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数智化浪潮正在为我们开启一幅波澜壮阔的新画卷,“数智化转型系列丛书”是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对中国数智化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难得的梳理与探索!丛书内容由重量高端研究平台的资深专家、国内知名院校大咖、数字科技企业领军人才和阿里云高管联合撰写!内容涉及数字政府领域:《数智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大融合》、金融领域:《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新零售领域:《新零售之旅:数智化转型与行业实践》、组织领域:《数智化敏捷组织:云钉一体驱动组织转型》、产业互联网领域:《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新增长》和 乡村振兴领域:《数智驱动乡村振兴》。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为相关读者赋能。数智驱动新增长!

《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由中国金融科技领军人物、瀚德科技董事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首任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中信银行原副行长曹彤主编,张建锋(行癫)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达摩院院长;肖利华(肖博) 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刘伟光(令宸) 集团副总裁,新金融与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等作者联合撰写。来自金融机构、研究机构、产业机构、行业组织各界专家力荐,从不同维度阐释数智金融与数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作者】
张建锋(花名:行癫),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负责云与科技板块。于2004年加入,曾系统架构迭代升级的全过程,推动迅速成长为国内优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曾负责天猫、、聚划算等业务板块,并创办达摩院,布局基础科研领域;创新地提出“云智能”“新一代以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发展战略与理念。 带领云与科技板块发展成为以核心技术为引领、产业发展为牵引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服务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获得全国争先创新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大奖。
【内容】
本书从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产业链、供应链在数智化大潮中发生的解构和重构,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数智理念和数智技术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影响,及其获取金融服务的新需求。与此同时,金融业也在依托数智技术快速转型和升级服务,广泛链接和精准服务客户。在此背景下,本书分析了产业数智金融各相关方的新定位和新变化,着力勾画出一幅产业数智金融生态体系的大图。在产业数智金融生态三层体系中,金融机构基于数智基础设施,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构建四个支撑体系和五项能力体系,强化服务产业的能力。本书结合国内外实践,进一步印证了产业、金融、科技形成的良性互动格局将成为未来十年的重要发展方向。本书为关注对公服务的金融从业者、关注中小微融资的从业者提供了实现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新思路,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研究者提供了行业实践参考。
【目录】
第1篇数智金融服务产业新蓝海
第1章数智化浪潮中科技与金融为产业注入活力
1.1产业迎数智化新时代
1.1.1数智化是产业升维新潮流
1.1.2重塑优选产业链地位之战
1.1.3消费升级助推产业数智化升级
1.2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
1.2.1数智化缓解快环境下的不确定性
1.2.2数智科技提高产业韧性
1.2.3犀牛智造熨平产业微笑曲线
1.3产业金融注入数智新动力
1.3.1新需求
1.3.2新服务
1.3.3新生态
第2章数智金融破局中小微企业融资
2.1生态之基:产业解构与创新
2.1.1龙头核心产业链
2.1.2产业集群
2.1.3链带协同网络
2.1.4产业“五流”循环协同
2.2金融之锚:服务产业与流变
2.2.1数智金融助力产业创新
2.2.2金融支持小微新兴融资
2.3中小微之困:融资挑战与肇因
2.3.1躬身入局识困境
2.3.2跳出画外理成因
2.4破解之道:金融数智化与突围
2.4.1智能物联,集数成海
2.4.2智能大数,金融提效
2.4.3区块链,可信新锐
第2篇产业数智金融模式架构
第3章产业数智金融内涵和外延
3.1产业数智金融的内涵和基本框架
3.1.1产业数智金融的内涵
3.1.2产业数智金融的基本框架
3.2数智“五化”驱动全局“五流合一”
3.2.1全链路数智化转型升级“五部曲”
3.2.2数智化支撑“五流合一”
3.2.3以数智“五化”打通全局“五流合一”
3.3产业数智金融的主要特征
3.3.1变革特征:流程再造全局化
3.3.2功能特征:服务节点多样化
3.3.3发展特征:产融生态体系化
3.3.4可持续特征:合规划和绿色化
3.4建设产业金融体系的原则
第4章构建产业数智金融的服务新体系
4.1企业信用体系
4.1.1庖丁解牛:企业信用体系的四大环节
4.1.2鞭辟入里:企业信用体系的四大痛点
4.1.3数智增权:重塑企业信用体系
4.1.4体系中心:从主体信用到生态信用
4.2企业风险管控体系
4.2.1金融风险管控的逻辑变革
4.2.2打造产融互促的数智金融风控体系
4.3金融服务整合体系
4.3.1金融服务体系的逻辑变革
4.3.2整合资源构筑金融协同服务体系
4.4业务创新体系
4.4.1数智金融+产业互联网公司模式
4.4.2数智金融+政府服务产业集群模式
4.4.3数智金融+生态协同模式
第3篇产业金融的数智化基座
第5章数据驱动产业金融智能创新
5.1汇:生态数据采集汇聚能力
5.1.1构建生态找数据
5.1.2链接生态汇数据
5.1.3深度合作促互信
5.2算:数据计算处理能力
5.2.1一站式服务解决用户痛点
5.2.2知识图谱透视复杂关系
5.2.3AI普惠实现降本增效
5.3管:数据资产管理运营能力
5.3.1数据地图让资产清晰可见
5.3.2数据运营为资产管控注入活力
5.3.3数据共享促进价值发挥
5.4用:数据应用服务能力
5.4.1数据服务组织保障能力
5.4.2数据服务平台承上启下
5.4.3数据服务由自身向生态延展
第6章数智四力升维产业金融十二优
6.1协同能力增进内外部高效互动“双在线”
6.1.1组织在线优化信用信息透明度
6.1.2业务在线优化信息实时协同
6.1.3产业协同优化产金高效对接
6.2运营能力盘活内外部资源,提升金融服务品质
6.2.1内生态运营优化组织管理效能
6.2.2互联网思维优化客户运营
6.2.3数智化优化风险管控运营
6.3敏捷能力助力金融服务随需而变持续发展
6.3.1业务架构敏捷优化响应业务需求
