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

图书目录

????????????????????????????????????????1

?????????????????????????????????????????1

第一部分 ?各种各样的量规?????????????????????1

1章 量规的定义及其重要?????????????????????3

量规的定义???????????????????????????????4

????量规的用途???????????????????????????????4

????量规的种类和特点??????????????????????????6

????量规的重要性??????????????????????????????12

2章 量规的常见误区?????????????????????????16

????将学习结果与任务混淆?????????????????????16

????将量规与要求或数量混?????????????????????20

????将量规与评估等级量表混????????????????????23

3章 量规的编制和选择??????????????????????25

????如何确定合适的标准????????????????????????25

????如何编制表现层级描述????????????????????????28

设计量规的两种常规方法??????????????????????????31

4 章 评估基础技能的一般量规?????????????????43

????“6+1”特质写作量规编制?????????????????????????????44

????数学问题解决 ????????????????????????????????????????49

????报告写作 ????????????????????????????????????????????53

????创造力 ??????????????????????????????????????????????55

5 章 具体任务量规和特定评分方法 ?????????????????????????60

????具体任务量规适用情形??????????????????????????????????60

????具体任务量规的使用 ????????????????????????????????????62

????编制具体任务量规 ??????????????????????????????????????64

????基于得分点的评分体系 ?????????????????????????????????64

????编制基于得分点的评分体系?????????????????????????????66

6 章 水平量规与标准评分 ????????????????????????????????68

????水平量规编制 ????????????????????????????????????????69

????水平量规与形成性评估 ????????????????????????????????75

????水平量规与标准评分 ???????????????????????????????????78

7 章 非量规评估工具之检查表和等级量表??????????????????80

检查表????????????????????????????????????????????????81

?等级量表?????????????????????????????????????????????82

8 章 ?更多量规案例 ?????????????????????????????????????87

?阅读课 ????????????????????????????????????????????????87

?科学实验报告 ??????????????????????????????????????????89

?焊接 ??????????????????????????????????????????????????91

第二部分 ?量规的使用 ????????????????????????????????????????97

9章 ?量规与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98

?如何使用量规分享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99

10章 ?量规与形成性评估:反馈与学生自我评估?????????????109

?如何使用量规实现教师和同伴反馈??????????????????????110

?如何使用量规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估和目标设定???????????113

?如何使用量规帮助学生提出关于任务的有效问题?????????117

11章 ?量规与评分 ????????????????????????????????????????121

?评分的含义 ????????????????????????????????????????????121

?????????????????????????????????????????????????????135

附录A6级“6+1”特质写作量规,312年级?????????????????136

附录B:以图例说明的6级“6+1”特质写作量规,K-2年级????????150

参考文献?????????????????????????????????????????????????????162

???????????????????????????????????????????????????????166

译后记???????????????????????????????????????????????????????172

?

?

?

正文开篇

1章

量规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What Are Rubrics and Why Are They Important?

?量规rubric)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词汇红(red。关于量规,韦氏在线字典给出的第一条定义是权威法则,第四条解释是为学术论文、项目或测试的分级和评分提供具体标准的操作指南。一个色彩词汇为什么能被用来表述法则和指南呢?这至少得追溯到中世纪以前。与当时日常的宗教用语不同,宗教仪式的行为规范在书面上都是用红色字体印刷出来的,所以红色便成了规则的象征。

本书所诠释的课堂用量规与字典上定义的量规有些许不同:一方面,课堂用量规的优势超出了评分和打分的限制;另一方面,课堂用量规又并非有关学生学习的全部法则和指南。本章将介绍有关量规的基本概念,并在后续章节中讨论量规的常见误区以及量规的编制和选择。

第一部分第1章将阐释量规的基本概念,第2章将说明量规的常见误区,第3章将介绍量规的编制和选择。

量规的定义

量规是针对学生学习制定的,它包含一组清晰连贯的标准,以及这组标准下各层级的表现质量描述。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在实践中却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量规。例如,因特网上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量规,但大多缺乏学业表现描述,本质上并不能被称作量规。有关量规的常见误区和成因将在第2章中集中论述,现在编者更想强调什么是真正的量规应具备的属性。从定义上我们可以明确两点:一是有清晰连贯的标准,二是有依据标准制定的各层级表现描述。

