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增强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人文素养;把握中国文化脉络;继承中华文化遗产。
【作者】
方靑羽,文学硕士,大学教师,研究语言学、古典文学、历史学,曾在《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发表各类文章和译作数十篇。
【内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底蕴,不仅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且能提高人文素养,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中国文化庞杂的知识体系,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脉络。为了帮助读者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快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编者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史料进行了适当的取舍,选取了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推出了这本书。全书分为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茶、中医、养生、饮食8卷,文字通俗易懂。
【目录】
文 学
文学的起源 2
宫廷文学 5
民间文学 9
民族文学 12
文学与政治 14
文学与史学 16
文学与哲学 17
文学理论 20
文学流派 22
文学批评 25
文学名家 27
文学体裁之骈文 29
文学体裁之赋 35
文学体裁之诗歌 41
文学体裁之散文 49
文学体裁之小说 55
戏 剧
戏曲概论 64
戏曲史略 66
戏曲文学 68
戏曲音乐 71
戏曲表演 73
戏曲化妆 75
戏曲服饰 77
戏曲道具 80
戏曲舞台 81
戏曲欣赏 83
京剧概述 85
昆曲 89
梆子腔 91
评剧 94
黄梅戏 96
越剧 98
川剧 100
话剧 103
歌剧艺术 106
舞剧艺术 108
边缘剧种 110
音 乐
音乐的起源 114
古典音乐基本知识 116
宫廷音乐 117
民间音乐 119
文人音乐 121
宗教音乐 123
不分伯仲的南北曲 125
名家荟萃 127
乐器纵览 129
音乐机构 131
音乐交流 133
音乐与戏曲 135
音乐与舞蹈 137
音乐与文学 139
音乐与风俗 141
漫谈古琴文化 143
婉转动人的古筝 146
古老的钟鼓文化 147
笙文化漫谈 149
现代中国音乐 153
摇滚音乐 155
漫步音乐节 157
舞 蹈
舞蹈的雏形 160
从娱神到娱人的极致 162
舞蹈与杂剧、戏曲的融合 166
历代名舞 170
历代舞蹈大家 173
中国舞蹈的类型和特点 176
硬朗的健舞 179
柔美的软舞 182
当代中国的民间舞蹈 184
龙腾狮舞 186
秧歌大鼓 189
安徽花鼓灯 191
井陉拉花 194
港澳台舞蹈 197
中国芭蕾舞 198
方兴未艾的现代舞 201
舞蹈的动作、语言及构图 203
舞蹈的表演规范 206
舞台与舞美 208
舞蹈的道具 210
舞蹈理论 211
舞蹈欣赏 213
舞蹈作品的创作与社会生活 215
对外来舞蹈的吸收和借鉴 216
中国舞蹈的外传与影响 217
茶文化
起源与传说 220
从药用到日常饮料 222
茶的外传 224
茶的分布 226
茶业中心迁移记 228
茶的功用 230
中国茶的种类 231
十大名茶 234
名茶趣闻什锦 237
制作方法 241
中国名泉 243
茶具类型 246
泡茶要点 248
品茶之道 250
茶道精神 253
儒家茶理 255
佛家茶理 257
道教茶理 259
茶馆 261
中国茶书 264
历代贡茶 266
茶叶贸易 268
斗茶 270
辨茶 272
茶叶的贮存 274
饮茶学问 276
茶宴与茶话会 278
中 医
中医起源和发展 282
看不见的人体经络网 284
望闻问切的诊察法 286
奇特的辨证与辨病方式 288
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预防观念 291
扶正祛邪的施治理法 292
中药及其方剂 296
神奇的针灸疗法 299
不拘一格的外治法 301
中医各科特色与成就 304
历代中医学派的发展与流变 310
中华名医 313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316
中医的教育与传承 319
历代医疗机构和行业管理 322
行医中的门道 325
杏林自古多趣话 328
中西医的交流和相互借鉴 330
养 生
养生史话 334
人体三宝——精、气、神 336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337
动静咸宜,多元并存的养生方法 339
养性立德,顺应自然和社会 340
人体机能促进及内在生态系统调节 342
蔚为大观的养生流派 344
历代养生名人 346
历代养生著述 349
永葆青春的探索——美容养生 352
中华武术与养生 353
运动与养生 355
道教气功养生学 357
饮食调养窍门多 359
千年养生茶道 360
养生酒文化 362
居风水宝地,采日月精华 364
舟车行旅话养生 365
琴棋书画,愉悦身心 367
春季养生三要诀 369
酷暑天如何养生 371
秋风起,话养生 374
以防寒、养肾为要旨的冬季养生 376
男性养生新观念 378
女性养生新观念 380
老年人养生之道 382
饮 食
中国人的饮食 386
中国的菜系 387
鲁 菜 389
川 菜 391
苏 菜 392
粤 菜 394
湘 菜 396
徽 菜 398
浙 菜 399
闽 菜 401
中国小吃 402
中国面点 403
饺子文化 406
米文化 408
悠久的汤文化 409
调味的艺术 411
中国菜的工艺 413
中国菜的烹饪技法 415
饮食礼仪 417
四时八节话饮食 419
餐饮老字号 421
闲话餐具 423
菜单源流 424
走向世界的中国菜 425
【书摘插画】
文学的起源
  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文学出现前的远古时期。关于它的起源,自古以来,中外学者相继提出过不少见解,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模仿说的最早提出者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文艺起源于对大自然的模仿。而同是希腊著名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更是将这一学说深化和延伸,他不仅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而且还提出模仿的本能植根于人的天性之中。中国秦朝时期吕不韦门人编写的《吕氏春秋·古乐》中指出宗教艺术是“听凤凰之鸣”、“效八风之音”而出现的。晋代文学家阮籍同样也认为原始宗教是“体万物之生”的。这些见解承认文学起源于自然和生活,代表了早期人们对文学的看法。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诗歌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文学家席勒认为人类的生活受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束缚,迫切渴望用过剩的精力去争取自由,这就是游戏;而艺术也就在游戏中发端。游戏说到此时正式形成。之后的文学理论家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在自己的论著中也部分地认同了这一学说。
