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四川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状况回顾 1
1.1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稳定脱贫背景 1
1.1.1 政策背景 1
1.1.2 时间背景 2
1.1.3 实践背景 4
1.2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 4
1.2.1 区域分布特征 5
1.2.2 区位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特征 5
1.3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情况 8
1.3.1 秦巴山区贫困情况 8
1.3.2 乌蒙山片区贫困情况 8
1.3.3 高原聚居区贫困情况 9
1.3.4 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贫困情况 9
1.4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稳定脱贫状况回顾 10
1.4.1 秦巴山区稳定脱贫状况回顾 10
1.4.2 乌蒙片山区稳定脱贫状况回顾 10
1.4.3 高原聚居区稳定脱贫状况回顾 11
1.4.4 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稳定脱贫状况回顾 12
第2章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稳定脱贫机制创新体系回溯 14
2.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稳定脱贫基础条件分析 14
2.1.1 政策条件分析 14
2.1.2 资金条件分析 18
2.1.3 资源条件分析
2.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保障支撑机制分析 27
2.2.1 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机制分析 27
2.2.2 社会保障支持机制分析 29
2.2.3 财政补助帮扶机制分析 30
2.2.4 政策支持机制分析 31
2.3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协同支持机制分析 31
2.3.1 省内对口帮扶机制分析 31
2.3.2 企业帮扶机制分析 33
2.3.3 社会扶贫机制分析 35
2.4 扶贫“识别、激励、退出”三步化工作机制分析 37
2.4.1 扶贫识别机制分析 37
2.4.2 扶贫激励机制分析 38
2.4.3 扶贫退出机制分析 38
2.5 外在力量和内生动力互动机制分析 39
2.5.1 扶贫开发问题梳理 39
2.5.2 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外在力量和内生动力互动机制分析 40
第3章 四川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稳定脱贫模式创新实践体系研究 42
3.1 以达州市达川区为例的秦巴山区稳定脱贫模式—丘陵山区模式 42
3.1.1 实施“农业+电商+金融”产业带动扶贫模式 42
3.1.2 扶持业拉动扶贫模式 43
3.1.3 激励创业促动扶贫模式 45
3.1.4 深化改革撬动扶贫模式 45
3.1.5 案例分析——马家镇肖家村产业带动下的稳定脱贫模式 46
3.2 以甘孜自治州理塘县为例的高寒地区稳定脱贫模式—高寒聚居区模式 47
3.2.1 “基建+聚居区新居建设”扶贫模式 48
3.2.2 “农牧业+旅游产业”扶贫模式 49
3.2.3 “教育+健康”扶贫模式 51
3.2.4 案例分析——君坝乡若西村的高寒聚居区稳定脱贫模式 52
3.3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为例的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稳定脱贫模式—山地彝族聚居区模式 54
3.3.1 “旅游+彝家新寨安居”扶贫模式 54
3.3.2 “1+X”生态产业扶贫模式 55
3.3.3 “彝汉双语+教育”扶贫模式 56
3.3.4 禁毒防艾综合扶贫模式 57
3.3.5 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58
3.3.6 案例分析——夹铁乡阿木村的山地彝族聚居区稳定脱贫模式 58
第4章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稳定脱贫实证调研回顾 62
4.1 脱贫实证调研情况 62
4.1.1 调研背景 62
4.1.2 调研区域与调研方法 63
4.1.3 调研成果 63
4.2 区域脱贫调查访谈案例 71
4.2.1 达州市达川区 71
4.2.2 甘孜自治州理塘县 75
4.2.3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 79
第5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恩阳区万寿村为例 82
5.1 研究区概况 82
5.1.1 万寿村概况 82
5.1.2 万寿村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83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85
5.2.1 客观效应评价项目量表 85
5.2.2 主观效应评价项目问卷 86
5.2.3 不同类型居民对乡村旅游效应感知的研究假设 88
5.3 万寿村乡村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88
5.3.1 乡村旅游对万寿村可持续发展客观效应分析 88
5.3.2 乡村旅游对万寿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观感知效应分析 90
5.3.3 同类型居民与乡村旅游效应感知差异分析 99
5.4 万寿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感知评价结果 105
5.4.1 万寿村客观效应评价结果 105
5.4.2 万寿村主观感知效应评价结果 106
5.4.3 万寿村不同类型居民对乡村旅游效应感知差异分析结果 106
5.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07
5.5.1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 107
5.5.2 加强多路径利益联结,乡村旅游成果共享 108
5.5.3 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培养主客共享的休闲理念 110
第6章 产业发展在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路径研究——以达川区成都村为例 111
6.1 研究区概况 111
6.1.1 成都村概况 111
6.1.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112
6.2 数据来源和处理 113
6.2.1 调研对象 113
6.2.2 问卷设计 113
6.2.3 调研方法及问卷回收情况 113
6.3 成都村发展情况 114
6.3.1 成都村扶贫和乡村振兴衔接情况好 114
6.3.2 成都村农户收入稳定 115
6.3.3 成都村发展可持续 115
6.4 产业脱贫 117
6.4.1 产业帮扶认可度高 117
6.4.2 产业收入收入中占据 119
6.4.3 产能变化 1
6.4.4 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121
6.5 产业发展在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121
6.5.1 产业在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121
6.5.2 产业发展在扶贫与乡村振兴中有机衔接作用机制分析的研究设计 125
6.5.3 产业发展在扶贫与乡村振兴中的持续衔接作用机制分析 131
6.6 产业发展在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路径研究 132
6.6.1 通过产业模式路径变化衔接扶贫与乡村振兴 132
6.6.2 通过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运营模式路径保障农户收益衔接扶贫与乡村振兴 134
6.6.3 通过国家政策、横向帮扶及本地资源多方联动发展模式路径衔接扶贫与乡村振兴 135
6.7 产业发展在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路径研结 136
6.7.1 成都村实现产业脱贫和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产业发展成为成都村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 136
6.7.2 成都村形成多条的产业发展路径 136
第7章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回顾 138
7.1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实证研究 138
7.1.1 研究区概况 138
7.1.2 数据来源 142
7.1.3 研究方法 142
7.1.4 指标选取与权重计算 144
7.2 实证研究结果 149
7.2.1 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水平测度结果 149
7.2.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度结果 150
7.2.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结果 150
7.3 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回顾 152
7.3.1 主体共融机制 153
7.3.2 内容共通机制 153
7.3.3 不同区域的重心发展机制 158
7.4 政策建议 159
7.4.1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农户收入不增长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160
7.4.2 落实相关政策,确保衔接机制稳定运行 160
7.4.3 因地制宜,补齐地区发展短板 161
参考文献 165
附录1 169
附录2 181
后记 1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