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聯經中國史】北南角力中的新秩序:遼金元史》

作者: 陳昭揚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02/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72545

叢書系列:聯經中國史

規格:平裝 / 436頁 / 14.8 x 21 x 2.8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中国台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 歷史> 中歷史> 宋/元/明

 (页面参数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北族家的擴張與征服,少數統治與挑戰

入主漢人世界的北亞民族,

如何建立起兼容並蓄的多元體制

 

十至十三世紀之間,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繼於中北方建國,並開始向外擴張。隨後,南方的漢族社稷遭受波及,漢人的家──尤其是宋朝──面對北方的衝擊及進逼,最終在西元1279年被完全征服,中歷史由此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南方的漢人起初極力抗拒這些侵略,但在這三個北族家的努力下,被統治的漢人逐漸認同了他們。另一方面,在統治過部分或全部的中之後,這三個北族家也有了類近中王朝的表現,並在日後被視為中朝代的一部分。

 

遼、金、元雖然先後相承,然而三的疆域與轄內百姓各有樣貌。儘管三皆統治漢地,但遼朝僅得幽燕,金朝已轄漢人半壁天下,元朝則是混合漢人世界的南北。在內漢人的數量,遼約占全人口半數以上,金、元則多過北族人口的十倍以上。三的人地格局落差如此大,統治上也因應各自環境而有獨特的表現。

 

本書試圖彙整學術界的研究所得,以北族的視角切入,利用三本身的紀錄、「外人」的描述、考古的資料,勾勒出遼、金、元三歷史的基本面貌。

 

▍【聯經中國史】簡介

聯經出版公司五十週年鉅獻

戰後中歷史研究的總整理

亞洲視野,國際視角,全新解讀

終於,我們有一套新的中通史

 

過去幾十年,臺灣的歷史學者們在中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嶄新成果。對於這些學術成果的積累,我們認為有要展開一項全面的整理工作,因此有了「聯經中國史」的出版計劃。

 

這套書有以下幾項特點:

第一、寫作對象是對中歷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與學生,因此採用敘事性的手法,而非僅僅純粹的史學論述或理論解釋。

第二、融入*新的研究成果,呈現新的視角,讓讀者對中的歷史與文化有新的瞭解與認識。

第三、敘述的重心放在社會經濟、日常生活與文化發展,減少對宮廷政治的詳細描述。

第四、不再將漢族或漢字視為中歷史的唯一中心,更加強調自古至今中歷史與周邊不同族群的互動和交融。

第五、強調中歷史與亞洲和世界的緊密聯繫,從更廣大的視野中突顯中歷史的特色。

 

▍【聯經中國史】預定書目與作者

主編/王汎森(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24年2月出版:

《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呂春盛(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北南角力中的新秩序:遼金元史》/陳昭揚(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跨交織下的帝命運:近代史》/吳翎君(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陸續出版:

《上古史》/黃銘崇(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秦漢史》/李訓詳(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隋唐五代史》/陳登武(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宋史》/梁庚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明史》/徐泓 編(暨南際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

《清史》/葉高樹(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陳昭揚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南人,臺灣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目前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金史。早年關注知識分子在艱困環境中的應對之道,從而探討金代漢族士人的政治活動。爾後留意士人參政的制度框限,進一步觀察金朝政策,尤其是官員管理制度對於士人從政的影響。由於金史研究常有史料不足之憾,除了金人著述外,宋人著述亦是認識金代歷史的重要線索,近年來開始整理宋人的各式書寫,如史書、使節撰述、筆記等,挖掘梳理其中的金代史實描繪。著有《金初漢族士人的政治參與》,另已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目錄

總序

導言

一、初步的印象

二、觀察的基礎

第一章 北的進化──大契丹

一、開前的契丹

二、祖宗創業

三、盛世榮光

四、晚期發展

第二章 多元體制下的北生活

一、中央體制

二、大族與百姓

三、經濟與文化

第三章 從松漠到中原──大金

一、建與征服

二、內憂與改造

三、由盛而衰

第四章 復古的風貌

一、政治制度

二、族群與社會

三、經濟

第五章 中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一、金代前期的士人

二、學術風格

、宗教與方伎之學

第六章 世界征服──大蒙古

一、開前的蒙古

二、世界征服

三、傳位紛爭與體制

第七章家的轉型與兩難──大元

一、世祖肇業

二、中元時期

三、惠宗時期

第八章 漢制框架中的蒙古統治

一、集權與分權之間

二、官員任用途徑

三、治民之道

第九章 統一與統合之間

一、漢地內外的文化交流

二、漢地的文化交流

三、民間的生活

參考書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