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艾伦·梅恩(Alan Mayne),研究贫民窟历史的重要权威,英国莱斯特大学城市历史中心的客座教授,南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授。他1993年出版的作品《想象中的贫民窟:三个城市新闻报道中的陈述(1870—1914)》(The Imagined Slum: Newspaper Representation in Three Cities, 1870–1914)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贫民窟问题的广泛关注。
【内容】
当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这些城市居民中却有10亿居住在固有的条件较差的社区——被定性为“贫民窟”的地方。贫民窟经常被视为社会中的衰弱甚至危险现象。然而,实际上,经常出错的却是公共政策,而不是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在这本全面详尽的关于全球贫民窟历史的研究著作中,作者艾伦·梅恩(Alan Mayne)探索了“贫民窟”这个词的演变和意味,从其19世纪初在伦敦的起源,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即将开幕时被用于对当地贫民居住区的诋毁。梅恩展示了“贫民窟”这个词如何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被广泛地用于谴责和贬低穷人的居住区,以至于使解决贫民社区问题的议题现在与这个词的本质不可分割的。他的研究超越了变态、社会解体、惰性和退化的环境等成见,探索了近两个世纪贫穷和边缘化的居民区的空间凝聚性、社区集体感和有效的社会组织。
【目录】

第一章“贫民窟”与“走访贫民窟”
第二章排斥的吸引力
第三章对贫民窟的战争
第四章贫民窟的东方化
第五章后殖民时代的新贫民窟
第六章他们眼中的“小宫殿”
第七章建设新社区?
第八章影子城市
结束语
注释
参考资料
【媒体评论】
全球范围内约有10亿人生活在我们称为贫民窟的影子城市。梅恩从社会历史角度追溯了人们对贫民窟看法的转变。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把它们看作迷宫或漩涡——“颠倒混乱”的异域。如今,它们更多地被视为具有改造空间的地方。不过,开发商对贫民窟的战争一刻都未曾停过。梅恩的观点很难反驳: “我们造出‘贫民窟’这个词是为了自我解释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丑陋特征、逻辑不协调和社会不平等。” —— 《自然》杂志 作为一位睿智的观察家和研究印度、南非贫困问题的历史学者,梅恩揭示了城市边缘化的隐藏面目。他试图区分贫民窟的代表性和更复杂的现实:前者是受改善贫民窟愿望的启发,后者是居民在贫民窟环境中表现出的适应性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改善生活条件不再意味着考虑其他人的生活,而是与他们一起。梅恩的这本书与大卫·哈维、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迈克·戴维斯以及亨利·列斐伏尔等人的著作一脉相承,阐明了城市空间中社会不平等的演变。 —— 《美国社会学期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