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1.本书是“葛兆光讲义系列”的一种,是葛兆光教授打磨多年的“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讲义;

2.本书“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讲到亚洲史研究的学术史,再到研究东部亚洲史的意义,以及如何研究东部亚洲史;

3.本书每一单元以一个问题开始,以讨论和建议阅读书目结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作者在讲授自己的研究心得的同时,可以引导读者进一步去思考。

"
【作者】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学系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2014)等。
【内容】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目录】
“葛兆光讲义系列”·说明
自序
开场白“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要旨
第一单元亚洲史/东部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第一讲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引言: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区域、角度和影响
一、“元寇/蒙古袭来”的前前后后
二、“蒙古袭来”及其对东北亚诸国的直接冲击
三、“元寇”事件的历史意义:世界史的开端?
第二讲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引言:不要画地为牢:把中国放进亚洲
一、“亚洲”或“东部亚洲”,凭什么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所谓亚洲或东部亚洲海域:它与欧洲的不同历史与文明
三、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几个故事
四、超越国境:交错与纠缠的区域史
第三讲亚洲/东部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学的变化趋势
一、仍然是历史、考古与语言:亚洲史研究在中国
二、物品:物质文化史的途径
三、人物:族群与文化融合的历史
四、书籍:图书中的亚洲史
五、事件:涉及亚洲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研究
【讨论:文献、历史和语言】
【建议阅读论著】
第二单元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学术史?亚洲研究与日本东洋学的兴起】
第一讲从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到亚洲史研究
引言:趋向现代:明治以来的东洋学
一、何为东洋?明治、大正时代日本对中国周边之研究
二、“与欧人争胜”:欧洲东方学之刺激
三、“有如国土”
明治、大正时代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学术取向之关系
四、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日本学者
五、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诸领域所受日本之影响
第二讲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中国海及东南亚研究
引言:关于环南海或东南亚的历史研究
一、东西学术目前的“南海”
二、法国东方学家的南海研究
以费琅、马司帛罗和伯希和为例
三、日本东洋学家的南海研究
以藤田丰八和石田干之助两部著作为中心
四、东西学术影响下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界
以冯承钧为例
五、“南海”:历史课题与政治问题
六、有关南海的历史文献,以及《塞尔登地图》
【讨论:通向亚洲史或东部亚洲史的途径】
【建议阅读论著】
第三单元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十五世纪以后的东部亚洲海域史
【问题:为什么十五世纪之后,要谈论“东部亚洲海域”?】
第一讲蒙古时代以后
东部亚洲海域史的一个关键时代(1368—1420)
引言:历史的“关键时期”
一、妥协:亚洲东部局势的暂时稳定(1368—1405)
二、对峙:东部亚洲国际秩序的一段曲折(1403—1419)
三、冲突:“应永外寇”或“己亥东征”(1419)
四、再平衡:朝鲜通信使出使日本(1419—1420年及以后)
五、小结: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