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风吹花落香满地-道上的风景III-(全二册)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01




作者:戈国龙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158.00


页数:0


印次: 1




ISBN号:9787516926192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从多年以来作者大
量的修学日记中选编集结而
成,故其篇幅之长短,内容
之重心,每一年都有所不同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
的存在体验。因而记录下来
的文字也就有不同的色彩,
本书所承主要侧重于有关禅
修体验的文字。由于历时几
十年,作者本人的思想有发
展,文风有变化,而见地则
颇有精粗之别,故本书所录
未B皆契禅味,望读者明察
也。一般而言,愈到后期,
则境界愈圆熟,而可以分享
者愈多。此书呈现出个人数
十年来对宇宙人生的真实探
索和参禅悟道的心得记录,
其文笔与思想之风格都具有
独创性,既非文人的文学创
作,亦非学者的学术研究;
既不同于哲学家的哲学思考
,又有异于宗教家的传道弘
法。然其中有诗意、有哲思
、有禅味,而亦文学亦哲学
亦宗教也。或诗或文,或抒
情或议论;或只言片语,或
长篇大论;或悟道体验,或
参禅心得;或人生哲理,或
宗教探……
精彩书摘



11


关于玄奘大师及其唯识



全力于修道读书,自由
自在地游心大化,沉浸于法
性的无限海洋之中!


自由自在地读书悟道,
这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


近段时间读玄奘大师的
传记,并关注唯识学的一些
理论问题。


我想玄奘大师无疑是中
国历史上Z杰出的高僧之一
,其出生入死、艰辛求法的
经历可谓独步千古,不仅表
现了一个高僧的卓越品质,
也证明了宗教信仰的伟大力
量。作为旅行家、探险家、
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和翻译
家,玄奘已经永载史册,这
是举世公认的成就。同时,
玄奘是一位具有超凡的理论
思维与学习能力,对佛学有
精深系统的研究并能融会贯
通自成一家之言的佛学理论
家,这也是毫无异议的。玄
奘的精神,无疑是中国历代
高僧不懈追求真理精神的一
个集中的体现,这也是没有
任何可以怀疑的。


现在有两种评价,我觉
得不太合适:一种是认为玄
奘的唯识学只是恢复了印度
佛学的真面目,本身没有创
造性,不适合中国国情,因
而价值有限;另一种则认为
只有玄奘的唯识学才代表了
佛学的真精神、真面目,并
以此贬斥中国化的禅宗、天
台等宗派,以为禅宗等是“
反智主义”的笼统颟顸的“相
似佛法”,要回到纯正的印
度佛学去。这些是大问题,
现在不想详细讨论。我只简
单地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对于第一点,我想玄奘
大师对整个印度佛学的融会
贯通并自成一家之言,这本
身就是一种综合创造,其价
值不因为其在中国不流行就
没有意义,这反而说明这是
中国人所缺乏的一种理论探
索的精神。


关于第二点,稍微多说
几句。


佛法的真精神,只有追
随佛陀本身才能显示出来,
这不能简单地从某一宗派的
佛学里面去探寻。佛陀的精
神首先表现为“实践智慧”的
现实主义取向,这是很明显
的。这固然不是什么“反智
主义”,但也绝对不是什么“
知识至上”的唯理主义。佛
陀取其中道,由解起行,而
与行无直接关系的形上理论
则暂时加以悬置。


原始佛教因为有佛陀在
掌握航向,不至于有什么解
决不了的问题。但在部派佛
教的时代,佛学的许多理论
问题就不断地被摆到台面上
来,因为实践固然不需要预
设解决所有的理论问题,但
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追问“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
根本问题,却是再正当不过
的天然的倾向。对修行实践
的理论基础进行不断地追问
,诸如修行何以B要?解脱
何以可能?这是佛学不断地
从现象主义的启示向完备的
知识系统发展的内在线索。
部派佛学的分裂,大小乘佛
学的分化与开展,都是佛学
不断地走向严密的知识系统
的一个表现。


理论的发展与修行实践
当然有重大的关联,但在理
论发展的过程中并不B然地
与修行实践保持协调与同步
。过于理论化的研究会自成
系统,形成类似于“经院哲
学”的烦琐分析方法,这在
人类哲学发展及知识成长的
过程中当然有其独立的价值
,但与原始佛教的精神已经
有所背离。


唯识学是佛学中比较完
备的一个知识体系,玄奘在
唯识学中找到了自己思想的
安顿,形成了自己的佛学思
想体系,这是有意义的。但
这毕竟是偏于理论探索的方
向,不能说完全代表了佛陀
的原始的精神。如果你的精
神与玄奘的这种取向合拍,
当然可以走这样的探索之路
;但由此而贬斥中国化的佛
教宗派,说其非佛教固有之
精神,则大有问题。


P13-15
【目录】
目录
《道上的风景》总序
卷一 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2011年)
卷二 全然地生活于此时此地(2012年)
卷三 以大智慧融通传统与现代(2013年)
卷四 重燃智慧之心灯(2014年)
卷五 心无挂碍而应物圆通(2015年)
卷六 享受当下生活的整体(2016年)
卷七 回归平凡的天真自性(2017年)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