大兴城讲起,到唐末五代长安结束,全面展示长安隋唐文化为代表中国文明开放繁盛的气质。
【作者】
暂时没有内容
【内容】
《史说长安(隋唐卷)》从隋唐朝的城市建设、地理经济、王权斗争、文人故事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等方面展开,采用“史说”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隋唐长安研究中的新学术成果,全面生动地讲述了隋唐长安的历史。
【目录】
第一章 法天象地——隋唐长安城的诞生
一 隋唐长安城的选址与营建
二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
第二章 天府之国——隋唐长安城的经济基础
一 天府之国——关中平原
二 长安经济的东西两翼
三 长安经济的交通保障
四 关中自然环境的变化与长安的衰落
第三章 刀光剑影——唐长安城内的宫廷政变
一 玄武门之变
二 李重俊政变
三 唐隆政变
四 二王八司马事件
五 唐宪宗被杀之谜
六 甘露之变
第四章 政治与权谋——唐长安城内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名人
一 唐代优越的政治制度
二 唐太宗与魏徵
三 唐玄宗与李林甫
四 唐代宗与兀载
五 唐武宗与李德浴
第五章 诗歌与仕途——唐长安城内的才子悲歌
一 唐代的入仕途径与教育体制
二 李白
三 杜甫
四 白居易
第六章 权术与爱情——唐长安城内的大唐巾帼
一 一代女皇武则天
二 上官婉儿的谜团
三 韦皇后弑君之谜
四 大唐第一公主——太平公主
五 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第七章 丝路起点——唐长安城与丝路文明
一 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西市
二 长安城中的胡商形象及其故事
三 丝绸之路与唐代外来文明
第八章 日常生活——唐长安城内的生活与习俗
一 节日与娱乐
二 饮食习惯
三 婚丧习俗
第九章 佛道仙怪——唐长安城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
一 长安城内的佛寺
二 长安城内的道观
三 长安城内的民间信仰
结语
【书摘插画】
《史说长安(隋唐卷)》:
  二、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
  虽然隋唐长安城规模庞大,但并非杂乱无章,由于宇文恺、隋文帝等人事前规划缜密,使得这座城体现出井然有序、棋盘式的布局特点。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便如此描述长安城的布局特点:“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具体而言,长安城的中轴线是宫城、皇城、朱雀大街。
  宫城,就是皇宫,隋代叫大兴宫,唐代改名为太极宫。太极宫宫内布局非常讲究,严格遵循古代宫室建筑原则——“前朝后寝”。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皇宫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朱明门、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前朝”又依照《周礼》的外、中、内三朝制度来布局。
  外朝有承天门,是宫城的南大门,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记载:“若元正冬至,陈乐设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则御承天门以听政焉。”因而承天门不仅有供皇帝或百官出入的职能,而且具有外朝堂的性质。承天门上不仅建有高大的阙楼,门外东西也各有朝堂,尤其是门前有南北广300步即宽约441米的东西大街,这便形成一个巨大的广场,为举行朝政及礼仪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承天门门址在今天西安市莲湖公园莲湖池南岸偏东位置,在此举办的活动有: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接受平陈后统一天下的献俘仪式;唐太宗册封李治为皇太子;唐睿宗即位典礼;唐玄宗宴请王公百僚以及之后接受吐蕃宰相尚钦藏献盟书。
  中朝是太极殿。太极殿是太极宫的正殿,是隋代和唐前期皇帝主要的听政视朝之地。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都在此殿会见群臣,听政视朝。参与朔望朝的主要是京司九品以上的官员。唐高祖武德时期、唐太宗贞观时期这里是主要的论政之所,更是“贞观之治”的政治舞台。唐代一年中元日和冬至日的两次朝会也在太极殿举行。此外,太极殿多举行皇帝登基大典,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以及宴请百官和前来大唐朝贡的使节。唐高宗以后,唐代的皇帝多移居大明宫或兴庆宫,但每逢登基或殡葬等大礼时,比如德宗、顺宗、宪宗、敬宗即位,代宗、德宗葬礼,仍移于此殿举行,因此它在长安三大内诸殿中的地位最尊。从国家政务运行便捷的角度出发,太极殿的东侧设有门下内省、弘文馆、史馆,西侧设有中书内省、舍人院,为唐代宰相以及皇帝近臣办公的处所,以备皇帝随时问事和根据皇帝的旨意及时撰写文书诏令。
  内朝是两仪殿。两仪殿在太极殿之北,是太极宫的第二大殿。隋代叫中华殿,贞观五年(631年)改称两仪殿。《长安志》载:“(两仪殿)常日听政视事,则临此殿。”唐朝皇帝天天举行的常朝,参与的官员主要包括:五品以上供奉官(唐前期狭义的供奉官指中书、门下两省官,这也是供奉官最广泛的用法;广义的供奉官则还包括御史台官)、尚书六部的员外郎、御史、太常博士。两仪殿作为内朝,一是皇帝与重要大臣商议国是的最重要场所,二是不需要烦琐的朝仪。如唐太宗确定立李治为太子就发生在这里。《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谬。’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忌日:‘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因加授无忌太子太师。”
  此外,唐太宗还经常在此与大臣、贡使举行宴会。比如贞观八年(634年)三月,太宗在此与西突厥使者举行宴会;贞观十六年(642年)十月,太宗在此与吐蕃使者举行宴会;此外,太宗还多次与五品以上官员在此举行宴会,并奏九部乐。
  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凌烟阁也在太极宫,位于后庭东部凝阴殿南,始建于唐太宗时期。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太宗亲自为二十四臣作赞,诏令褚遂良题写于阁上,并命阎立本画像。二十四臣中比较有名的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李靖、柴绍、侯君集、程知节、李勣、秦叔宝。唐太宗之后的皇帝,也曾效法此故事。唐代宗时期又在凌烟阁上绘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画像。唐德宗、唐宣宗也有增加绘画。“立阁图形,荣号凌烟”在唐代是褒奖大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太极宫的正北门就是玄武门,因“玄武门之变”而家喻户晓。玄武门地处龙首原余坡上,地势较高,可以俯视皇宫。唐代这里一直是中央禁军的屯防重地,多次宫廷政变都发生在这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