  心灵表现说来自于古希腊,当时的一些哲学家认为艺术是人类心灵的一种表现。诗人雪莱认为诗歌是想象的表现;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工具。中国明代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道:“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受到李贽理论的强烈影响,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提出“性灵说”,称赞袁中道诗文:“……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这些论调都强调文学创作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抒发和表现。
  神示说在西方中世纪相当流行,提出者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他把诗歌的产生视为神的灵感在诗人身上的凭附。中世纪的学者托马斯·阿奎纳则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心灵,而心灵是上帝的形象的创造物。这种学说甚至在哲学家培根的著作中也有所流露。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许多著名诗人如郭璞、江淹、王勃、李白、李贺都有诗作授于神人的记载,也是这种学说的一类反映。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直到现在仍被认为是靠梦中神授而得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昌盛,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的引入,神示说的含义和影响正在发生变化。
  为巫术学说提供丰富资料的是19世纪以来以泰勒·弗雷泽、哈特兰特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他们对原始部落的巫术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法国的考古学家雷纳克则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交感巫术的论点,认为原始艺术就是巫术的一种,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狩猎的成功。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大量诗歌乐舞与祭祀巫术有密切联系的记载。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道:“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种实行巫术的咒语是原始诗歌,表现的是伊耆民(神农氏)祭祀农业神的“蜡祭”。咒语中的土、水、昆虫、草木等自然物在祭祀者眼中被灵性化。巫师企图用咒语去影响灵性化的“神”,他们相信语言的力量,企图去控制词并控制该词所代表的事物,以满足对现实的需求。同样的咒语还存在于《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传说在黄帝与蚩尤冀州之战中发挥过关键作用的旱神天女魃在帮助黄帝取得胜利后,滞留下界,不肯回天国。天下久旱不雨,黄帝欲将她流放到赤水之北。她逃往他乡。天下人一面驱赶,一面喝斥她:“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这首歌谣是在旱灾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时,巫师于求雨的巫术仪式上所念的咒语。勒令天女魃回到居处地北方、不再久旱是其主体的思想,这里透露出原始人对神的示威和抗争,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渴求。
  19世纪晚期的一批民族学家、艺术史家鲜明地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学者梅森认为原始的诗歌是劳动诗歌。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更是论述了许多“劳动先于艺术”的实例,并认为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中国古籍《吴越春秋》中收有一首记载狩猎劳动的《弹歌》。这首黄帝时代的歌谣已初步具有后来《诗经》中所盛行的四言诗的句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完整的意象。它所记述的是原始人伐木(竹)作武器、抛飞石器为工具的狩猎过程。这些记载已通过对许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圆石球以及其他相关遗址的发掘研究中得到了证明。远古人在当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从事采集、狩猪等协作劳动时,会在呼声和语言中发出一些有节奏的声音,如“杭育”、“邪许”、“啊呀”、“哦”等以适应劳动生活中出现的不同情况。《淮南子·道应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种孕而未化的、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充实、词汇的增加,就会产生韵律,从而蕴含有诗歌的元素。后世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也是诗歌源于劳动生活的重要观点。
  上述见解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都只是抓住了问题的一个侧面,冰山之一角。根据对大量考古资料、原始部族资料的研究表明,原始诗歌是与融劳动、游戏及祭祀活动于一体的音乐舞蹈紧密联系的艺术形式。欧洲学者通过对拉斯科洞、高麦洞、阿塔米拉洞、鲁塞尔洞等原始洞穴的放射性碳十四的测定,得知巫术仪式出现在公元前1.8万年至1.1万年之间。原始诗歌的起源可能比这还要早些。《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的葛天氏的乐歌,不但有歌八阕,还有舞姿。“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从内容看,这是一组分为八个部分表演的歌舞,既有关于农业、狩猎等劳动的内容,又是劳动之余的一种游戏,同时兼具祭祀的性能。这种表达一定思想和事实的初级诗歌在原始宗教的呵护下,与音乐、舞蹈相依相伴,获得了相当的发展。正是它的这种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使得它在中国文学中一直延续下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