量规的本质是描述性的而非评估性的。当然,可以用量规进行评估,?但是操作方法是将表现与描述进行匹配而不是评判。量规的优劣取决于标准的选择及其对各层级表现进行的描述。有效的量规离不开适宜的标准描述以及良好的表现描述。

量规的用途

和其他的评估工具一样,量规只能在特定的领域起作用。量规的主要用途是对学习表现进行评估。一类表现是你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观察到的,比如使用电钻或者讨论议题的过程表现;另一类表现则包含在学生学习的具体成果当中,比如一个完工的书架或者一份写好的报告。表1.1列出了几种(不是全部)常见的可以用量规进行评估的在校行为表现,?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量规适用的几种表现类型。

这份列表并没有建议你应该做些什么。国家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具体目标等才是学生应该做些什么的具体要求的来源。当外显的行为表现(学生完成、制作、讲述或者书写的内容)能够准确地指明预期的学习结果时,量规就是最好的评估方式。但是,这些行为表现本身并不是学习结果,而是学习结果的表征。除极个别的情况,所有行为表现都只是在完成预期教学成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能表现(详见第23两章)。这里需要明确,表1.1的作用是通过提供示例,确保读者能够在学生学习目标表征合理的情况下对相关行为表现以及量规的适用范围有较清晰的了解,并不能代替国家标准、课程目标以及教学目标,成为确定学生应具备何种表现水平的依据。

一般测试题或者口头问题都有明确答案,且可以用对或错进行评估。有说法称,此类问题是唯一不适宜用量规进行评估的问题类型。但当你想要评估学生问题回答的合理、完整以及适合程度时,此类测试题也能够反映出可以用量规测量不同层级的表现质量。

量规为教学观察提供线索。学生的学业观察结果与量规描述的对照匹配,可以规避课堂评估情境中的仓促论断。量规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描述而不是评判。基于量规的质量评估结果中包含了对表现做出的描述,可以被用作反馈和教学。这与不使用量规、直接给定分数或等级的质量评定有明显区别。没有描述的论断将中断课堂行为实施。

?

量规的种类和特点

通常,量规根据其内部构成不同,可衍生出两种分类方法。其一,量规依据的是单个标准还是整体标准?其二,量规是综合性的、可以适用于多种任务的,还是具体的、只能应用于一类任务或评估的?表1.2描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量规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解析型和整体型量规

解析型量规(analytic rubrics)描述的是各个标准下的学生学习情况,而整体型量规(holistic rubrics)综合应用整体标准,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全方面评估。表1.2的上面两栏介绍了解析型和整体型量规的定义,并列出了它们各自的优劣势。

解析型量规足以满足大多数课堂教学的需要。学生在分层标准的指引下会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需要投入不同程度的关注,因而解析型量规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和推动形成性评估。分层标准聚焦还有利于推动总结性评估(评分),该评估可用于设计单元衔接以及制订年度教学计划等决策。

当学生无须知晓也接触不到最终的总结性评估内容,并且所有的评估信息除评定等级外另无他用时,使用整体型量规会优于解析型量规。例如,某些中学的期末考试。这种教学情形下,只需给出整体结论,无须针对每项标准进行独立分析,使用整体型量规会显得更加便捷。

总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解析型量规要优于整体型量规,因此本书中的多数示例都是解析型量规。关于整体型量规还需重申一个要点:整体型量规是对全部标准的综合应用。使用者需从整体出发,但又不能从笼统的判断维度得出类似优、良、中、差的评估。真正的整体型量规同时满足量规各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以良好的学生学习标准以及标准达成过程中的观察内容为依据。

一般量规和具体任务量规

一般量规(general rubrics)使用的标准和表现描述是概括了或者能够应用于不同任务的,同时这些任务必须服务于同一学习成果,例如写作或者解决数学难题。一般量规的应用标准指向整体学习成果而不是某一具体任务,例如它会列出问题良好解决的所有特征,而不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表现描述的概括性体现在学生学习到的是综合技能,而不是完成孤立的碎片化任务,例如为促进问题解决,该描述可能强调综合运用所有相关信息,而不是使用单一的、零散的操作工具。具体任务量规(task-specific rubrics),顾名思义,就是适用于不同任务的量规。它包含问题答案、推理阐释、事实和概念列表。一般量规和具体任务量规的优缺点可参见表1.2

