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3 计算机网络能
1.1.4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1.1.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2 计算机网络的能
1.2.1 计算机网络的能指标
1.2.1计算机网络的非能指标
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概念
1.3.2 OSI参考模型
1.3.3 TCP/IP参考模型
1.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3.5 本书使用的参考模型
1.4 网络实例
1.4.1 因特网
1.4.2 移动电话网络
1.4.3 无线局域网:802.11
1.4.4 RFID和传感器网络
本章小结
第2章 应用层
2.1 网络应用模型
2.1.1 客户/服务器模型
2.1.2 P2P模型
2.2 标准客户/服务器应用举例
2.2.1 DNS
2.2.2 FTP
2.2.3 万维网和
2.2.4 EMAIL
2.2.5 TELNET
2.3 P2P应用举例
2.3.1P2P文件分发
2.3.2在P2P区域中搜索信息
2.3.3案例学itTorrent
2.4 实验
在这里设计1-2个应用于应用层的实验。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输层
3.1传输层概述
3.1.1 传输能及提供的服务
3.1.2 应程、传输层接口与套接字
3.1.3 传输层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3.1.4 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3.2 UDP
3.2.1 用户数据报概述
3.2.2 UDP服务
3.2.3 UDP应用
3.3 TCP
3.3.1 传输控制协议概述
3.3.2 TCP服务模型
3.3.3 TCP段的头
3.3.4 TCP连接管理括建立和释放)
3.3.5 TCP中的窗口
3.3.6 可靠传输
3.3.7 流量控制
3.3.8 TCP拥塞控制
3.4 套接字接口编程
3.5 实验
在这里设计1-2个应用于传输层的实验。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概述
4.1.1网络能
4.1.2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4.1.3 网络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2 网际协议
4.2.1 IP概述
4.2.2 IPv4的基本内容
4.2.3 IPv4地址
4.2.4 ARP和RARP
4.2.5 ICMP
4.2.6 IP多播与IGMP协议
4.3路由选择算法与分组交付
4.3.1分组交付和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4.3.2 路由表的建立、更新与路由选择协议
4.3.3 路由信息协议RIP
4.3.4 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4.3.5 外部网关协议BGP
4.3.6 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技术
4.4 移动IP
4.4.1 移动IP的基本概念
4.4.2 移动IP的设计目标和主要特征
4.4.3 移动IPv4的通信过程
4.5 IPv6
4.5.1 IPv6 数据报
4.5.2 IPv6的地址空间
4.5.3 IPv6地址配置技术
4.5.4 从 IPv4过渡到IPv6
4.6 实验
1、介绍一下路由器
2、然后在这里设计1-2个应用于网络层的实验。(比如路由器的配置,子网划分等)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链路层
5.1 数据链路能
5.1.1 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5.1.2 链路管理
5.1.3 帧定界、帧同步与透明传输
5.2 组帧
5.2.1 字符法
5.2.2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5.2.3 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5.2.4 违规编码法
5.3 差错控制
5.3.1 奇偶校验
5.3.2循环冗余检测
5.3.2 海明码
5.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5.4.1 流量控制
5.4.2 可靠传输机制
5.5 介质访问控制
5.5.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5.5.2 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5.5.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5.6 实验
1、介绍交换器,交换机的种类等。
2、在这里设计1-2个应用于数据链路层的实验。(比如交换机的基本设置等)
本章小结
第6章 物理层
6.1 通信基础
6.1.1 基本概念
6.1.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6.1.3 数据编码技术
6.1.4 数据交换
6.1.5 多路复用技术
6.2 物理层的传输介质
6.2.1 有线传输介质
6.2.2 无线传输介质
6.2.3 物理层接口的特
6.3 物理层设备
6.3.1 中继器
6.3.2 集线器
6.4 实验
双绞线RL-45连接头的制作。
本章小结
第7章 局域网和广域网——有线网络
7.1 局域网实例分析
7.2 以太网协议
7.2.1 IEEE 802参考模型
7.2.2 标准以太网
7.2.3 快速以太网(100 Mbps)
7.2.4 千兆以太网
7.2.5 万兆以太网
7.2.6 虚拟局域网
7.3 广域网
7.3.1广域网实例分析
7.3.2 PPP
7.3.3 HDLC
7.3.4 ATM
7.3.5 VPN技术
7.3.6 ADSL
7.4 局域网互联与网桥的基本工作原理
7.4.1 局域网互联的基本概念
7.4.2 网桥的层次结构
7.4.3 网桥的路由选择策略
7.5 实验
利用本章知识设计实验,如搭建虚拟局域网等。
本章小结
第8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
8.1无线局域网
8.1.1 802.11体系结构和协议栈
8.1.2 802.11物理层
8.1.3 802.11 MAC子层协议
8.1.4 802.11帧结构
8.1.5 无线局域网应用举例
8.2宽带无线
8.2.1 802.16 与802.11和3G的比较
8.2.2 802.16体系结构与协议栈
8.2.3 802.16物理层
8.2.4 802.16的MAC子层协议
8.2.5 802.16帧结构
8.3蓝牙
8.3.1 蓝牙体系结构
8.3.2 蓝牙应用
8.3.3 蓝牙协议栈
8.3.4 蓝牙无线电层
8.3.5 蓝牙链路层
8.3.6 蓝牙帧结构
8.4移动自组织网络
8.4.1移动自组织网络概述
8.4.2 Ad Hoc网络特点
8.4.3自组织网络应用领域
8.5移动通信
8.5.1代移动通信(1G)
8.5.2代移动通信(2G)
8.5.3第三代移动通信(3G)
8.5.4 第四代移动通信(4G)
8.6 实验
利用本章知识设计实验,如搭建无线局域网等。
本章小结
第9章 网络
9.1网络概述
9.1.1网络定义
9.1.2网络面临的威胁
9.1.3网络的特征
9.1.4网络体系结构
9.2加密技术
9.2.1加密技术概述
9.2.2 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技术
9.2.3加密软件介绍
9.3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技术
9.3.1计算机病毒定义及特征
9.3.2计算机病毒分类
9.3.3病毒防范技术
9.4防火墙技术
9.4.1防火墙概述
9.4.2防火墙体系结构
9.4.3防火墙发展趋势
9.5 实验
杀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