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适读人群 :语言文学类研究人员及相关爱好者



《现代传记研究》集刊由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创立出版,这是国内第*个专业的传记研究刊物,而且其中收录中英两种文字的论文,它改变了中国大陆没有传记研究专刊的状况,也为世界传记研究者提供了新的交流和对话的空间,意义非常。
【作者】
杨正润,1944年生,江苏省镇江人。1967年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同时担任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主持国家科研项目和*科研项目各一项。
【内容】
传记研究已进入当代学术研究的核心领域,为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现代传记研究》旨在立足学术前沿,以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外传记史、传记理论和传记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拓展和丰富传记研究的内容,开展学术讨论。 《现代传记研究》第9辑主要栏目有“专栏:名家访谈”“理论研究”“比较传记”“传记史研究”“自传评论”“作品研究”“史料考订”“传记影视”“学术信息”等。
【目录】
卷首语 n
n
【专栏:名家访谈】 n
"Writing for a Much Wider Audience":AInterview with Leo Damrosch n
Inspired by the Subjects:AInterview with MegaMarshall n
n
【专栏:《史记》研究】 n
20世纪以来日本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n
历史·小说·寓言·史传文学——论司马迁《史记》之文类归属 n
n
【理论研究】 n
The Life of the Mind ithe Digiml Age:AInterview with JohRodden
自撰和我 n
n
【传记史研究】 n
晚清至民初英国传教士所撰华人基督徒传记论略 n
近代学者丁福保的医家传记——《历代名医列传》探微 n
发现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寰球中国学生报》中的东南亚华人列传 n
日据时期台湾传记的文化透视 n
n
【作品研究】 n
民族志自传与庶民言说:《汉家女儿》的中国书写 n
论约翰生《诗人传》的道德教育功能 n
n
【自传评论】 n
20世纪以来的俄罗斯自传书写 n
保罗·奥斯特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的悖论艺术 n
n
【史料考订】 n
近代广学会译传出版及其诉求(1887-1919年) n
n
【传记影视】 n
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像阐释 n
传记的艺术规定性:剧本《鲁迅传》创作过程的还原及思考 n
漫云女子不英雄:秋瑾传记片研究及其理论问题 n
n
【学术信息】 n
传记、欧洲与新媒体——第五届国际传记协会欧洲分会双年会综述 n
n
稿约 n
编后记
【书摘插画】
《现代传记研究(第9辑 2017年秋季号)》: n
  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台湾和大陆之间历史文化长期形成的纽带却非一纸《马关条约》所能割断。况且,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也绝不满足于朝鲜和台湾,为了进一步蚕食这个庞大的帝国,密切关注其政要人物的情况,也是日本对外研究的重要部分。这样,了解清廷最高统治者及政治要人的新近动态,进而挖掘其生平经历、个性特征、关系网等,自是日本人统治下的台湾重要出版物热衷的对象。从慈禧、光绪、溥仪,到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袁世凯、唐绍仪等,既是台湾媒体报道的热点人物,也是传记(文)的热点传主。 n
  这类传记中,首推日本记者田原天南写作的长篇传记《袁世凯》(1906年)和《清国西太后》(1908年)。田原天南是日本较早的中国通,供职于《台湾日日新报》多年,是该报的重要主笔,其著述内容大多与中国相关,他写作的这几部长篇人物传记皆连载于《台湾日日新报》。 n
  《袁世凯》是日本人较早写作的一部关于袁世凯的长篇传记。这部传记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袁世凯从少壮时代到担任直隶总督这段时期的生平经历,尤其是重点叙述和分析了其“朝鲜公使时代”“山东巡抚时代”和“直隶总督时代”。在他看来,这三个人生阶段对袁世凯成为晚清一流政治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朝鲜公使时代”显现出了他在治军和外交方面的天赋,这两个方面出众的才能奠定了他以后成为山东巡抚和直隶总督的基石。当晚清面临内忧外困之危机,正急需这样的人才时,袁世凯便成为不二人选。同时,这部传记以大量的篇幅着重分析袁世凯推行的诸项改革措施以及如何处理与各国的外交关系等,展现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所具有的“大手腕”“大经纶”,认为他是清国“文明之政治家,亦革新之政治家”(《袁世凯》35)。作为一部“全仿西人传记之体”的长篇传记,田原天南更注重从个人禀赋与时代机遇的契合性以及袁世凯所置身的复杂关系网络中来解释其成功之路,而注重“传主解释”也是现代传记的一个突出特征。①然而,这部传记过于偏重对传主政治人生的解释,且作为日本人,作者在解释中有意无意大量渗透了个人的主观意愿和民族偏见。这也是为什么他将袁世凯“塑造成一个纵横捭阖的政治强人”,虽然他自诩恪守传记写作的客观性,但在评价中“又一厢情愿式地认为袁世凯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从‘排日’转向‘亲日’,这就不可避免会损伤到他对传主解释的客观性”(袁祺76)。 n
  《清国西太后》在整个体例和写法上与《袁世凯》有着很大的一致性。田原天南也是通过追溯慈禧一生中的几个关键时期,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她与王室要员及朝廷重臣的关系,在人物关系和重大事件中展现这位女性政治家的风采。田原天南虽直指清国腐败衰落,但对慈禧却极为推重,将之塑造为“古今无与伦比的政治家”。他将之与此前的中国女性掌权者相比较,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中,能与西太后相提并论的女性政治家前所未有,世人皆云其似吕后、如武则天等等,但那些人都难及西太后”。同时又将之放在世界范围内予以比较,认为:“西洋历史中,俄国女皇凯瑟琳、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女王玛丽亚·泰瑞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等,还能多少与之相比。”(田原祯次郎9)足见其对慈禧的推崇。但与《袁世凯》中只单面化展现传主政治强人有所不同,这部传记塑造的慈禧,不仅是一位在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中力挽狂澜的杰出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充满着人性温度的女性,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残忍、顽固保守的脸谱化慈禧形象。不过,这种美化的慈禧往往又走向了另外一个。 n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