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1.本图鉴为超级网红书《尸体变化图鉴》第二部,2具试验尸体,25个真实案例,600多张高清照片,更多劲爆内容持续曝光!

《尸体变化图鉴》本是一本专业性科普图书,以图鉴的形式展示人死后尸体一天一天的变化,但因内容劲爆,自2017年上市以来,获得了众多猎奇者的青睐,成了网络爆款,网友争先推荐,豆瓣评分9分,豆瓣科普类图书 靠前00排名75名,狂销五万册,本图鉴为《尸体变化图鉴》第二部,更多劲爆内容持续曝光!

2.本图鉴展示的是在自然环境下,早期尸体到晚期尸体,直至白骨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图鉴由 2 具实验持续观察到的死后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实时拍照图片,以及 25 个案例现场出现的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图片组成。体现出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尸体软组织的分解速度与有无尸食性蝇类幼虫孳生的关系。为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和各级院校的法医教师等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推测晚期尸体死后经过时间的参考价值。
【作者】
陈禄仕 197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1978年在贵州警察学院任法医学教师,1988年任该学院法医学讲师,1995年任该学院法医学副教授,2001年任该学院法医学教授。在从事法医学教学和实践中发现在法医教学和法医检案中缺乏相关尸体变化和法医昆虫学的参考资料,随之申报了省部级相关课题开展研究,分别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出版《中国尸食性蝇类》《中国尸食性蝇类图鉴》《尸体变化图鉴》等,另任副主编编写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法医学类专业用《法医昆虫学》。
【内容】
《尸变图鉴:自然环境下的尸体变化》一书,由2具实验持续观察到的死后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实时拍照图片,以及25个案例现场出现的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图片组成。共有彩色图片600多张,每张图下均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和死后经过时间,体现出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尸体变化现象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尸体软组织的分解速度与有无尸食性蝇类幼虫孳生的关系。本图鉴反映了中国法医学对死后尸体变化的研究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为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和各级院校的法医教师等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推测晚期尸体死后经过时间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实验观察到的尸体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
第一节1号尸体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
死后第1天(平均气温25.10℃)
死后第8天(平均气温23.40℃)
死后第9天(平均气温24.85℃)
死后第10天(平均气温26.25℃)
死后第11天(平均气温26.55℃)
死后第12天(平均气温24.25℃)
死后第13天(平均气温21.00℃)
死后第14天(平均气温22.55℃)
死后第15天(平均气温23.85℃)
死后第16天(平均气温23.80℃)
死后第18天(平均气温24.25℃)
死后第19天(平均气温24.80℃)
死后第20天(平均气温25.35℃)
死后第24天(平均气温26.70℃)
死后第27天(平均气温22.50℃)
死后第32天(平均气温21.90℃)
死后第36天(平均气温25.15℃)
死后第38天(平均气温26.80℃)
死后第41天(平均气温26.15℃)
死后第46天(平均气温25.70℃)
死后第65天(平均气温23.10℃)
死后第83天(平均气温22.55℃)
第二节2号尸体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
死后第1天(平均气温10.90℃)
死后第2天(平均气温13.90℃)
死后第3天(平均气温16.00℃)
死后第4天(平均气温19.00℃)
死后第5天(平均气温21.50℃)
死后第6天(平均气温20.75℃)
死后第7天(平均气温19.90℃)
死后第8天(平均气温4.25℃)
死后第9天(平均气温1.75℃)
死后第10天(平均气温3.90℃)
死后第11天(平均气温8.25℃)
死后第12天(平均气温8.00℃)
死后第13天(平均气温4.65℃)
死后第14天(平均气温8.25℃)
死后第15天(平均气温7.60℃)
死后第16天(平均气温11.85℃)
死后第17天(平均气温13.50℃)
死后第18天(平均气温14.50℃)
死后第21天(平均气温17.25℃)
死后第31天(平均气温10.00℃)
死后第43天(平均气温16.25℃)
死后第55天(平均气温19.25℃)
死后第62天(平均气温18.00℃)
死后第77天(平均气温16.75℃)
死后第87天(平均气温23.50℃)
死后第116天(平均气温24.00℃)
死后第140天(平均气温22.25℃)
死后第204天(气温缺失)
死后第247天(气温缺失)
第二章不同尸体现场的案例尸体变化与死后经过时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