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受教育权学说与判例研究》

作者:申素平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ISBN:9787519131548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保护是教育法制建设的核心目的和终极取向。随着教育环境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演进,受教育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调整,对于受教育权这一教育法学领域的核心概念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教育法制建设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受教育权学说与判例研究》一书从受教育权的历史发展、内涵演变、法律保障、制度保障、法律救济等方面,对受教育权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司法实务中的典型判例,对相关内容进行阐释,从理论研究、司法实践、教育实践等多个层面对受教育权做了全面、深入、与时俱进的阐释,对深化有关受教育权的理论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申素平,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te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bu政策法规司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主任,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主任,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0年获教育bu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主要从事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著有《从法制到法治——教育法治建设之路》《高等学校的公法人地位研究》等专著,译著《受教育人权》《美国教育法》等,在《教育研究》等quan威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

内容介绍

《受教育权学说与判例研究》一书围绕受教育权这一主题,从受教育权的概念、构成与发展,受教育权的性质和内容,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的立法和行政保障,受教育权的救济制度,以及学校制度与受教育权保障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有关受教育权的理论问题、法律问题及实践问题。本书对受教育权的概念内涵、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对受教育权与学习权、平等权、自由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等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辨析,对受教育权的给付主体、保障制度、救济制度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判例,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对相关学理内容进行了阐释。

目录

第一章 受教育权概述 ………………………………………………… ( 1 ) 

一、 受教育权的概念、 构成和发展 ……………………………… ( 1 ) 

二、 受教育权与相关权利 ………………………………………… (12) 

三、 典型判例研究 ………………………………………………… (29) 

第二章 受教育权的性质和内容 ……………………………………… (44) 

一、 作为国际人权的受教育权 …………………………………… (44) 

二、 作为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 …………………………………… (54) 

三、 作为一般权利的受教育权 …………………………………… (79) 

四、 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 ………………………………………… (91) 

五、 典型判例研究………………………………………………… (102) 

第三章 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 (113) 

一、 受教育权与国家……………………………………………… (113) 

二、 受教育权与父母……………………………………………… (121) 

三、 受教育权与学校……………………………………………… (126) 

四、 受教育权与教师……………………………………………… (131) 

五、 典型判例研究………………………………………………… (138) 

第四章 受教育权的立法和行政保障………………………………… (157) 

一、 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 (157) 

二、 受教育权的行政保障………………………………………… (183) 

三、 受教育权的特殊行政保障…………………………………… (194) 

四、 典型判例研究………………………………………………… (204) 

第五章 学校制度与受教育权的保障………………………………… (217) 

一、 学生权利主体地位及其与学校的法律关系: 特别权力关系 

理论的视角…………………………………………………… (217) 

二、 校规之治与学生权利保护…………………………………… (226) 

三、 学生受教育权制度保障: 以纪律处分为例………………… (237) 

四、 典型判例研究………………………………………………… (245) 

第六章 受教育权的救济制度………………………………………… (269) 

一、 受教育权的救济制度概述…………………………………… (269) 

二、 受教育权的行政救济………………………………………… (275) 

三、 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 (287) 

四、 受教育权的其他救济………………………………………… (302) 

五、 典型判例研究………………………………………………… (312) 

参考文献………………………………………………………………… (32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