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依据
第2章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内涵
2.1 流域
2.2 生态补偿
2.3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内涵
2.4 理论基础
第3章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例及启示
3.1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例及启示
3.2 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例及启示
3.3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对比分析
第4章 山西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政策
4.1 山西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
4.2 山西省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政策回顾
4.3 山西省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4.4 山西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展
第5章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5.1 流域生态补偿测算方法的研究意义
5.2 流域生态补偿量计算的理论方法
5.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流程
5.4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5.5 流域生态补偿分摊研究
第6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概况
6.1 大清河流域概况
6.2 唐河水系概况
6.3 地表水环能区划
6.4 大清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6.5 大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6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的必要
第7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机制要素分析
7.1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的必要
7.2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任务
7.3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机制的要素
第8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的挑战与分析
8.1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的挑战分析
8.2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的分析
第9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9.1 流域生态环境保成本
9.2 基于生态保护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的标准核算
9.3 基于水质水量保护目标的标准核算
9.4 基于跨界超标污染物通量的补偿
9.5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9.6 基于水资源价值的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标准
9.7 生态保护成本的分摊测算
9.8 生态保护成本分摊实施建议
第10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体系设计
10.1 补偿原则
10.2 补偿范围与考核指标
10.3 补偿资金来源
10.4 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
10.5 补偿资金核算方法
10.6 补偿程序
10.7 监测工作要求
10.8 补偿资金使用
10.9 实施效果评估
第11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模式分析
11.1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模式的原则
11.2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模式的选择
11.3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模式的创新
第12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12.1 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12.2 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12.3 转移支付补偿机制
第13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保障机制分析
13.1 建立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协商机制
13.2 建立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
13.3 建立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
13.4 建立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监管评估机制
第14章 大清河流域(唐河)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分析
14.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14.2 评价指标构建的目标
1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4.4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