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1.内容取胜:有理论,有实务(经验分享),有案例。2.作者权威:作者在幼儿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3.同类书较少。
【作者】
汪荃,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所——隶属于北京市*,现更名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中学高级教师,副研究员。在早期教育研究所工作的二十几年中,主要研究方向是幼儿园的游戏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先后与二十多所幼儿园合作,其中有多所幼儿园逐步迈入了市级一级一类幼儿园和市级示范幼儿园的行列,培养出了不少知名园长和大批优秀教师。出版的研究著作有《在游戏中成长》《幼儿园游戏课程——区域游戏与主题游戏的融合》《幼儿园活动区玩具配备实用手册》,以及《经典游戏100例》《0-3-6宝宝养育专家问答》等专业普及性图书。之后,研究工作体现为从横向到纵向的发展趋势。例如:“十五”期间主持了*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游戏课程整合的研究”,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引入到幼儿园的游戏和课程中;“十一五”期间,主持市*的委托课题:“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将研究视角从活动区发展到幼儿园环境的整体打造,为多家幼儿园提供了环境设计或调整方案。参与了市*2011年出台的《北京市幼儿园玩具配备目录》的编写工作。自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曾连续被聘任为北京地区的专业委员。协助市*参与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督导工作。接受北京市*教学设备中心的委托,开展了幼儿园装备的研究,为出台适合北京市实情的幼儿园装备标准提供基础数据。参与早教所的课程开发工作,例如:编写《北京市快乐与发展课程》,主持中班教师指导用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参与教科院“幼儿园园长课程指导力的课题”,负责其中艺术特色幼儿园园长课程指导力的培养;参与北京市幼教研究会的工作,包括课题立项工作、中期指导工作、论文评选工作以及在其举办的各种讲座中承担讲课任务;参与北京市*主持的各种幼儿园视导和验收评比工作。例如:幼儿园的分级分类验收,幼儿园的示范园验收,北京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北京幼师高研班的论文辅导与答辩工作…… ''
【内容】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案例》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教研人员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创作的幼儿园教学用书,分小班、中班、大班三册,每册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主要是对美术欣赏理论的必要研究,包括不同参与人员在各自岗位对此项工作的思考和心得体会;下篇是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包括对作品的提问预设和案例总结等。“提问预设”的撰写是为了帮助老师进入美术欣赏之门,了解什么是美术欣赏的目标,怎么通过适宜的角度和层次去落实完成;“教学案例”则是展示给大家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看看实验班的老师是怎样利用“提问预设”这一入门之师来开展教学的。当然,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重新定位某一作品的欣赏角度,这在具体的案例中可以见到。为了便于一线老师使用,每册均由该册负责人在汇集教师实践基础上撰写了该年龄班幼儿美术欣赏的年龄特点。 三册共收集了古今中外13位艺术大师共120幅作品,3个年龄班各40幅左右。划分年龄班的依据首先是其中蕴含的发展递进性,例如将作者认为形式简单、好观察、好理解、好创作的作品放到了小班,而将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创作技巧有难度的作品放到了中、大班。进行年龄班划分的做法也是想适合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需要,使欣赏活动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可循。同时选择性地收录了幼儿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近200幅,并由指导老师进行了点评。 本书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空白。
【目录】
上篇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基本理念
**章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导论
第二章 幼儿美术欣赏作品概述
第三章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经验分享
下篇 中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四章 中班幼儿美术欣赏的年龄特点
 **节 中班幼儿运用色彩的特点
 第二节 中班幼儿运用线条的特点
 第三节 中班幼儿运用构图的特点
 第四节 中班幼儿运用技法的特点
第五章 中班美术作品欣赏提问预设
 **节 色彩欣赏提问预设
 第二节 线条欣赏提问预设
第三节 构图欣赏提问预设
第四节 技法欣赏提问预设
第五节 国画欣赏提问预设
第六章 中班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案例
 **节 色彩要素作品欣赏案例
第二节 线条要素作品欣赏案例
第三节 构图要素作品欣赏案例
第四节 技法要素作品欣赏案例
第五节 国画作品欣赏案例
【书摘插画】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