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简介 总序 张宪文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历史。其间,无论是日本遣唐使来华,或者是中国鉴真和尚等东渡日本,两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都十分密切,对两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积J作用。1868年,日本实现了明治维新的重大政治变革,这在日本历史上是Z重要的转折点,它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大发展的道路。由此,日本由幕府制封建王朝迈向天皇制君主立宪的现代G家。 可是,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临海,领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前首相山县有朋等人,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系列向域外扩张的“侵略有理”的言论,抛出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政治主张,将周边各国视为其利益所在,B须加以控制。以此言论为指导,日本逐步形成了其吞并朝鲜、侵占满蒙、独霸中国,进而将侵略势力扩展至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大陆政策。1928年,由田中义一首相主导召开的东方会议,标志着日本的大陆政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与此同时,日本在国内也形成了以军部为代表的军事政治体制,组成了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等军事机构在内的强大军事政治集团,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日本的政局。自19世纪后期开始,日本军事力量迅速向朝鲜、中国展开侵略行动。 日本不仅在中国土地上挑起了瓜分中国的日俄战争,参与了由西方G家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且独自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从1931年至1945年间的第二次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日本摧毁了清王朝新兴的海军力量,给中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由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历时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更加沉重的灾难。日本以战争手段,侵占了中国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到华南的大片国土,毁坏了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破坏了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从东北到中原内地,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工农业产品被日本掠夺,占为己有。战争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条件,导致大批民众流离失所,被迫走上逃亡之路,形成了非正常的人口流动。许多沿海工厂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被迫迁往内地,在艰苦的条件下维持着基本的生产和教学研究工作。而在中国沦陷区,日本占领者则以种种手段加强压迫和控制,致使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在苦难之中。 日本在以军事行动占领中国的同时,对中国人民采取了更加残酷的手段。譬如,在各地制造了大量的屠杀惨案和万人坑。它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它实施化学战和细菌战;它虐杀战俘和强掳劳工;它在中国各地实施无差别的狂轰滥炸。尤其残忍的是,它在南京制造了屠杀30万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的人间悲剧。上述惨案或行为,均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国际公约和人类基本道义原则。 日本的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J为惨重的损失,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挫折。但是,在民族危机和G家危亡面前,中国人民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各民族、各政党、各阶J,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后,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严格依照国际法规,坚持维护人类的基本道义原则,在大量事实基础上,对日本战犯的侵略罪行,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判决。 可是,战争已经结束70年,日本在美国政府的长期包庇、纵容下,不仅战争罪行未得到彻底清算,而且拒绝承担侵略战争的责任,甚至美化其战争罪行,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强征“慰安妇”,坚持参拜供奉着甲J战犯的靖国神社。由于历史问题的争论不断升J,加之钓鱼岛领土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中日关系停滞与恶化。众多的日本民众在日本右翼的欺骗和蒙蔽下,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认识缺位、是非不清,甚至存在严重的误解。 为此,历史学者有责任向广大人民包括日本民众揭示历史真相,帮助他们认清历史事实,辨明是非,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维护并加强中日友好。 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Z为有效的方法。图像的直观性,能使人们对历史产生Z直接、Z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而当今中外历史学者都开始重视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山东画报出版社和有关学者采集并掌握了日本侵华历史图片约25000幅。这些十分珍贵的原始图片,来源于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的文博机构,以及中外私人收藏。我们按照“重要性、稀缺性、高清晰”的原则,强调图片的来源出处和准确解读,努力向读者或研究者提供可靠而且有价值的图片史料。为此,我们按照日本侵华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相关专题,整理编辑为《日本侵华图志》共计25卷。 可以说,这套25卷本《日本侵华图志》的内容,客观、全面、直接地揭示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尤其是日本自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的侵华历史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各种暴行。它们是日本侵华历史的铁证。有了上述大量第一手的真实的历史图像“立此存照”,日本右翼势力任何否认侵华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残暴罪行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参加这套大型图志编著工作的,有南京、上海、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济南、青岛、石家庄、合肥、重庆、香港等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史志研究机构、历史档案馆、抗战纪念馆、博物院以及其他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历史学、中日关系、抗日战争史,有深入的专业研究和学术造诣。本书编委会对他们为书稿编纂工作付出的巨大艰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谢意。 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尤其是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出版集团的领导,十分关心、支持本《图志》的编辑出版。在此,我谨代表《图志》编委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画报出版社承担了本图志的全部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社领导、编辑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十分艰苦的劳动。编委会向出版社有关人员表示Z诚挚的谢意! 2014年12月16日
【内容】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日本侵华图志-(全25卷)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01




