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民事纠纷解决模式变迁的图景与法理——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ISBN:9787010256306 

作者:张健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单价:128.00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我国目前所知数量最   大、保存最完整的基层司法档案文书——龙泉司法档案展开研究,在考察晚清至今百余年来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变迁图景的基础上,凝练出礼治型、政治型、法治型三种纠纷解决模式。本书尝试利用新材料在历史演变的长时段视野中讨论,强调了微观与宏观研究的协调与融合,从地方社会、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现中国基层民事纠纷解决模式变迁的复杂性、丰富性及其背后的法理逻辑,为当前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提供经验参考。


【作者简介】

张健,江苏大学法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理学博士后。台湾大学法律学院、香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博士后面上资助、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课题六项。在权威、核心等期刊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获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项。2020年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2023年破格晋升教授。


【目录】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绪 言


第一章 国家治理转型与基层民事诉讼变革的背景

一、国家治理模式变革与地方政权建设

(一)“皇权止于州县”与国家治理的简约化

(二)国家权力下沉与基层政权建设

二、西法东渐与近现代民事立法

(一)晚清礼法之争:从家族主义到国家主义

(二)传统司法解体与近代诉讼程序的演变


第二章 民国时期(1912—1949):承续与转型

一、司法机关:从县衙到新式法院

(一)民初变动不居的龙泉地方司法机关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龙泉法院的建设

(三)新式法院运行的困境

二、案件的受理

(一)诉讼理念的变革:从无讼、贱讼到诉讼

(二)“准”与“不准”之间:晚清民初司法官员对案件的受理

(三)立案与不立案:民国时期龙泉民事诉讼受案实践

三、法院民事调解与民间调解的运行

(一)民国时期民事调解的制度化

(二)龙泉法院调解的实践

(三)龙泉民间调解的实践

(四)民国民事调解改革的成败得失

四、律师与辩护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从讼师到律师

(二)民国龙泉律师的业务

五、裁判依据:国家法、大理院判例与民事习惯

(一)民初的审判依据:大理院判例与解释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裁判依据

六、诉讼案件:佃权、庙产、婚约与继承

(一)社会秩序变革对民事纠纷的影响

(二)佃权、庙产、婚约与继承案件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革命与运动

一、司法机关:法院、人民法庭与政法队伍建设

(一)国社一体与基层秩序重构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泉县政法机关与政法队伍建设

(三)“干部决定一切”:政法队伍建设

(四)新中国成立后龙泉法院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来源与人民法庭

二、案件的起诉与受理:区村干部与当事人

(一)群众来信

(二)公社与大队的介绍信

(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三、司法群众路线的实践

(一)群众动员的早期实践:以贯彻《婚姻法》为例

(二)群众路线的实践与意义

四、人民调解的运行

(一)民事调解主体的变革

(二)民事调解依据的变化

(三)人民调解的特征

五、法院裁判依据

(一)废除《六法全书》

(二)党的政策

(三)法律

(四)党委批示

(五)群众意见

六、诉讼案件:贯彻婚姻法与财产纠纷

(一)社会秩序变革对民事纠纷的影响

(二)婚姻纠纷与财产纠纷的基本情况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变革与前景

一、司法机关:从恢复重建法院到智慧法院

(一)国家权力从基层社会的有限退出

(二)“告别革命”与拨乱反正

(三)法官职业化与员额制改革

(四)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效

二、民事案件登记制度的实践

(一)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的变革

(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三、从依据政策裁判到裁判文书说理

(一)法院裁判依据的变迁

(二)新时期民事裁判说理研究

四、人民调解的式微与转型

(一)人民调解的式微

(二)人民调解的专业化转型

五、诉讼案件:经济纠纷与婚姻家庭纠纷

(一)民事案件的特征

(二)家事纠纷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


第五章 基层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变革的经验与未来

一、百年来国家对龙泉基层社会治理的延续性

二、基层民事纠纷机制变革展开于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之中

三、国家主导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变迁所受的制约

四、基层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变革路径展望

(一)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

(二)未来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变革路径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