为什么使用一般量规?与具体任务量规相比,一般量规有如下优势:

●?可以在任务开始之前与学生分享量规,帮助学生计划和监控学习过程。

●?可以用于多种不同任务,持续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学习表现描述适应学生的多元发展要求。

●?将教师的关注点从完成任务转移到培育学习技能上。

●?每次开展任务前,量规无须重复制作。

让我们仔细分析前两个优势。

可以在任务开始之前与学生分享量规。一般量规不会直接给出问题答案,相反,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必要信息。一般量规会提供诸如推理过程阐释清晰,而且有合理的论据支撑之类的表现描述,使学生聚焦学习目标本身(例如,应用合理的论据,清晰阐释推理过程),以及任务完成的途径(例如,解决问题时,我应该在做出决定前厘清各种影响因素,?并提供恰当解释)。因此,一般量规的应用过程也是逐步建立良好技能表现概念的过程(例如,学生会认识到有效的问题解决需要提供清晰的推理和论证)。

可以用于多种不同任务。一般量规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而不是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因此能够完美避免空量规(详见第2章)的产生。良好的一般量规,在定义上就能与伪任务指向、表征数或评估型等级量表区分开。

既然一般量规关注的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那么量规能够,也理应适应全方位学习任务要求。当然,你无法一次性提供给学生同一领域内的所有可能任务,就如你不能要求学生写尽人的性格特征,解决所有有关斜率的难题,或者描述权力真空情况下政权接管的全部案例。

但是,每一项任务都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且这些知识和技能会随着练习的深入而逐步得到发展。论文写作、问题解决、实验设计以及政治体系分析在它们各自的专业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同一类任务的量规是统一的,那么学生可以从中掌握良好的论文写作或者问题解决等总体技能。如果同一类任务的量规不统一,学生则可能会失去串联起前后知识的重要支架。统一的量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知识和技能的框架,而不是单纯地将学校学习等同于某些任务的完成。

为什么使用具体任务量规?具体任务量规能够为评分提供参考。它规定了在具体任务中学生答案应包含的详细内容,与一般量规相比,使用者在学生表现的评分上无须达到过高的推理水平。基于此,在大规模评估中,评分者可借助具体任务量规快速掌握可靠的评分技能。同样,教师也能通过短时间练习连贯应用该类型量规。相比之下,一般量规要达到这种使用水平就难得多了。

然而,这种可靠性优势只是短期的(一般量规的熟练应用也是可以习得的),并伴随着一个很大的缺陷:具体任务量规只适用于评分。如果学生不能在任务起始时接触到量规,教师就无法与其共享量规内容,那么便无法开展形成性评估。因此,除了特定用途外,一般不使用具体任务量规。它并没有蕴涵量规最核心的效能,即帮助学生概念化学习目标与监控学习过程。

量规的重要性

量规明确了学生的学习要求,换句话说,帮助学生理解了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基于此,量规可应用于辅助教学、协调教学和评估以及促进学习等方面。

量规辅助教学

量规编制和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评估标准。聚焦学生学习比聚焦教学更能真正促进教学。常规的讲授法,诸如我教美国革命或者我教一元二次方程,虽然教学内容是明确的,但是没有明晰教学成果。如果教学成果模糊,就很难实现教学内容选择的有的放矢。而量规恰恰能够弥补这一漏洞,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两方面进行界定。

良好的量规能够帮助教师将任务、活动与学习目标区分开,明确任务的完成或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学习目标的达成。确保教师教学以标准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在标准选择部分,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一观点,?而且这也是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将在后面的篇幅中不断得到呼应。以标准为中心看似生涩难懂,相反以任务为中心则操作简单,所以,对于许多忙碌的教师而言,后者极具吸引力。然而这样的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见效,长此以往只会造成学习耗损,捡芝麻丢西瓜。

推荐语

等级赋分与质性描述相结合的量规
为教师提供了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能力的有力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