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郭红军,男,艺术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上海戏曲学会会员、监事,国际木偶联合会中国中心会员,硕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木偶戏史稿》《上海木偶戏研究》等专著,主编《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四卷五本),参与编著《名伶名剧赏析》(副主编)、《折子戏赏析》等多部。独立主持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课题、上海文化艺术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3项。
【内容】
《陕西易俗社新论(1912-1949)》通过大量新史料的发掘与梳理,考察了陕西易俗社班社状貌与发展过程并重估了其戏曲史地位。该著首次鲜明提出“陕西易俗社是一个革命和社会教育机关,也是一个集戏曲创作、教育、表演于一体的新型秦腔班社”,在对陕西易俗社发展历程、班社属性界定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编剧群体、剧目创作、舞台艺术等方面做历史性考察和整体性审视,较为成功地揭示出陕西易俗社的发展历程与演艺活动等历史面貌。
【目录】
001绪论
024第一章 陕西易俗社的成立
024引子 陕西易俗社成立日期考辨
028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与晚清戏曲改良运动
032第二节 陕西易俗社的发起与组建
036第三节 陕西易俗社的早期演剧活动
042第二章 陕西易俗社的发展历程
042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初创与发展期(1912-1924)
052第二节 危机中的陕西易俗社(1925-1930)
056第三节 陕西易俗社的鼎盛与衰微(1931-1949)
061第三章 陕西易俗社班社属性考论
061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的政治和文化身份
065第二节 印花税事件与易俗社的身份焦虑
078第三节 班社性质固守下的发展与调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