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吴文治,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环境设计系主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研究员,UGD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共同发起人。主持上海哲社、人文社科、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1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2部合著),完成重要横向项目10余项。《湖南包装》副主编,《家具与室内装饰》青年编委、审稿专家,《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审稿专家。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作品展上海赛区副主任委员,中国品牌设计大赛执行委员会委员,阅麓读书会发起人,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内容】
设计研究离不开理论工具,对于学科范式尚未建立、缺少原创理论的设计学科而言,必然涉及跨学科理论的借用与应用。《设计研究理论I》首次对当前设计研究领域涉及的高频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四方面展开,按各个理论汉字的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序,让读者能够基于查字典式的思维快速找到自己想了解的理论。最后列出相关词条和参考文献。本书力图为设计研究者提供宽阔的理论视野,为设计学科的发展和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语言流畅,文字凝练,可作为设计专业师生与设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工具书使用。
【目录】
A
昂普(RMP)理论 002
奥卡姆剃刀理论 005
B
巴赫金狂欢理论 009
补偿消费理论 012
C
参数化设计 017
参与式发展理论 022
场景理论 026
场所精神理论 030
场所理论 032
场所依赖理论 036
场域理论 039
沉浸理论 043
城市触媒理论 046
城市形象理论 049
冲突理论 052
传统意境理论 056
创伤理论 058
创新扩散理论 061
D
地方感理论 065
低影响开发理论 068
第三空间理论 072
F
符号互动理论 078
复愈性环境理论 082
G
感觉统合理论 086
感质理论 089
格律设计理论 092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094
根植性理论 097
公共领域理论 101
公共选择理论 104
功能—行为—结构(FBS)理论 107
共情理论 111
共生理论 115
过程链网络(PCN)理论 119
H
核心边缘理论 124
环境感知理论 127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 129
恢复力理论 133
J
集约化理论 138
建构主义理论 141
建筑漫步理论 144
建筑心理学理论 147
解构理论 149
紧凑城市理论 152
景观规划理论 157
景观生态学理论 159
景观织补理论 161
具身认知理论 164
K
卡诺(KANO)模型 170
开放建筑理论 17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77
可用性设计理论 180
空间句法理论 184
空间生产理论 187
L
绿色建筑理论 191
绿网城市理论 195
M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99
米切尔“图像转向”理论 203
O
耦合理论 207
P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 211
拼贴城市理论 214
Q
情感层次设计理论 218
情感永续设计理论 222
情绪认知理论 225
劝导设计理论 229
R
认知发展理论 233
韧性城市理论 237
日常生活实践理论 241
日常行为理论 243
S
色彩调和理论 246
熵理论 249
社会设计理论 25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55
生活圈理论 259
生态恢复理论 263
生态足迹理论 266
使用后评价理论 270
事理学理论 273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 276
适当设计理论 281
T
体验设计理论 285
田园城市理论 288
通用设计理论 292
W
文化符号理论 297
无意识设计理论 299
无障碍设计理论 301
X
性设计理论 306
心流理论 309
行为设计理论 313
形状文法 316
叙事理论 319
叙事设计理论 323
循证设计理论 326
Y
移情理论 330
隐式交互理论 334
隐喻设计理论 337
用户体验理论 340
游牧理论 344
Z
支持性设计理论 349
智慧城市理论 352
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 355
众包设计理论 359
自组织理论 362
后记 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