作者:张宪文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8750.00


页数:0


印次: 1




ISBN号:9787547414521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精彩书摘






















总序
张宪文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历史。其间,无论是日本遣唐使来华,或者是中国鉴真和尚等东渡日本,两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都十分密切,对两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积J作用。1868年,日本实现了明治维新的重大政治变革,这在日本历史上是Z重要的转折点,它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大发展的道路。由此,日本由幕府制封建王朝迈向天皇制君主立宪的现代G家。
可是,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临海,领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前首相山县有朋等人,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系列向域外扩张的“侵略有理”的言论,抛出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政治主张,将周边各国视为其利益所在,B须加以控制。以此言论为指导,日本逐步形成了其吞并朝鲜、侵占满蒙、独霸中国,进而将侵略势力扩展至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大陆政策。1928年,由田中义一首相主导召开的东方会议,标志着日本的大陆政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与此同时,日本在国内也形成了以军部为代表的军事政治体制,组成了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等军事机构在内的强大军事政治集团,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日本的政局。自19世纪后期开始,日本军事力量迅速向朝鲜、中国展开侵略行动。
日本不仅在中国土地上挑起了瓜分中国的日俄战争,参与了由西方G家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且独自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从1931年至1945年间的第二次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日本摧毁了清王朝新兴的海军力量,给中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由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历时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更加沉重的灾难。日本以战争手段,侵占了中国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到华南的大片国土,毁坏了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破坏了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从东北到中原内地,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工农业产品被日本掠夺,占为己有。战争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条件,导致大批民众流离失所,被迫走上逃亡之路,形成了非正常的人口流动。许多沿海工厂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被迫迁往内地,在艰苦的条件下维持着基本的生产和教学研究工作。而在中国沦陷区,日本占领者则以种种手段加强压迫和控制,致使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在苦难之中。
日本在以军事行动占领中国的同时,对中国人民采取了更加残酷的手段。譬如,在各地制造了大量的屠杀惨案和万人坑。它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它实施化学战和细菌战;它虐杀战俘和强掳劳工;它在中国各地实施无差别的狂轰滥炸。尤其残忍的是,它在南京制造了屠杀30万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的人间悲剧。上述惨案或行为,均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国际公约和人类基本道义原则。
日本的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J为惨重的损失,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挫折。但是,在民族危机和G家危亡面前,中国人民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各民族、各政党、各阶J,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后,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严格依照国际法规,坚持维护人类的基本道义原则,在大量事实基础上,对日本战犯的侵略罪行,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判决。
可是,战争已经结束70年,日本在美国政府的长期包庇、纵容下,不仅战争罪行未得到彻底清算,而且拒绝承担侵略战争的责任,甚至美化其战争罪行,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强征“慰安妇”,坚持参拜供奉着甲J战犯的靖国神社。由于历史问题的争论不断升J,加之钓鱼岛领土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中日关系停滞与恶化。众多的日本民众在日本右翼的欺骗和蒙蔽下,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认识缺位、是非不清,甚至存在严重的误解。
为此,历史学者有责任向广大人民包括日本民众揭示历史真相,帮助他们认清历史事实,辨明是非,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维护并加强中日友好。
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Z为有效的方法。图像的直观性,能使人们对历史产生Z直接、Z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而当今中外历史学者都开始重视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山东画报出版社和有关学者采集并掌握了日本侵华历史图片约25000幅。这些十分珍贵的原始图片,来源于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的文博机构,以及中外私人收藏。我们按照“重要性、稀缺性、高清晰”的原则,强调图片的来源出处和准确解读,努力向读者或研究者提供可靠而且有价值的图片史料。为此,我们按照日本侵华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相关专题,整理编辑为《日本侵华图志》共计25卷。
可以说,这套25卷本《日本侵华图志》的内容,客观、全面、直接地揭示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尤其是日本自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的侵华历史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各种暴行。它们是日本侵华历史的铁证。有了上述大量第一手的真实的历史图像“立此存照”,日本右翼势力任何否认侵华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残暴罪行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参加这套大型图志编著工作的,有南京、上海、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济南、青岛、石家庄、合肥、重庆、香港等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史志研究机构、历史档案馆、抗战纪念馆、博物院以及其他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历史学、中日关系、抗日战争史,有深入的专业研究和学术造诣。本书编委会对他们为书稿编纂工作付出的巨大艰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谢意。
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尤其是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出版集团的领导,十分关心、支持本《图志》的编辑出版。在此,我谨代表《图志》编委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画报出版社承担了本图志的全部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社领导、编辑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十分艰苦的劳动。编委会向出版社有关人员表示Z诚挚的谢意!
2014年12月16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