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内容】
科勒帕蒂编著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欧洲近期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专著,介绍了简易和复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了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弹性性能、化学性能、干缩、徐变、热学性能、颗粒粒径分布等参数及其相关数学模型,并依据这些数学模型进行配合比设计,以确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三部分:原理篇、模型篇和实例篇,内容丰富、方法新颖、专业性较强。本书既可以作为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建筑承包商、混凝土生产商的工具书,又可以用作高校教师、学生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以作为混凝土专家、学者的科研用书。
【目录】
主要符号
第一篇 原理
第1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和方法
1.1 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2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1.2.1 简易配合比设计
1.2.2 复杂配合比设计
第二篇 模型
第2章 流变性能
2.1 混凝土的工作性
2.2 几种典型混凝土结构的推荐骨料优选粒径
2.3 混凝土拌合物浇注时的工作性与结构类型的关系
2.4 混凝土搅拌后的工作性
2.5 拌合用水量与骨料优选粒径和搅拌后工作性的关系
2.5.1 骨料的含水率
2.5.2 骨料含水率对拌合用水量的影响
2.5.3 以工作性检验拌合用水量
2.5.4 化学外加剂对拌合用水量的影响
2.6 骨料优选粒径对混凝土内空气体积的影响
2.7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7.1 用于泵送混凝土的砂子的颗粒粒径特征
2.7.2 如何确定泵送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的搭配
第3章 力学性能
3.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2 水泥的欧洲标准
3.3 强度与其他参数的简化关系
3.3.1 强度等级3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3.3.2 强度等级4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3.3.3 强度等级5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3.3.4 强度等级3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
3.3.5 强度等级4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
3.3.6 强度等级5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
3.4 如何改进fc和w/c的的关系
3.4.1 如何改进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关系
3.4.2 20℃以外fc和w/c的关系
3.4.3 如何修正含气量对预测强度的影响
3.4.4 如何评价促凝剂或缓凝剂对fc与w/c关系的影响
3.4.5 如何考虑轻骨料对fc与w/c关系的影响
3.5 混凝土的特征强度fck
3.5.1 以准则1评价fck
3.5.2 以准则2评价fck
3.6 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
第4章 弹性性能
4.1 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4.2 E与fmc的近似关系式
第5章 耐久性能
5.1 混凝土的耐久性
5.2 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5.3 暴露等级
5.3.1 暴露等级XC:碳化引起的腐蚀
5.3.2 暴露等级XD:除海水外的氯化物侵蚀
5.3.3 暴露等级XS:海水中氯化物对钢筋的腐蚀
5.3.4 暴露等级XF:冻融循环引起的损伤
5.3.5 暴露等级XA:天然土壤中的混凝土
5.3.6 暴露等级XA:与侵蚀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
第6章 缩性能
6.1 混凝土的干缩
6.2 干燥时间对收缩的影响
6.3 环境湿度对收缩的影响
6.4 虚拟厚度对收缩的影响
6.5 配筋对收缩的影响
6.6 骨料弹性模量对收缩的影响
6.7 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结构的干缩
6.8 根据干缩预测模型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6.9 根据干缩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第7章 徐变性能
7.1 由收缩、弹性应变和徐变引起的变形
7.2 徐变的估算
7.3 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徐变的影响
7.4 养护龄期和水泥强度等级对徐变的影响
7.5 混凝土材料组成对徐变的影响
7.6 混凝土结构厚度对徐变的影响
7.7 持荷时间对徐变的影响
7.8 骨料弹性模量对徐变的影响
7.9 如何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和材料特性估算徐变
7.9.1 瞬时弹性应变Ee17的确定
7.9.2 干缩S的确定
7.9.3 徐变C的确定
7.9.4 总变形Etot的确定
7.10 根据徐变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8章 热学性能
8.1 热膨胀系数
8.2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8.3 混凝土的热扩散系数
8.4 混凝土的比热
8.5 水泥的水化热
8.6 搅拌时混凝土的温度
8.7 混凝土浇注后的温度及温度梯度
8.7.1 温度梯度与开裂风险
8.7.2 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优选温度
8.8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
8.8.1 混凝土蒸养强度与20℃下28d抗压强度的关系
8.8.2 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影响
第9章 骨料的颗粒粒径分布
9.1 颗粒粒径分布
9.2 混凝土中固体颗粒的理想颗粒粒径分布
9.3 骨料的颗粒粒径分布
9.3.1 Dmax对Fiiller曲线的影响
9.3.2 水泥用量对Bolomey等式的影响
9.4 骨料的理想颗粒粒径分布与很好颗粒粒径分布
9.4.1 图像法
9.4.2 数值法
第三篇 实例
第10章 实 例
10.1 实例1:普通混凝土
10.1.1 不掺用高效减水剂
10.1.2 掺用高效减水剂
10.1.3 对比
10.2 实例2:考虑抗折强度
10.3 实例3:考虑耐久性要求
10.4 实例4:考虑更严酷的耐久性要求
附录 中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