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商品详情】

读者对象:诗歌爱好者

相关推荐:

小川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与向慕,执着地追问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的问题,是近年值得关注的文学收获。

——著名评论家、文学博士李建军

刘小川带着这个时代的所有焦虑、不安和诸多的喜悦,来和古人今人对话。这种古今碰撞是了不起的,所谓的时代高度,也就是如此。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

编辑推荐:

1.传记文学畅销书作家刘小川写给文学爱好者的白居易诗传。

2.品读乐天的人生沉浮、赏读名作的绝妙意境。

3.白诗的可贵之处在于敢于评论世事,具有讽喻精神,在民间流传很广,所以在唐朝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景象。

内容简介: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唐朝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以讽刺诗和抒情诗为主。本书分“乐天小传”和“乐天的诗”两部分。著名传记畅销书作家刘小川,生动地记述了白居易仕途的沉浮与处世心态的变化,从出仕青云得意到晚年贬谪江州,从“为民请命”“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本书传记搭配诗文,将文人与作品联结于一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妙意蕴,提升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

刘小川,四川省眉山市人,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品中国文人》(全六卷)、《品西方文人》(三卷)、《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先贤与中国》、《苏东坡》、《苏轼,叙述一种》、《婉约圣手•秦观传》、《汉刘邦》、《汪精卫》、《苏曼殊》、《李清照》、《李煜》。曾获多项文学大奖。被誉为中国传记文学的革新者,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普及人。

目录:

乐天小传 

乐天的诗 

暮江吟 

钱塘湖春行 

赋得古原草送别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长安早春旅怀 

邯郸冬至夜思家 

寄湘灵 

冬至夜怀湘灵 

长恨歌 

观刈麦 

病假中南亭闲望 

盩厔县北楼望山 

赠内 

新乐府五十首(十首) 

海漫漫 

上阳白发人 

新丰折臂翁 

太行路 

道州民 

红线毯 

杜陵叟 

卖炭翁 

秦吉了 

采诗官 

秦中吟十首(五首) 

重赋 

伤宅 

伤友 

轻肥 

买花 

司马宅 

访陶公旧宅•并序 

琵琶行•并序 

问刘十九 

夜雪 

夜雨 

大林寺桃花 

感情 

招东邻 

南湖早春 

李白墓 

题岳阳楼 

过昭君村 

东坡种花二首 

其一 

其二 

步东坡 

得袁相书 

舟中读元九诗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忆江南 

其一 

其二 

其三 

代卖薪女赠诸妓 

别州民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秋房夜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别柳枝

 

试读:

 

杜甫去世后两年,白居易出生了。和杜甫一样,白居易也是河南人,父亲也做过县令。杜甫中年遭遇安禄山之乱,白居易早年碰上李希烈之乱,个人命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李希烈属地方军阀,割据河南十郡,并不足以为祸全国。不过,他在中原兴兵割据,说明李唐王朝对国家的控制力减弱了。胡人造反、吐蕃进犯、军阀作乱,三种不稳定因素,加上朝廷宿命般的内耗,导致唐帝国走向衰败。从衰败到灭亡,历时一百多年,这疾病缠身的巨人,咽气也不容易。

白居易活了七十五岁,贯穿中唐始终。他死后,为他写墓志的李商隐,则已被称为晚唐诗人。他生前曾与元稹齐名,称“元白”,元在前白在后。元稹死后,白居易又和刘禹锡齐名,称“刘白”。二人齐名的风气,可能盛于此时,一直波及宋代文坛。

元稹与白居易为同科进士,才高,自负,名气大。他的名声却来自他的风流韵事:一介穷书生,将花容月貌的贵族少女给吸引住了。由于门第悬殊,爱情颇费折腾,他把这件事写成小说《莺莺传》,当时叫传奇。作者化名张生,与贵族少女崔莺莺在普救寺爱得死去活来,其中有一段佳人翻墙过来幽会的描写,可谓惊心动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元朝戏剧家王实甫将其演绎成杂剧《西厢记》,而曹雪芹用贾宝玉的口吻赞叹:真是好文章。男欢女爱推到极致,当然是好文章。我记得《西厢记》中有这类句子:“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这已经是性爱描写了,但读上去并无“黄兮兮”的感觉,倒是佳人情态婉转动人,类似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元稹和贵族少女,由于种种变故,未能花好月圆。《莺莺传》却影响极大。礼教下的男女爱情故事,谁不爱看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