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四大板块,100种智慧,揭示阅读的意义所在

从“精神之美”“氛围之美”“成长之美”“经典之美”四个角度阐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00句阅读箴言,句句精警,体现“全民阅读”推动者的初心和使命。

☆100多个人物形象,塑造阅读榜样群像

语言平易自然,如同面对面交谈。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举出大量的例证。令人耳熟能详的各界大咖、新教育的推广者和践行者,无一例外地都是阅读的受益者,榜样的力量深入人心。

☆新教育理念贯穿全书,实操方法助力阅读

新教育的总抓手就是阅读,朱永新开创性地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晨诵、午读、暮省”等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方法连同他对人生哲理的洞见,一起构成了这本书的灵魂。对于种种阅读困惑,书中皆有破解之法,帮助读者扫清阅读路上的障碍。

☆文字的艺术化呈现,双倍阅读享受

护封内藏巧思,由16张精美书签和2张手写明信片组成;书中贴有四张折叠国画,可用画框装裱让房间书香四溢。一句句简洁明了、发人深思的阅读观点,一幅幅如诗如画、意境深远的精美国画,语画和鸣,相得益彰,给人双倍阅读享受。

 
内容简介

此书包括朱永新关于阅读的100句精句和精选的若干阅读小故事、国画名家王绍昌创作的朱永新阅读观的主题国画,语画和鸣,让读者充分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此书分为四大主题,分别为精神之美、氛围之美、成长之美、经典之美,系统展示了全民阅读与个人、社会、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教育大师】

朱永新,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获得者,2022年度最大教育奖“一丹教育发展奖”获得者。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致教师》《未来学校》《朱永新谈读书》等。作品版权输出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日本等,被译为29种语言。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为了公共公益”年度人物等。获评“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国画名家】

王绍昌,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福建省水彩画艺委会委员。

【设计大师】

朱赢椿,知名书籍设计师,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版协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

目  录

壹 精神之美

阅读观点——002

阅读推广——034

 

贰 氛围之美

书香中国——062

书香校园——084

 

叁 成长之美

阅读与成长——102

儿童阅读——122

 

肆 经典之美

经典阅读——154

阅读方法——178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001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其实,所有好老师都是善于学习的,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则更是如此。她年轻时“深知一个小学的实际工作者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就放弃了不少爱好,大量阅读,“文学的,心理学的,教育学的,美学的,教学论的,中国的,外国的,甚至古代的”,倾心投入其中。为了有更多的阅读时间,她先后拒绝了当校长,推掉了当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的理事长,换届时主动向组织提出不再担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的委员。

年过花甲以后,李老师“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从《学习的革命》到《建构主义丛书》,从课程理论到脑科学,她都不轻易放过。她感叹地说:“世界这么大,新知识像浪潮向我涌来,我永远只能抓一点芝麻,大西瓜是搬不动了。但能抓一点芝麻,总比两手空空要好得多。”她多次告诉我,只要像孩子那样,憧憬着未来,敞开自己的心怀,就能不断地呼吸新的空气,吮吸新的营养,而这一切都是教孩子所必需的。

李吉林老师80岁后,依然热情洋溢,勤于学习,是一个真正的学童。我一直想,正是她把自己视为学童,才有这样的境界。

 

017 阅读,不就像给自己的心灵种树吗?在我们心中种下一本本美好的书,才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哪怕生活中遇到痛苦的沙漠,也有力量重新成为绿洲。

中国台湾学者林文宝先生说:图画书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总能用清浅率真的语言去面对原本深奥的问题,而它饱满的情感和用生命最初的纯粹对待世事人生的态度,也总能让人满心感动。就算你正在遭遇人生中的黑暗时刻,也能从图画书中获得希望和勇气。

在情绪低落或者年老多病的时候,读图画书能温暖心灵、缓解情绪,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趣味。儿童文学评论家常立先生说:“图画书可以在一瞬之间把大人带回童年,重新体验儿时的惊奇、欣喜、疑惑与恐惧。更重要的是,当大人回返时,不再是那个在成人世界中挣扎、焦虑、身心疲惫的大人,而是带回了来自童年的力量,温柔、有力。”

日本纪实文学家柳田邦男大概在他57岁的时候,他的小儿子去世了,那个时候的柳田邦男沉浸在丧子之痛中难以自拔。有一天他偶然在书店,看到宫泽贤治的作品《风之又三郎》的图画书,通过这本书,他发现了“图画书中不逊于小说的直抵内心的力量”,感受到了一种直抵内心的平静的力量。所以,他买了这本图画书回家慢慢翻阅,因此已过天命之年的老人成了图画书迷。之后,柳田邦 男就一直致力于“大人也要读图画书”的推广。

我觉得这就是图画书的力量,好的图画书可以让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丰富多彩,治愈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的痛苦和悲伤。

 

087 开卷有益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泥沙俱存、良莠难分的海量图书面前,我们的确需要认真选择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书有新旧之分,也有优劣之别。选书的诀窍,就是选择经过时间的洗涤依然熠熠生辉的书。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往往在于它的原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经典是真正的光源。所以,经典总会吸引世人的目光,总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学界的讨论,“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那些笼罩在经典四周的“尘云”偶尔会遮掩经典的光芒,但经典总能够把那些“尘云”抖掉。为什么呢?因为总会有人拨开“尘云”。卡尔维诺说,许多学校往往本末倒置,让学生去读“二手”的书,但“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当然,他指的是那些真正的经典。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从容的时间,我们不要相信那些自称自己比文本自身知道得还多的“中间人”,不要满足于读导言、参考文献。还是尽可能直接走进经典。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借助这些“中间人”作为桥梁走进经典,也是未尝不可的。

 

095 除了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有时候,读无字书的价值不亚于读有字书。清代的张潮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应善于向生活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他说,什么是活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便都是活的书。活的书只可以活用而不可以死读。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建设,用活书去革命,用活书去树立一个比现在可爱可敬的社会。其实这个离我们所说的真实的学习就更近了,也就是说首先遇到的场景是生活,是活的世界。陶行知先生最反对死读书的书呆子。“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就是针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提出来的。所谓“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首先就是要投入到生动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只要善于学习,只要善于思考,世界就是活书。如果只看纸质的图书,如果只知读书不会做别的事,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一个样子。反之,如果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把读纸质的书与读生活的书结合起来,那么,书就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

显示部分信息
商品详情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全新正版图书 阅读之美朱永新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9787559476296蔚蓝书店 作者 朱永新
定价 98.0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59476296 出版日期 2023-09-01
版次   开本  

【目录】

壹 精神之美

阅读观点——002

阅读推广——034

贰 氛围之美

书香中国——062

书香校园——084

叁 成长之美

阅读与成长——102

儿童阅读——122

肆 经典之美

经典阅读——154

阅读方法——1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