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親簽版)中中古的社會與家:京華磁吸、門閥自毀與藩鎮坐大》

 

作者:盧建榮

出版社:暖暖書屋

出版日期:2024/01/05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9800759

規格:平裝 / 376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中國台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 社會學/社會工作> 社會學> 社會學概論

(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中古是士族興盛的時代,聚居地方的宗族為何丟棄在地權力,轉趨帝京繁華而逐漸瓦解?安史之亂後,中央弱化,新興的藩鎮如何趁勢取利支配地方?

 

◆河北、淮北五大家,何以競相遷貫改籍兩京?

◆唐代後期的藩鎮是否存在恩庇─扈從關係?

◆藩鎮地位高下是否影響其文職幕僚的政治前途?

 

政治/社會史上,從三世紀到九世紀,出現仕途和社會聲望由某些大家族所壟斷獨享的現象,一般稱這些大家族為「士族」或「門閥」。門閥的社會地位之維繫,與「聚族而居」關係至鉅。李唐帝崛起之前,河北四大家和淮北一大家,全過著族聚的生活樣態,這五大家族以此發展其宗族團體的組織,平安度過了三至七世紀政治秩序經常解紐的歲月。不但如此,他們還力能支配地方,行有餘力則參政而踏足中央政治舞台,成為世宦之家。

 

到了李唐帝進入和平常態後,兩京生活的豐富和磁吸作用愈發強大,造成了河北、淮北五大家,外加滎陽鄭和太原王兩家,幾乎全都競相改貫、入籍兩京。他們揚棄了長年鄉居於縣城或州城的生活形態,入京後族人散居,無從打造宗族團體的聚族生活,也形同放棄支配地方的權力,成為仰食家的純官僚,卻未料到帝盛世過後亦有崩塌的一日。

 

安史之亂後,帝弱化,取代這些門閥大族治理鄉里的支配主體,是新興的藩鎮。弱化的中央集權家機器,已不能干預特區化的河北區域,連拱衛李唐的淮北也有力難施。此後,帝與藩鎮之間的齟齬不斷。藩鎮雖係軍事機構,但在日常行政作為上,需要文官來治理,於是衍生文幕任用問題。如此,河北和徐州的主帥,既是唐廷的扈從者,同時又是屬下的恩庇主,這雙重角色的分寸拿捏,影響了唐廷與藩鎮之間複雜的互動局勢。

 

◎封面圖片:「唐人明皇幸蜀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描繪唐代天寶年間發生安史之亂,兵陷長安,唐明皇(玄宗)幸蜀避亂。史載「出棧道飛仙嶺下,乍見小橋,馬驚不進」,即是此景,畫中著朱衣者即唐明皇。安史之亂後,唐廷與河北、淮北之間的衝突就此展開。

 

作者簡介

盧建榮

現任《社會∕文化史集刊》(新高地)主編,曾任灣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也於灣師範大學、台北大學以及佛光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作者是灣僅見全方位思維的史家,古今中外史蹟皆其獵場,長年提倡「敘述史學」與「新文化史」,將多項獨到研究成果,改寫成平易故事版本與讀者分享。1990年代起,大量引介西方新文化史學巨作(麥田出版叢書),膾炙人口,引領兩岸年輕世代開創史學新風。

盧氏早期敘述史著作《曹操》出版於1980年;《入侵灣》獲2000年「中央日報」十大本土創作獎;2003年《灣後殖民國族認同》獲書評家晏山農許為灣史界勇於挑戰當權第一人;《咆哮彭城:淮上軍民抗爭史》2014年獲北京權威書評專欄4顆星獎。

其他重要著作:《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2010)、《白居易、歐陽修與王安石的未竟志業:唐宋新聞傳播史》(2013)、《唐宋私人生活史》(2014)、《沒有歷史的人:中晚唐的河北人抗爭史》(2020)、《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憩、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2020)、《明清閨閣危機與節烈打造》(2020)、《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2021)、《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2022)、《死亡文化史:唐宋性別與婦女死後解放》(2022)、《假如她們是男人:唐代女皇難產與性別政治》(2023)、《中司法長夜微光乍現》(2023)等書。

 

目錄

再版序:際鬥場的神鬼戰士

自序:綺羅堆裡埋神劍

導論

 

第一部 淮北篇:碧血洗銀刀

 

第一章 彭城劉氏的地方支配與宗族團體之形成

一、家族重心在彭城的劉氏及其地方支配

二、家族重心遷往洛陽的劉氏與放棄彭城經營

 

第二章 依附皇權的劉氏與其宗族的分化、遷徙

一、獨門散戶的奮鬥成敗互見

二、出生入死的軍鎮將帥

三、巴著皇權的宦官世家

四、京寓劉氏主支沒落宗族團體結構問題

 

第三章 徐州設藩與地域政治/社會變動

一、徐州自治的發軔:張建封治徐

二、徐州自治的續斷

 

第四章 徐鎮變危地與聘幕條件放寬

一、幕主與幕僚雙方條件相稱

二、依賴幕主型幕僚

 

第二部 河北篇:風雪趙州橋

 

第五章 河北門閥的地方支配、政治參與和遷徙

一、趙郡李氏例解

二、博陵崔氏例解

三、清河崔氏例解

四、范陽盧氏例解

 

第六章 特區化過程與地域人群對戰爭陰影記憶的態度

一、本地人觀點重見天日

二、選擇性的過去:客居人士與變節本地人共沐皇恩?

三、隠徵的本地人觀點

四丶性別、傳記和家論述

五、由傳記文本所見河北扈從主義的一個側面

六、替代陳寅恪典範的解釋方案

 

第七章 河北文幕雙軌任用:優選在地人及其團塊化、與對外招攬人才

一、河北地界存在反唐與擁唐兩種軍事機構

二、由天子世界走進河北世界

三、天子世界中人寄食河北

四、縱橫家表演的舞

五、遊士入幕河北

六、唐河關係緊張的在地人文幕

七、唐河關係趨穩時的在地人文幕

 

結論

參考文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