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内容】
普通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基本特征、特性和基础知识的学科。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昆虫形态学、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系统学和昆虫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融合了近期新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新颖,概念清晰准确,文字流畅简练。书中还附有200余幅精致插图和200多篇重要文献,对于读者阅读理解、拓宽知识面、了解近期新研究进展都大有裨益。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和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类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零章绪论1
第一节普通昆虫学的定义和内容1
第二节昆虫纲的基本特征1
第三节昆虫与其他六足动物的区别2
第四节昆虫的多样性3
第五节昆虫的重要性5
第六节昆虫对人类文明的影响9
第一篇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一章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13
第一节昆虫的体型、体形、体向和体色13
第二节昆虫的体躯14
第三节昆虫的附肢17
第二章昆虫的头部18
第一节头部的分节18
第二节头部的基本构造18
第三节触角21
第四节复眼与单眼23
第五节口器25
第六节颈部35
第三章昆虫的胸部36
第一节胸节36
第二节胸足39
第三节翅42
第四章昆虫的腹部54
第一节腹部分节与分段54
第二节外生殖器55
第三节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58
第二篇昆虫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学
第五章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63
第一节血腔和血窦63
第二节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63
第六章昆虫的体壁和内骨骼65
第一节体壁的结构与功能65
第二节表皮的化学成分67
第三节昆虫的脱皮过程69
第四节昆虫体壁的通透性71
第五节昆虫体壁的色彩72
第六节昆虫的内骨骼72
第七章昆虫的感觉器官75
第一节昆虫的感器75
第二节昆虫的感觉器官77
第八章昆虫的肌肉系统87
第一节昆虫肌肉的结构87
笫二节昆虫肌肉的主要类型89
第三节昆虫肌肉的收缩机制及调控89
第四节昆虫肌肉的力量91
第九章昆虫的消化系统93
第一节消化道的构造和功能93
第二节唾腺97
第三节消化道的变异98
第四节消化与吸收100
第十章昆虫的循环系统106
第一节循环系统的构造106
第二节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108
第三节心脏搏动与血液循环114
第十一章昆虫的排泄系统116
第一节马氏管及其排泄作用116
第二节脂肪体及其排泄作用119
第三节体壁的排泄作用119
第四节围心细胞及其排泄作用120
第五节中肠的排泄作用120
第十二章昆虫的气管系统121
第一节气管系统的构造121
第二节昆虫的呼吸方式126
第三节气管系统的呼吸机制127
第十三章昆虫的神经系统129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129
笫二节中枢神经系统131
第三节交感神经系统133
第四节周缘神经系统134
第五节神经传导机制134
第六节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136
第十四章昆虫的生殖系统138
第一节雌性内生殖器138
第二节雄性内生殖器141
第十五章昆虫的内分泌器官与激素143
第一节昆虫的内分泌器官143
第二节昆虫的激素144
第三节激素的作用过程147
第四节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调节147
第十六章昆虫的外分泌腺体与信息素149
第一节昆虫的外分泌腺体149
第二节昆虫信息素的种类及特点149
第三篇昆虫生物学
第十七章昆虫的生殖方法155
第一节性别决定155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方法156
第十八章昆虫的胚前发育160
第一节配子的形成160
第二节卵的基本结构和外部形态161
第三节精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163
第四节昆虫的授精、受精与产卵164
第十九章昆虫的胚胎发育166
第一节卵裂的方式166
第二节胚胎发育的过程166
第二十章昆虫的胚后发育173
第一节肛后发育的过程173
第二节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176
第三节昆虫幼虫的类型179
第四节昆虫蛹的类型181
第五节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182
第二十一章昆虫的生活史184
第一节昆虫的生命周期184
第二节昆虫的生活史184
第二十二章昆虫的习性与行为190
第一节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190
第二节昆虫的食性与觅食行为190
第三节昆虫的趋性192
第四节昆虫的群集与迁移193
第五节昆虫的防御行为194
第六节昆虫的通讯202
第七节昆虫的生殖行为207
第八节昆虫的社会行为209
第九节昆虫的学习与记忆211
第四篇昆虫系统学
第二十三章昆虫系统学的基本原理215
第一节昆虫系统学概述215
第二节分类特征216
第三节命名法216
第四节分类检索表218
第二十四章昆虫纲的分类系统220
第一节石蛹目和衣鱼目220
第二节有翅类220
第二十五章昆虫纲的分类223
第一节石蛹目Archaeognatha223
第二节衣鱼目Zygentoma224
第三节蜉蝣目Ephemeroptera224
第四节蜻蜓目Odonata225
第五节祯翅目Plecoptera227
第六节等翅目Isoptera228
第七节蜚蠊目Blattodea232
第八节螳螂目Mantodea232
第九节蛩蠊目Grylloblattodea233
第十节螳*目Mantophasmatodea234
第十一节*目Phasmatoptera235
第十二节纺足目Embioptera236
第十三节直翅目Orthoptera237
第十四节革翅目Dermaptera241
第十五节缺翅目Zoraptera241
第十六节啮虫目Psocoptera242
第十七节虱目Phthiraptera243
第十八节缨翅目Thysanoptera244
第十九节半翅目Hemiptera247
第二十节脉翅目Neuroptera261
第二十一节广翅目Megaloptera263
第二十二节蛇蛉目Raphidioptera264
第二十三节鞘翅目Coleoptera265
第二十四节捻翅目Strepsiptera280
第二十五节双翅目Diptera281
第二十六节长翅目Mecoptera292
第二十七节蚤目Siphonaptera293
第二十八节毛翅目Trichoptera294
第二十九节鳞翅目Lepidoptera295
第三十节膜翅目Hymenoptera308
第五篇昆虫生态学
第二十六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327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327
第二节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328
第三节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333
笫四节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335
第五节昆虫的地理分布336
第二十七章昆虫种群生态学339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与结构339
第二节种群的空间分布型339
第三节昆虫种群的数量动态340
第四节昆虫生命表341
第五节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341
第六节昆虫种群系统342
第二十八章昆虫群落生态学343
第一节群落的特征与结构343
第二节群落的演替344
第三节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和相似性344
第四节生态位与竞争排斥原理345
第二十九章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347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347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功能348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类型348
第四节农业生态系统348
主要参考文献3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