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术语中国化渊流考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9787010232355

作者:靳书君等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成品尺寸(mm):170x240

定价:108.00


【内容简介】

本选题充分占有中共党史、汉语外来词和早期中外辞书等领域的最 新史料,锁定了许多重要术语的首见文献,并综合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历史语义学方法、结构语言学方法和话语分析技术,成功地将概念史学术范式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材料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创新性,兼有考据学特色、文献学特色和语言学特色。本选题援用100多件经典著作译文译本,考证译词译语近200个,注疏马克思主义重要术语概念30个,贯穿德语、英语、俄语、日语、汉语五种文本,涵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五大基本学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术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廓清了马克思主义原著术语中国化的实现机理,构建了一个相对系统化的汉语马克思主义术语群。选题从术语意义生产机理到译本文本线索,再分基本学科展开术语考证注疏,最后运用定译术语构建话语体系,形成了编、章、节、目层次明晰、逻辑严谨、循序递进的体系。该选题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式深化细化;有助于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奠定术语基础;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辞典和马克思主义大典的编纂工作;有助于通过概念定义权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目录】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导言 7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术语汉译与概念生成 1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术语中国化基本历程 1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汉译术语造词法 11

二、现代汉语常用术语的成型 13

三、汉语马克思主义术语的定型 17

第二节 汉语马克思主义术语对中西语言的容受贯通 27

一、方言超升 28

二、古语重生 31

三、外语内附 3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原著术语中国化的实现机理 44

一、现实基础 44

二、实现途径 47

三、最高境界 49

第二章 《共产党宣言》传播与汉译的基本线索 53

第一节 多语翻译与传播 53

一、 《宣言》的全球传播路线 54

二、 《宣言》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翻译传播 57

三、《宣言》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翻译传播 63

第二节 世界影响与评价 70

一、第二国际后期对《宣言》的认识与评价 71

二、社会主义国家学者对《宣言》的研究与评价 74

三、资本主义国家学者对《宣言》的认识和评价 77

第三节 汉译轨迹与线索 84

一、摘译十件 84

二、节译十件 90

三、变译十件 96

四、译述十件 101

五、全译十本 105

第二编 分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术语中国化考释 111

第一节 生产方式 111

一、生产方式原著概念汉译词的演变 112

二、“生产方式”术语的概念发展史 116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疏义 122

第二节 生产资料 127

一、原著概念Produktionsmittel汉译词的演变 128

二、“生产资料”定译词的会通 133

三、汉语生产资料概念的疏义 136

第三节 所有制 140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Eigentum一词的使用与丰义 140

二、《宣言》汉译过程中所有制概念的生成 143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概念疏义 149

第四节 资本 153

一、不变资本的物质性 154

二、资本的孳息性 157

三、资本的流通性 159

四、资本的拟人化 160

第五节 市场 163

一、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中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百年论争 164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市场”纳入社会主义范畴的历史轨迹 174

三、从中国市场化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182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术语中国化考释 190

第一节 人民 190

一、中西方语境下“人民”术语的近代化演进 190

二、《宣言》汉译史上“人民”概念的中国化生成 194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概念疏义 201

第二节 共和 204

一、中西方语境下“共和”含义的流变 204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共和”内涵的影响 208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共和概念疏义 215

第三节 阶级 216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原著概念 216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汉译与衍化 219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时代化思考 222

第四节 专政 224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原著概念 225

二、“专政”译词自西徂东衍变 227

三、“无产阶级专政”概念中国化 233

第五节 法律 238

一、近代西方法律概念及其东渐 238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概念 240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概念 24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术语中国化考释 252

第一节 自由 252

一 、开启哲学思维之生存自由 253

二、理性原则之意识自由 254

三、社会性的意志自由 256

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自由 260

第二节 平等 263

一、人格平等 264

二、权利平等 266

三、实质平等 270

第三节 共同体 273

一、Gemeinwsen/community原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74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Gemeinwsen原著概念汉译情况 280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概念的时代价值 282

第四节 市民社会 285

一、马克思恩格斯市民社会概念的文本学解读 286

二、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原著概念汉译考证 289

三、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概念的基本内涵 292

第五节 社会有机体 294

一、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由来与特征 294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概念的汉译考证 298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时代意蕴 300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术语中国化考释 304

第一节 实践 304

一、马克思恩格斯praktische原著概念的历史意蕴 304

二、praktische原著术语在日语和汉语中的译词演变 308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中国化疏义 312

第二节 社会存在 315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存在术语译名考辨 315

二、社会存在概念内涵的溯源 317

三、我国学术界对社会存在概念的争议与疏义 321

第三节 人的本质 324

一、das menschliche Wesen是马克思的重要哲学概念 324

二、“人的本质”概念在汉语的定译过程 326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概念疏义 331

第四节 生产力 333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概念 334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概念 335

三、Produktivkr?ft/productive forces汉译词演变 337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疏义 341

第五节 生产关系 342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Produktionsverh?ltnisse汉译词演变 343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概念疏义 348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术语中国化考释 351

第一节 民族 351

一、马恩列斯笔下的“民族”原著术语 351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概念汉译考 354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疏义 360

第二节 民族国家 362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国家原著概念 362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传播与运用 364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播及争论 367

第三节 民族融合 37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融合概念 371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理论界对民族融合概念的运用、争论及中国化发展 375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概念的丰义 379

四、新时代民族交融概念的提出及创新 382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总体术语中国化考释 3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 385

一、早期赴外使节和来华传教士的音译和附会 385

二、日本社会主义文献汉译中的变化和解读 388

三、十月革命后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传播与影响 391

四、“社会主义”概念在华演进的历史逻辑 392

第二节 共产主义 394

一、“共产主义”原著术语的欧洲思想渊源及其演进 395

二、“共产主义”术语的日语中介转化 400

三、“共产主义”术语在中国的接受和概念生成 403

第三节 无产阶级 408

一、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术语proletariat 409

二、Proletariat/Proletarian日译及汉语从日语借词 411

三、无产阶级术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15

第四节 意识形态 420

一、马克思ideologie术语及其概念源流 421

二、意识形态术语在汉语语境中的接受与传播 424

三、汉语“意识形态”术语在《共产党宣言》汉译史中的渊流 429

第五节 共产党 435

一、马克思恩格斯至列宁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名称的衍变 435

二、Communist Party/ Kommunistischen Partei汉译词迁衍 437

三、“共产党”译名疏义 443

第六节 党内政治生活 446

一、列宁“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缘起 446

二、建党思想援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 448

三、“党内政治生活”概念在邓小平党建理论中定型 451

四、“党内政治生活”概念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中丰义 453

第七节 中国化 455

一、从“中国化”术语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 456

二、中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对比 46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层次 477

第三编 余论

第九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建构与创新 482

第一节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基石与路径 482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思想前提 482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建构的概念基石 485

三、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的路径 487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话语 490

一、用壮美之词替换凄美之词更新语汇谱系 490

二、以人民之子取代精英士子作为语用主体 492

三、将喻情的依托由双重性别置换为双重语境 493

四、词的话语境界 49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话语 498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499

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502

三、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5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