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本书从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和生态圈赋能出发,从互联网科技赋能、金融赋能、全球资源整合赋能三个独特视角,详细阐述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指出“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产融结合模式是未来变革的大势所趋。 作者分析了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产业互联网赋能产业生态圈,促进供应链与产业链整合升级发展,实现数字平台化转型与产融结合。 沈亦文是全球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本书融入了他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实战性强,适合正在思考未来如何更好发展的企业管理者以及供应链领域、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阅读和使用。
【内容】
中国互联网发展正从消费互联网阶段转向产业互联网阶段。本书从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和生态圈赋能出发,从互联网科技赋能、金融赋能、全球资源整合赋能三个独特视角,详细阐述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指出“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产融结合模式是未来变革的大势所趋。作者分析了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产业互联网赋能产业生态圈,促进供应链与产业链整合升级发展,实现数字平台化转型与产融结合。沈亦文是全球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本书融入了他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实战性强,适合正在思考未来如何更好发展的企业管理者以及供应链领域、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阅读和使用。
【目录】
前言 从“互联网+”到“产业链+”:企业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一部分
产业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与生态圈赋能
第1章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 2
1.1 产业互联网的三个发展阶段/ 3
1.2 产业互联网时代供应链管理的四个认知误区/ 7
1.3 产业互联网时代供应链管理的四个新思维/ 16
第2章 核心企业驱动的产业生态圈赋能体系/ 23
2.1 核心企业主导的N+1+N生态圈模型/ 24
2.2 谁能够成为核心企业/ 26
第二部分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道
第3章 如何搭建产业互联网的多元化赋能体系与全新商业模型/ 38
3.1 多元化赋能体系与多形态订单流模型/ 38
3.2 核心企业的软三元优势/ 49
3.3 案例分析:H化纤网/ 54
第4章 “黑寡妇”思维与全产业链布局的陷阱/ 59
4.1 不要做上下游通吃的“黑寡妇”/ 59
4.2 全产业链布局的陷阱/ 65
4.3 管不住一头猪吗/ 72
第5章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74
5.1 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是战略转型/ 74
5.2 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 81
第三部分
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融结合
第6章 重新定义供应链金融/ 94
6.1 从未被满足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95
6.2 重新认识供应链金融/ 98
第7章 没有供应链管理,就不会有供应链金融/ 119
7.1 核心企业的生态圈强势控制力/ 120
7.2 核心企业的魔咒还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魔咒/ 126
第8章 数据是第一生产力/ 129
8.1 产业互联网交易数据的量化分析能力/ 129
8.2 功能强大的DaaS大数据管理平台/ 135
8.3 全新的供应链金融风控模式/ 140
第9章 从封闭到开放的金融生态圈/ 144
9.1 封闭还是开放,这从来都不应该是个问题/ 144
9.2 核心企业主导的大资管金融生态圈/ 147
9.3 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实现从封闭到开放/ 152
9.4 从金融专家到产业专家,一个全新的投贷联动模式/ 158
第10章 如何搭建强大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圈赋能系统/ 165
10.1 三流合一的产业生态圈赋能系统/ 165
10.2 从电子商城到产业生态圈赋能系统/ 171
10.3 从内部化管理驱动模式转变为外部化赋能驱动模式/ 176
10.4 小核心、大应用、外部化赋能驱动模型/ 181
第11章 搭建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产融结合双生态圈系统/ 184
11.1 核心企业驱动的双生态圈系统/ 184
11.2 三大鲜明特征/ 187
11.3 三个层次的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体系/ 194
11.4 三大核心价值体系/ 197
11.5 既是创建全新的商业模型,更是DNA的变革/ 200
第四部分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全球产业链布局与境内外资金联动
第12章 全球产业链布局与全球金融资源整合/ 206
12.1 金融与税收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207
12.2 两点贸易转变为三点贸易/ 212
12.3 选择适合自己的银行/ 218
第13章 全球双总部模型与境内外联动的产融结合体系/ 224
13.1 从三点贸易到境内外联动+产融结合的双总部模型/ 225
13.2 从传统财务部到产融集团/ 230
结语 融合互联网科技与金融资本的时代/ 2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