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中国少有策展专业,十余年实结,凝结成一套“行动之书”。在世界范围内,也从来没有哪个艺术策展机构如此深地卷入到文化政治的论述与社会思想的运动之中。 一件艺术作品如何与它所处的物理空间和意义空间互相作用?策展人如何通过博物馆内外的策展实践参与到艺术史的书写之中? 在这个到处都是定位监控装置的被展示的时代,如何重新理解艺术、艺术展示以及艺术的历史?如何通过更的展示寻回主动,克服我们被展示的真人秀状态? 策展人不只穿梭游弋于艺术家、观众、美术馆、画廊这些有形的事物之间,同样连接贯穿着艺术史、媒介、制度、意识形态这些看不见的事物。这些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共同构成了艺术史、博物馆、大众媒体与艺术市场的大循环。 展示不只关乎艺术品的陈设与展览的历史,它还让我们重新梳理展示在艺术程中的结构作用,重新思考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社会能量。
【目录】
解放的艺术——策展作为行动之书/高世名
缘起
“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境遇——写在卡塞尔文献展艺术策划人访华之际/许江、高世名
导言
章 地之缘
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高世名
大地之缘与天时之间/许江
亚洲谜结——一种非西方的经验与表述(节选)/高世名
多个历史世界中的亚洲与东亚文明圈/汪晖
亚洲:共同塑形的身份标识/酒井直树
章 与后殖民说再见
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
“后殖民之后”的观察和预感/高世名
在业火中升华——亚洲喧嚣札记/萨拉·马哈拉吉
现代中国与当下的机遇/张颂仁
桃花源记(421—08)/
即将到来的历史——论“本土”的拆解与重建/许江、高世名
第三章 排演
节 巡回排演
何谓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的策展思考/高世名
幕:胡志明小道
“胡志明小道”札记/高世名
走在胡志明小道上——途中讨论(节选)
幕:指路明灯
致利亚姆·吉利克和安东·维多克的信
第三幕:巡回排演——主体展
第五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
“从西天到中土”缘起/张颂仁
作为方法的印度/陈光兴
我从“印中对话”中学到了什么?/高世名
论离散艺术——关于意义错置的思考/霍米·巴巴
节 排演之后
“排演之后”系列工作坊
通过马塞尔·杜尚去思想/萨拉·马哈拉吉
资本论:电影行动——为了一部尚未出现的电影
回复——把可能还给历史(讨论节选)
第四章 后万隆
“后万隆”时代的愿景与方案/高世名
节 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
变动中的世界变动中的想象——12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
帝国主义存活无恙,但依然化中——“9·11”之后的全球化与东亚/周莫·夸梅·桑达拉姆
节 亚洲思想运动报告
《人间思想》发刊词/高世名
亚洲思想运动报告——14人间思想论坛
在思想中运动,在运动中思想/高世名
第三节 亚际双年展论坛
14—17亚际双年展论坛
“生产”,作为艺术批判的关键词/黄建宏
第四节 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
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杭州论坛
独立自主:作为一种思想的方法/许江
从万隆(1955)到15——亚非拉的国家、民族和人民面临的新旧挑战/萨米尔·阿明
第五节 第三世界行动计划
16第三世界行动计划
在公共知识分子与学者之间——瓦解殖民与非洲高等教育在独立后的行动方案/马哈茂德·马姆达尼
异世界中心/另一个世界中心/高世名
第六节 思想第三世界
思想第三世界:艺术、翻译与媒体靠前工作坊
站在万隆的肩膀上思考中国与世界/智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