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失信惩戒法律制度研究

ISBN:9787010255040 

作者:刘云亮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单价:118.00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重在规制信用秩序。构建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和基本路径。

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遵循信用理性和失信惩戒理论,选定失信惩戒的法律热点问题,探讨了失信惩戒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内容。全书以失信惩戒法治化为目标,系统研究了失信惩戒制度法治化措施、路径和内容。



【作者简介】

刘云亮,1965年生,海南定安人,汉族,法学博士。海南大学法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法学科带头人,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兼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南)自贸区反垄断委员会专家等,海南省拔尖人才。主要从事经济法学、自由贸易港法治等研究,在《社会科学》《政法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7部,撰写调研报告多份获得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分管领导批阅。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

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项,已完成省部级课题项目10 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论文获全国首届法律专业硕士论文一等奖。



【目录】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引 言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失信构成论

第一节 信用本质论

一、信用的内涵及其属性

二、信用的法律特征及其法律价值

三、信用法治理念

第二节 失信界定

一、失信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失信行为的内涵及其类型

三、失信行为的认定标准

四、失信行为的法律界定

第三节 失信归责说

一、失信归责主要理论

二、失信归责原则

三、失信责任形式

四、失信责任豁免

第二章 失信惩戒理论

第一节 失信惩戒权

一、信用起源论

二、惩戒权的缘起

三、惩戒权的法律特征

四、失信惩戒极限

第二节 失信惩戒的价值认知

一、失信惩戒的价值核心

二、失信惩戒的目的

三、失信惩戒的法律功能

第三节 失信惩戒原则

一、必惩原则

二、受惩原则

三、联惩原则

四、显惩原则

第三章 域外失信惩戒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失信惩戒法律制度

一、美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

二、美国征信制度

三、美国黑名单制度

四、小结

第二节 欧盟失信惩戒法律制度

一、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等信用法律公约协议

二、欧盟征信制度

三、欧盟黑名单制度

四、小结

第三节 英国失信惩戒法律制度

一、英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

二、英国征信制度

三、英国黑名单制度

四、小结

第四节 日本失信惩戒法律制度

一、日本社会信用法律体系

二、日本征信制度

三、日本黑名单制度

四、小结

第五节 失信惩戒制度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一、主要发达国家失信惩戒制度做法经验

二、主要发达国家失信惩戒制度存在问题

三、主要发达国家失信惩戒制度经验启示

第四章 失信惩戒实体法律制度

第一节 失信惩戒情形

一、违法行为情形

二、违约行为情形

三、违反行规行为情形

四、违反公德行为情形

五、悖逆社会行为情形

第二节 失信惩戒措施

一、失信信息公示制度

二、失信黑名单制度

三、失信触发反馈机制

第三节 失信联网惩戒

一、失信联网报警

二、社会信用体系失信联网惩戒机制

第五章 失信惩戒程序法律制度

第一节 失信惩戒模式

一、自律惩戒模式

二、行政性惩戒模式

三、市场性惩戒模式

四、社会性惩戒模式

五、互联网式惩戒模式

第二节 失信惩戒适用对象和条件

一、失信惩戒适用对象

二、失信惩戒适用条件

第三节 失信惩戒适用程序规则和保障措施

一、失信惩戒适用程序规则

二、失信惩戒程序适用保障措施

第六章 失信惩戒救济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失信人自我救济

一、失信人自我救济权

二、失信人自我救济的方式

三、失信人自我救济的困境

第二节 失信惩戒的异议程序

一、失信惩戒的异议人种类

二、失信惩戒的异议范围和受理

三、失信惩戒的异议处理

第三节 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

一、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理念

二、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程序属性

三、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效力

第四节 失信惩戒措施的解除

一、失信惩戒措施的解除情形

二、失信惩戒措施的解除条件

三、失信惩戒措施解除的程序及效力

第七章 失信惩戒后信用修复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 信用修复的适用前置制度

第二节 信用修复的程序制度

第三节 信用修复的监督制度

第四节 信用修复的配套制度

结 语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