6.3.2技术敏捷优化基础服务能力
6.3.3组织敏捷能力优化效能体系
6.4数据开放优化生态协同
6.4.1数据开放优化共建共创共享的产业金融生态
6.4.2能力开放优化行业运作效率
6.4.3生态开放联动优化健康合作环境
第7章技术创新应用构建安全高效的基础平台
7.1云平台构建创新、敏捷、开放的金融服务
7.1.1视频云营业厅降低网点成本
7.1.2互联网业务领跑在线化,智能化,生态化
7.1.3智慧金融布局云端协同
7.2智能化构造数智金融的脑聪目明
7.2.1AI推进金融服务智能化
7.2.2物联网让金融精准“看到”实物资产
7.2.3智能物联网实现全链路透明可信
7.3区块链夯实数智金融的可信安全
7.3.1区块链数字仓单解决权属确认
7.3.2数字商品协作网络增强便利性
7.3.3区块链溯源助力供应链金融协同合作
7.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保障数据融合
7.4.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急需科技支持
7.4.2数据安全技术助力智慧风控
7.4.3隐私保护增进数据合规共享
第8章治理体系护航金融合规创新
8.1数智监管看清风险助力创新
8.1.1强化数智基础设施构建立体化监管体系
8.1.2多方联动形成风险管控一盘棋
8.1.3数智化助力金融监管创新
8.2数字治理布局多方共治
8.2.1多方联合治理鼓励创新
8.2.2深化数据安全治理保稳定
8.3复合型人才体系构建数智化经营基础
8.3.1数智化人才与数智化培养
8.3.2数智融合助力新型培育模式
8.3.3数智化的人才选拔与激励
第4篇数智金融服务产业新图景
第9章三农数智金融
9.1数智普惠金融与农业数智化
9.1.1数智普惠金融筑牢农业发展基础
9.1.2数智普惠金融助力农业振兴
9.1.3数智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
9.2乡村农业融资突破三大瓶颈
9.2.1乡村农业融资的现状
9.2.2乡村农业融资的三大瓶颈
9.3基于电商平台的农业产业链金融
9.3.1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模式
9.3.2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三大功效
9.3.3农业产业链金融路在何方
第10章物流数智金融
10.1物流行业驶入数智化快车道
10.1.1物流行业数智升级箭在弦上
10.1.2物流基础设施数智化
10.1.3数智物流打通供应链
10.2物流金融发展瓶颈
10.2.1传统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10.2.2物流行业融资痛点
10.2.3数智化破局物流金融困境
10.3融合式数智科技赋能物流金融
10.3.1传统物流金融服务的创新:仓单质押
10.3.2新型物流融资模式的探索:信用贷款
第章快消数智金融
11.1快消行业在数智化时代赢得发展新动能
11.1.1快消行业的渠道变革
11.1.2数智化营销助力下的产品精准触达
11.1.3“人、货、场”的重构升级
11.2快消行业需要解决资金流转难题
11.2.1快消企业的生存困境
11.2.2快消企业的融资难题
11.3数智科技赋能快消行业供应链重塑
11.3.1供应商:数据支撑供应链金融发展
11.3.2零售商:新零售创新金融服务场景
11.3.3消费者:消费金融助推业务拓展
第12章战略性新兴数智金融
12.1新时代描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图
12.1.1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未来经济体系建设新支柱
12.1.2多渠道促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12.2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痛点
12.2.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12.2.2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困境
12.3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化投贷一体服务平台
12.3.1传统信贷模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新挑战
12.3.2投贷联动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换发新活力
12.3.3商业银行已有的投贷联动模式
12.3.4数智科技升级投贷联动
第13章“双碳”数智金融
13.1“双碳”目标下产业升级亟需金融支持
13.1.1绿色转型呼唤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13.1.2绿色金融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13.2数智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13.2.1数智化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13.2.2数智科技创新服务“双碳”目标
13.3前沿科技应用,探索绿色金融新模式
13.3.1区块链+众筹理念,创新绿色金融模式
13.3.2绿色数据资产化增进普惠与包容
第5篇国内外实践
第14章它山之石
14.1数智化产业金融优选扫描
14.1.1深挖土下的“树根”:数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14.1.2坚实强壮的“树干”:信用与风控体系建设
14.1.3给树干涂上“防护漆”:数据安全共享
14.1.4阳光雨露的滋养:政府支持政策以及监管沙盒实践
14.1.5油然长出的树叶:数智赋能中小微金融
14.2数智化产业金融实践
14.2.1英国:云端开放助力数智科技
14.2.2新加坡:数智金融升级靠前化战略
14.2.3美国:数智赋能高科技产业
14.2.4德国:数智金融支持智能智造
14.2.5印度:新兴市场的弯道超车
14.3启示
14.3.1数据安全,保证发展合规创新
14.3.2监管沙盒,激发市场澎湃活力
14.3.3构建场景,服务中小微企业
14.3.4金融与产业的数智化转型相向而行
第15章国内案例
15.1交通银行“油企链”——数智化跨境贸易金融
15.1.1石油石化产业新需求与“油企链”解决方案
15.1.2数智技术赋能金融创新
15.1.3构建数智化靠前贸易综合服务体系
15.1.4成效与展望
15.2厦门靠前银行——大数据平台赋能金融创新
15.2.1数智技术破解平台难点
15.2.2产业平台助力融资
15.2.3决策平台实现风控无忧
15.2.4场景产品瞄准产业新金融
15.2.5服务成就与转型探索
15.3众邦银行——破解“不可能三角”的智慧供应链金融
15.3.1一家数字化原生银行
15.3.2“交易信用”破解“不可能三角”
15.3.3全流程平台赋能风控决策
15.3.4场景融合打造供应链品牌
15.3.5智慧供应链与产业金融展望
15.41688新型场景金融“想你所需”
15.4.11688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15.4.2产业升级中的客户痛点和生意需求
15.4.3新型场景金融的业务特点
15.4.4围绕场景的金融产品创新
15.4.5助力机构打造数智化动态风控体系
15.4.6总结
15.5斯兰一品嘉平台——“新制造”解决鞋材交易之三问
15.5.1鞋材交易之三问
15.5.2“五流合一”的数智化服务
15.5.3数据安全与智能风控
15.5.4“新制造”成效与展望
15.6找铅网——捅破再生能源行业最厚的窗户纸
15.6.1回收链上的资金难题
15.6.2围绕磅单的产品创新
15.6.3数智支持的信用与安全
15.6.4成效与展望
第16章展望446
16.1数智化助力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互促发展
