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

书名:作文教学·教作文有窍门 作家老师的58个建议

书号:9787567526631?

作者:崔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32.00元

?

作文之所以难,是因为教之不得当,练之不得法。让学生爱上作文的秘诀就在这本书中。
作文之所以难,是因为教之不得当,练之不得法。教作文是要讲究一点方法的。本书作者的神奇之处在于能把老师和孩子们都头疼的作文课上得活泼、生动、有趣,许多学生在她的熏陶下爱上了阅读与作文,并在全国、市、区各级习作竞赛中获奖。

?

崔蕾,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教师,无锡市教学新秀,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武凤霞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爱好写作,笔耕不辍,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散文近两百篇,著有散文集《淡写流年》,教育专著《遭遇“差班”: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

?

前言?
三年级轻松起步讲方法?
1上一节作文预备课?
2弹性框架理思路?
3送个开头结尾又何妨?
4把“写清楚”放在第一位?
5观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6“好词好句”并非万能?
7“活动作文”课该关注什么?
8为模仿正名?
9作文也需要“预习”?
10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11怎样让作文有“声”有“色”?
12让“静”物“动”起来的妙招?
13为什么要写好“总分式”的段落?
14“批”和“改”是两个概念?
15“攻其一点”的作文讲评法?
四年级从段到篇巧过渡?
16“前作文教学”真的过时了吗?
17作文需要“生活秀”?
18多问几个“怎么样”?
19写出靠谱的想象作文?
20“依样画葫芦”也有技巧?
21让人物进入自己的“角色”?
22描写的三步骤:叙述、形容、比喻?
23写出感情“波浪线”?
24动用“五官”摄取素材?
25学会“换一种说法”?
26“作文接力赛”的魅力?
27“加糖”的艺术很重要?
28评议作文重在“议”?
29“二次作文”要有“点睛”本领?
五年级文章升格有秘诀?
30把“这一刻”写进文章?
31“下水文”的魅力何在?
32“下水文”也可以是“纠错文”?
33随文练笔不是随意练笔?
34“悲情”作文背后的思考?
35巧借偶发事件发掘作文素材?
36还原生活场景妙写“趣味”?
37教一点“卖关子”的技巧?
38拒绝“万能过渡句”?
39消灭作文“概括句”?
40点面结合写场面?
41老题目的展开和深掘?
42给孩子一个写诗的机会?
43不要让作文只停留在作文本上?
六年级写出新意用妙招?
44不爱写作文的“小说家们”?
45从学会审题到尝试拟题?
46聊天聊出好作文?
47“慢镜头”分解,巧写细节?
48“特写镜头”避免作文“流水账”?
49同一题目也能演绎不同的精彩?
50借景抒情并非“造景抒情”?
51逆向立意亦可求异出新?
52作文中的“撒谎”与“虚构”?
53作文语言需要怎样的“亮点”?
54网络用语,作文里“有木有”?
55“潜在读者”:让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56“外显读者”:让表达的动力更持久?
57面面俱到与多角度描写?
58征文脱颖而出的奥秘?
后记

?

作文难教,教作文最累——这种想法恐怕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了。因为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个体天赋差异的真实存在,后天积累的“贫富”不均,练习的多寡不同……都是作文教学需要面对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才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思考。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教学内容上,作文课几乎是空白。很多的作文课,我们的语文教师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教什么,只知道作文课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于是乎,题目一出,要求一列,就让学生写作,在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上明显不足,学生能不害怕作文吗?能不讨厌作文吗?

“作文到底能不能教?”“作文课到底教什么?”“作文怎么教?”本身喜爱写作,又从事作文教学十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

我认为作文是可以教,也是必须教的。虽然很多有写作经验的人说,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是老师教会的,主要是靠自己从大量阅读中体悟出来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很多老师没有认真体味到这句话也是对我们作文教学长期无作为的委婉批评,却顺手牵羊地拿来作为“作文不是教会的”的借口。

作文课之所以独立开课,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次写作实践或者展示写作才华的机会。它不是一次作文竞赛,也不是一场作文考试,更不是为了追求张扬个性而天马行空的自由表达。它是根据语文课程安排的要求和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来设定的具体课堂,它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现在的作文教学打着“自由”的旗号,用课外的自由写作来取代课内的严格训练,实际上就是把“写作教学”降低到“自修写作”的原始层面,简单地以为只要我们给了学生自由,他们就能自由,而忽视了学生要达到自由表达的境界是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系统训练的基本规律。

作文教学是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学生学习作文,虽无定法,但有规可循。那么,作文课上教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两个部分——“找米”和“熬粥”。

我在一些作文公开教学的课堂上,看到不少老师开创了许多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努力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但透过这些自由的课堂,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帮学生“找米”,都奉行“有米粥自成”的作文教学理念。当然谁都没有为“无米之炊”的能耐,帮助学生“找米”是必要的,
但我始终以为,“找米”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观察、选取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作为作文素材;我们也可以现场“造米”,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但作文课的教学中心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米做成粥”。“有米自成粥”的学生当然或多或少会有几个,但是大部分学生是“有米难成粥”的。所以,在作文课上,一定要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课内取法,课外用法”,这才是真正得当、得法的作文训练。

其实写作和游泳一样,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要简单易行,不能是高深的写作理论,而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领会方法。因而,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正式进入习作阶段后,我便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适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渗透一点写作技巧,如:三年级时给学生弹性框架来整理作文思路,告诉他们把“写清楚”放在第一位;四年级时教会学生描写的“三步骤”,要动用“五官”摄取素材;五年级时指导学生如何点面结合写好场面,让他们学一点“卖关子”的技巧;六年级时告诉他们如何逆向思维求异出新,如何用“特写镜头”避免作文“流水账”……这些方法都来自我自己的写作体会,我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地在课堂上讲解实践,因而显得简单易行。在小学四年的习作生涯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特别喜欢我的作文课,而他们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也逐步提升。

如今,我将自己这些年来在作文教学上的做法和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是期待着有更多的同仁能与我共同探讨作文教学中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写作训练也成为提高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我们也可以由衷地感叹一句:教作文原来也可以很轻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