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内容】
本论著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文学与网络亚文化之中,以女性粉丝社群的相关活动为基础衍生出的一系列文化生产行为及其成果。论著以原创概念“虚拟性性征”(virtue sexuality)为切入点,尝试捕捉与呈现“罗曼蒂克爱情”这个概念在网络时代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变形与转向。所谓“虚拟性性征”,指的就是某种以虚拟化身(avatar)为中介展开的,以另一个虚拟化身或虚拟实在为对象的性行为、性取向或性状态。在此基础之上,论著援引并阐释了来自网络文学、偶像粉丝文化及二次元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网络民族志和学术研究成果,证明了“虚拟性性征”在上述亚文化社群内部的主导地位。这些亚文化社群的参与者们沿着不同的路径,借助某种全新的身体想象绕开了亲密关系之中的性别二元对立。她们所体验到的,正是罗曼蒂克的赛博格形态,或者说,“罗曼蒂克2.0”。本研究对网络“女性向”亚文化空间生命经验的开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都将具有开拓性的价值。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立场与研究方法
三、篇章结构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情为何物:从"romance"到"coupling"
一、"罗曼蒂克1.0"发展简史
二、"罗曼蒂克2.0"的边界与前置动作
三、"亲密关系实验场"与浪漫爱情的"版本更新8志"
第二章何处问情:媒介变革时代的"数字劳动"与"女性向"文化消费
一、中国互联网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粉丝产消者"的"数据劳动"和"参与式劳动"
三、"罗曼蒂克2.0"中的性别维度
第三章"女性向"网络文学:成为虚拟化身
一、女频言情小说
二、女频小说
三、"女性向"网络同人小说
第四章"女性向"网络亚文化:人机协同演化
一、偶像粉丝文化
二、二次元文化与电子游戏
三、由"虚拟性性征"引发的圈层互渗
结语玩VR游戏的堂吉诃德与赛博代糖三角贸易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