16.2产业数智化与金融数智化相向而行
16.3多元化发展为产业数智金融生态注入创新活力
16.4监管合规和风险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16.5技术架构和业务场景将进行“云重构”,实现“云原生”451
16.6组织能力和人才体系是产业数智金融生态持续创新的保障452
后记454
【媒体评论】
"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资源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经济社会,重构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数智金融应运而生。本书深入探讨了产业数智金融的内涵和基本框架,系统归纳了金融领域数据驱动、能力建设和安全保障的路径和策略,具体勾画了农业、物流、快消、双碳、科技等产业数智金融服务的新图景。作者思想敏锐,视野开阔。案例生动实在,多姿多彩。 李礼辉 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银行传统的风险理念已不能接近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切实需求。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形成一套新时期的风控理念与实践路径,帮助银行机构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这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新实践与新方法,期盼共同学习,共同推动中国数字普惠。 陈小宪 中信银行原行长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借助数智技术的力量,将数据转化为信用评价模型,为开展普惠金融提供了可能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更需要金融的支持,数智技术的发展必将帮助产业、产业链、产业平台上的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版为银行对公业务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发展在一百多年间经历了多种模式,从“以产助融”,到“以融助产”,股权、、证券化等金融工具不断融合演进。在发达国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产融实践跌宕起伏,充分证明了产融结合是现代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内在趋势。今天,我们立足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化、智能化的视角观察金融与产业的双向赋能,从靠前实践中提炼新思路、发现新模式、开拓新业态,对于金融和产业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分布式账本等数智技术的广泛运用预示了数智时代的到来,数智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推动产业金融的发展,进一步缓解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助力其高质量发展。本书的出版为产业金融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和经验借鉴。 李建军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数智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颠覆了传统产业金融业务,也催生出了产业金融的新模式与新业态。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贵、慢”为切入点,《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一书的问世恰逢其时。通过对新产业金融的基础框架构建、行业场景分析和很好实践提炼,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新时代产业金融的内涵逻辑、发展机制、关键要素,为推进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贲圣林 浙江大学靠前联合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其中产业和金融都是数智化大潮中的弄潮儿,《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一书选取了部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作为切口,深入分析其融资方面的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法,为我们呈现了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互相促进、协同升级地新思路。 黄运成 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数智化转型对于产业各领域和金融行业的影响是系统性的和战略性的,如何更好地发挥数智化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支持普惠、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领域,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一书提出了多方合作的生态体系,剖析了国内外实践,对我们推动机制创新、完善数智化的治理体系,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金融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姜振兴 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 金融发展的优选追求应该是普惠性、个性化、低成本。科技进步正在推动金融业加速迈向优选追求目标,传统金融企业因此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许多行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严峻形势。要实现银行等传统金融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解决许多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专享的途径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金融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蜕变。瀚德科技作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金融科技分会的发起单位,和阿里云多年来致力于运用金融科技构建产业金融生态圈和生态链,取得了骄人业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将行业内优选的实战经验总结成为专著出版。