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知識考古學》

 

作者:米歇爾.傅柯

譯者:李沅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0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3741492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x 2.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中國台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 當代思潮/哲學> 法哲學

(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米歇爾.傅柯經典作品

灣繁中版法文全新重譯

 

「不要問我我是誰,也不要叫我保持不變:這是一種身分狀態的道德規範(une morale d’état-civil);它管理著我們的文證。但願關乎書寫之時,它仍任我們自由。」--米歇爾·傅柯

 

思想界大師--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於1966年出版《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一書,提出「人之死」的論點,挑戰自十九、二十世紀以來學術界「以人為本」的理論預設而飽受各方批評,甚至引起沙特批判此書為小資產階級的後壁壘;傅柯隨後在一九六九年出版了《知識考古學》(L'archéologie du savoir),在書中提出方法論的討論,對話語的基本單元「陳述」進行分析,同時藉由這本書來回應外界早前對《詞與物》的評論或指責。

 

傅柯在《知識考古學》當中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

 

他指出,思想史試圖透過破譯文本來解讀思想的祕密運動,而「所說事物」的層面則以其自身的方式出現:它們出現的條件、它們積累和聯繫的形式、它們轉換的規則、點綴它們的不連續性。所言之物的領域就是我們所說的檔案;考古學之目的,就是對其進行分析。

 

作者簡介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

20世紀極富挑戰性和反叛性的法思想家。青年時期就學于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以後曾擔任多所大學的教職。1970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思想系統史教授,直至去世。

傅柯的大多數研究致力於考察具體的歷史,由此開掘出眾多富有衝擊力的思想主題,從而激烈地批判現代理性話語;同時,傅柯的行文風格具有鮮明的文學色彩,講究修辭,包含激情,這也是他在歐美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他的重要著作有《古典時代瘋狂史》、《臨床的誕生》、《監視與懲罰》、《詞與物》、《知識考古學》、《性史》四卷等。

 

審閱者簡介

陳逸淳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社會學博士。研究興趣廣泛,主要包括社會理論、歐陸當代思潮、藝術社會學。曾出版的譯作有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所述之言》(2012)、魯曼(Niklas Luhmann)的《大眾媒體的實在》(2006)。認為翻譯並非拾人牙慧,衷心希望學術翻譯的價值能夠更加受到制度的重視與肯定。

 

譯者簡介

李沅洳

畢業於灣中*大學法文系,巴黎第十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自由譯者。著有《二十世紀法情慾文學。從限制出版到自由出版》,譯有《什麼是政治行動》、《什麼是世界觀》、《什麼是暴力》、《學術人》、《傅柯關於性事論述的十二堂課》、展覽目錄《夢迴亞洲》(在瑞士展出)等,合譯有《波娃戀人》、《藝術的法則》等作品。

 

目錄

I. INTRODUCTION |導論

 

II. LES R?GULARIT?S DISCURSIVES |論述的規律性

I. Les unités du discours. |論述的統一體

II. Les formations discursives. |論述的形成

III. La formation des objets. |對象的形成

IV. La formation des modalités énonciatives. |陳述型態的形成

V. La formation des concepts. |概念的形成

VI. La formation des stratégies. |策略的形成

VII. Remarques et conséquences. |評註與結論

 

III. L'?NONC? ET L'ARCHIVE |陳述與檔案

I. Définir l'énoncé. |定義陳述

II. La fonction énonciative. |陳述性的功能

III. La description des énoncés. |對諸陳述的描述

IV. Rareté, extériorité, cumul. |稀缺性、外部性、累積性

V. L'a priori historique et l'archive. |歷史先驗性與檔案

 

IV. LA DESCRIPTION ARCH?OLOGIQUE |考古學的描述

I. Archéologie et histoire des idées. |考古學與觀念史

II. L'original et le régulier. |原創與常規

III. Les contradictions. |矛盾

IV. Les faits comparatifs. |比較的事實

V. Le changement et les transformations. |變遷與轉型

VI. Science et savoir. |科學與知識

 

V. CONCLUSION |結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