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内容】
本书系统阐述了针灸治疗失眠的内涵。在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中,从病因病机,脏腑、经络辨证等方面进行梳理及总结,同时概述了西医学中失眠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流程。在针灸临床方面,归纳了基于辨证、辨经的失眠诊治规律与疗效特点。机制方面,从神经递质、免疫、神经内分泌、抗氧化损伤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儿童、孕妇、围绝经期女性、常见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概述相应的失眠防治经验,并总结失眠人群的日常管理与护理措施。
本书适合针灸、中医临床医务人员、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阅读使用,也可供中医学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参阅。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概念1
第二节病因1
第三节分类2
第四节流行病学3
第二章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5
第一节定义5
第二节病因病机6
一、病因6
二、病机8
第三节失眠与五脏的关系9
一、失眠病位在心9
二、失眠与肝胆相关9
三、失眠与脾胃相关10
四、失眠与肾相关11
五、失眠与肺相关11
第四节脏腑辨证12
一、肝火扰心证12
二、痰热扰心证12
三、心脾两虚证12
四、心肾不交证13
五、心胆气虚证13
六、肾阳虚证13
第五节经络辨证13
一、督脉13
二、任脉14
三、阴阳跷脉14
四、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14
五、足太阳膀胱经15
第三章西医学对失眠的认识16
第一节发病机制16
一、睡眠的分期、结构16
二、睡眠与觉醒的关系17
三、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基础17
四、调节觉醒与睡眠的内源性物质20
五、失眠的诱因20
六、病理机制21
第二节诊治流程24
一、诊断标准24
二、特殊类型失眠特征26
三、鉴别诊断27
四、睡眠评估技术28
五、常规治疗30
第四章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34
第一节针灸治疗失眠的古代经验34
第二节针灸治疗失眠的现代经验38
第五章针灸治疗失眠的规律与疗效特点53
第一节辨证论治54
一、心肾不交54
二、心脾两虚55
三、肝火扰心56
四、痰热扰心57
五、肾阳虚57
六、心胆气虚58
第二节辨经论治59
一、督脉59
二、任脉60
三、阴阳跷脉61
四、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62
五、足太阳膀胱经62
第三节特定部位针灸63
一、耳针63
二、头针65
三、眼针67
第六章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69
第一节针灸对神经递质的影响69
一、针灸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69
二、针灸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71
三、针灸对胆碱类神经递质的影响72
四、针灸对肽类神经递质的影响73
五、针灸对其他类神经递质的影响74
第二节针灸对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75
第三节针灸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76
一、针灸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影响77
二、针灸对吲哚类激素的影响78
第四节针灸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78
第五节针灸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79
第六节针灸对即刻早期基因的影响80
第七章特殊人群失眠的防治81
第一节儿童81
第二节孕妇82
第三节围绝经期女性83
第四节老年人84
第五节慢阻肺患者85
第六节高血压患者86
第七节倒班人员87
第八章失眠的日常管理与护理89
一、养生指导89
二、按摩推拿89
三、针灸护理90
四、心理护理90
五、饮食指导90
六、小剂量维生素91
参考文献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