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唯物辩证法大纲

ISBN:9787010246727

作者:李达 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成品尺寸(mm):170x240

定价:79.80


【内容简介】

《唯物辩证法大纲》是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主持编写的最后一部重要哲学著作,是原定计划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前半部,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地阐述了哲学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从方法论上论述了学习和运用这些原理的重要意义。本书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既具有学术厚度又具有可读性,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中国风格,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范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在新时代,其对于帮助广大读者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录】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引 言 2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 3

前 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和彻底革命的哲学 3

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6

第一节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6

划分哲学上两大党派的唯一标准 6

唯物论的根本论纲 7

唯心论的根本论纲 8

二元论和折衷论 9

第二节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军对战的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10

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社会阶级的根源 10

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认识论的根源 12

唯物论与科学联盟 13

唯心论与宗教联盟 14

第二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17

第一节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17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立同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立的关系 17

唯心论的可知论 17

旧唯物论的可知论和辩证唯物论的可知论的区别 18

第二节 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19

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 19

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不可知论 21

第三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3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23

关于发展的两种见解 23

两种发展观互相对立的焦点 23

第二节 两种发展观的斗争 26

两种发展观斗争的历史根据 26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形而上学的斗争 28

发展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30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及其一般特征 32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32

哲学的对象 32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33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特征 34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4

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35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6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37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综合 40

前 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的批判的总结 40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 44

第一节 原始时代的人类认识 44

原始的思维 44

原始的宗教的世界观 44

第二节 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45

古代自然哲学发生的历史根据 45

泰勒斯与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46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唯物论 46

古代自然哲学的积极意义 48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学 49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50

第三节 中世纪哲学中积极的成分 51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中的唯物论 51

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意义 53

第四节 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哲学中的积极成分 53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唯物论 53

十七世纪西欧大陆各国的哲学 55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 57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58

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根据 58

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 59

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 60

黑格尔学派的分裂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出现 62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65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历史根据 65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矛盾 65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上的矛盾 65

十九世纪前半期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66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过程 67

费尔巴哈唯物论的缺陷的克服 67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改造 70

辩证的唯物的自然观的形成 71

唯物史观创立的过程 73

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哲学革命的实现 75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76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76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78

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82

第三篇 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89

前 言 唯物辩证法是彻底的物质一元论 89

第一章 物质、运动、空间与时间 91

第一节 物 质 91

物质的范畴 91

物质范畴同物质结构观念的区别和联系 92

物质同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95

第二节 运动 96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96

运动的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00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互相关系 102

运动的守恒性 104

第三节 空间与时间 106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06

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 109

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 111

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 113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116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116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116

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117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发展阶段 118

第二节 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119

世界无限发展原理的意义 119

从地球的产生到人类社会的出现 120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22

由低级的反映形式到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发展 122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24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作用 126

第四篇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129

前 言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129

第一章 对立统一规律 132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32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132

两种发展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132

理解辩证法的钥匙 134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目的 135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35

矛盾的普遍性 135

矛盾的特殊性 138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 139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140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140

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143

第四节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45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145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148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50

第五节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152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152

矛盾性质的转化 154

第二章 量变质变规律 156

第一节 质、量、度 156

质 156

量 159

度 161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163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 163

由量变到质变 163

由质变到量变 165

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166

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168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69

第三节 飞跃的形式 171

飞跃的形式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和条件 171

飞跃是一个过程 173

第三章 肯定否定规律 175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175

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75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176

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实践意义 177

第二节 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肯定 179

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179

对曲解这一规律的若干论点的批判 180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 181

第三节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183

新生事物的概念 183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184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185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 189

第一节 本质与现象 189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化形态 189

本质与现象 190

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 191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 194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194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195

第三节 原因与结果 199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99

因果联系的辩证法 202

因果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204

第四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206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根据 206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207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09

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反唯物辩证法的见解 210

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212

第五节 可能与现实 213

可能与现实的一般涵义 213

由可能性向现实的转化 216

第五篇 当作认识论和逻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219

前 言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219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 227

第一节 反映论 227

认识的唯一泉源是物质世界 227

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 228

第二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30

实践观点 230

辩证观点 231

第二章 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233

第一节 实践的概念 233

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2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概念 233

第二节 认识依赖于实践 234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234

实践决定认识的内容 235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237

第三章 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 240

第一节 感性认识的形式 240

感觉 240

知觉 241

表象 242

第二节 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243

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243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245

第四章 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 247

第一节 理性认识的形式 247

概念 247

判断 249

推理 250

第二节 思维方法 251

归纳和演绎 251

分析和综合 254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256

第五章 认识的检验和发展 259

第一节 由认识到实践 259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59

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60

第二节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261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 261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26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 265

第六章 真理论 268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性 268

真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268

对真理的客观性的歪曲 268

第二节 真理和相对真理 269

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269

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歪曲 270

第三节 真理的具体性和普遍性 272

真理的具体性 272

真理的普遍性 273

第四节 真理在斗争中发展 274

真理发展的规律 27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