相信该书一定能够促进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所有金融从业人员和企业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向松祚 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新经济学》《新资本论》作者 数据和算力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生产力,推动了机制和业务模式创新,本书结合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产业服务平台的实践,呈现出多方合作,价值共生的良性互动新格局。肖利华博士将数智化转型五部曲的理念推演到金融科技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了多方协同的产业数智金融生态体系,填补了产业与金融交叉领域的研究空白,对产业和金融的从业者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刘民 香港中文大学EMBA项目主任、教授 科技使金融更简单、更便利。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改造现在的产业金融,使其升级为数字产业金融,提高产业金融的效率,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本书演绎了这一过程,具有开创意义。 黄金老 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 金融科技带来了产业金融的全新模式,数智化产业金融让金融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为金融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更好的道路。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提供的信息,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有借鉴参考价值。 王鹏举 厦门靠前银行首席信息官 应用金融科技协助解决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赋能产业经济,畅通循环链条,激活发展动能,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数智金融服务产业的新前景。 程峰 众邦银行行长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性力量。我们从犀牛智造、斯兰一品嘉等案例中看到各领域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助力下,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了更好的协同和更优的安排。本书从数智化对产业链的解构和重构出发,分析了产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勾画出了产业、金融、科技协同的生态体系,帮助身处产业变革和金融转型过程中的我们深入思考和付诸实践。 黄健 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 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包括大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转型,也包括亿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不有且只有于融资,还有内部管理、产业链完整性、运营问题、财税问题等,本书从业界实践提炼出金融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即从产业链整体发展的视角,与政务服务机构、产业服务平台,以及其他生态伙伴合作,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成长的陪伴者,指出生态创新发展趋势,给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新的启示。 张都兴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现象已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题,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和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不仅从理论方面阐述了数智技术应用于产业金融的方法论,还对国内外案例进行了较为翔实的分析,是产业金融数智化转型新蓝海中的一盏明灯。 罗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贯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让企业和金融互信、互通。在数智化的大潮中,产业链各方能够更紧密地连接和互动,新五流合一得以从理念走向现实,相信书中呈现的实践是一个开始,期待见证更多的创新不断迸发出来。 齐晓菲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 数智化是促进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重要纽带,我们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快速发展创新的过程中,结合产业场景的大数据智能赋能金融服务,延伸金融服务能力,极大便利了产业链上广大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的便利性和可得性。肖利华博士等人的新作为金融服务和产业金融实践者提供了新思路。 梅昕 优选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普华永道及IBM原优选咨询服务高管 数智化的风控体系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要素。如何使基础数据形成有价值的信用信息和风控模型,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及时、低成本获取丰富的基础数据;二是如何定义关键指标,跑出对金融风控有意义的模型。应对这两个问题,既需要深度理解领域运行规律,又要广泛触达产业组织,还需要具有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如何满足这么多的要求,《数智金融与产业赋能》提出了解决思路,以自身五项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生态开放为原则,兼收并蓄,合规共赢。以大格局解决重点问题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肖志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五十人论坛秘书长 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路线,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发展时期的要求,相应地,传统金融也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实时性等诉求,要实现全渠道、全过程的金融服务,在数智化的支持下,金融业务模式和服务能力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本书提出了产业数智金融的新模式,数智化的金融可以更好地洞察、理解和服务产业链客户,数智化的产业在数智金融服务的灌溉下高质量发展,反向支持金融的发展和创新。 邱世梁 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CFA,CPA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