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中国典籍里的西方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作者:武斌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95.00


页数:0


印次: 1




ISBN号:9787511744852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林则徐“开
眼看世界”……对于中国人
来说,“西方”是一个历史概
念。随着交通的逐渐发达,
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的不
断扩大,中国人所说之“西
方”也是不断延伸、不断变
化的。


本书所讨论的,是历史
上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尤其是
西方的想象、探索和认知的
过程,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
的了解过程。这也就是中国
人的世界眼光,中国人的世
界观。
精彩书摘



汉武帝建元三年,也就
是公元前138年,26岁的汉
朝使者张骞带领向导、随员
等100余人,从长安出发,
一路向西。他们要出使大月
氏,说服大月氏和汉朝联合
起来,一起抗击匈奴。当时
,驰骋在北方大草原上的匈
奴人是汉朝Z大的威胁。


但是,张骞一行只知大
月氏被匈奴赶出故地,应该
去了西域,但对他们究竟迁
到什么地方并不清楚。而且
,出使途中B须经过匈奴统
治的地区,充满了危险。张
骞一行进入今天的甘肃省境
内的陇西时,便被匈奴人抓
获,被押解至今内蒙古呼和
浩特所在之地,那里是匈奴
人的王庭。张骞一行在那里
滞留了11年。


后来,张骞和随从人员
乘匈奴人内乱之机,从羁押
的营地逃了出来。他们翻过
葱岭,兼程西行,经过几十
天的长途跋涉,到了位于今
中亚费尔干纳的大宛国。接
着经位于中亚锡尔河流域的
康居国赴大月氏,此时的大
月氏已经占据了大夏,也就
是位于今阿富汗境内的一个
G家。张骞西使,前后共历
时13年,汉元朔三年(前
126)回到长安。


张骞西行,号称“凿空”
,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丝绸
之路。他是第一个以官方使
臣的身份走进西域的人,第
一个亲眼看到那片神秘土地
的人。那里的大漠荒原、崇
山峻岭,那里的奇风异俗、
奇珍异宝,那里的陌生人和
族群,曾经引起中国人多少
奇妙的想象!西域一直是中
国人想象的异邦,是许多中
国神话的重要源泉。


张骞来了。他踏上了西
域的土地,见到了西域的人
民,见到了西域神奇的山川
地貌,奇异的动物、植物和
各色物产,见到了当地人们
的文化信仰和奇风异俗。当
他回到长安时,带回了关于
西域的真实知识。他打开了
中国人认识西部世界的大门
。J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从此,中国人对于西域
,对于那个时代所说的“西
方”,便不再停留于奇异的
摁象和猜想了。


在历史上,欧亚大陆是
人类文明的主要活动舞台。
而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
,主要的交通通道是自东往
西,在历史上与其他民族的
交流与交往,主要是面对西
方,主要是与西方的G家和
民族进行交往和交流。或者
也可以说,古代中国人的外
部世界主要是指西方,指在
中国西部之外的西方。对于
中华文化来说,与外来文化
的交流主要还是来自西方。


所以,自古以来,中国
人就对“西方”给予了很高的
重视。中国古代向西方的寻
求。可谓源远流长,经历了
几千年,一直不曾改变。但
是,对于中国来说,“西方”
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交通
的逐渐发达,随着人们对世
界的认知的不断扩大,中国
人所说之“西方”也是不断延
伸、不断变化的。秦汉及以
前的“西方”,主要是指“西
域”即中亚一带。那时候的
中外文化交流,与西域的交
流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当时
的中国人眼中,“西域”是一
个很大的外部世界。张骞通
西域被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
文化创举。到唐朝时,中国
人所说的“西方”主要是指印
度河中下游和恒河流域的广
大地区,前者绝大部分都在
今巴基斯坦境内,后者在今
印度境之内。“西学”指来自
印度的佛学,虽然唐代与波
斯和阿拉伯也有很多交通往
来。那时候人们把印度看作
文化圣地,一代又一代的僧
人到“西天取经”,形成了如
梁启超所说的第一批海外“
留学运动”。他们取回的不
仅是佛教经典,还有印度医
学、天文学等科学文化知识
。宋元时代,已经和欧洲有
所交流,但此时的“西方”主
要是指阿拉伯和波斯,此时
对中国文化影响Z大的是阿
拉伯文化。元代,在中国社
会文化舞台上,活跃着很多
“色目人”,其中大部分是波
斯人和阿拉伯人,他们充当
了那个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的
主角。明初时郑和所“下”的
“西洋”,指的是印度洋至波
斯湾、北非红海一带的海域
和G家。这是中国人在大航
海时代以前Z远的“西方”了



晚明时期,欧洲传教士
来华后,为了与中国人心目
中指称印度、阿拉伯等国为
“西方”的传统意义相区别,
他们总自称为“泰西”“大西”
“远西”“J西”,以示其所在
的国度和地区才是真正的“
西方”。起初,为了照顾中
国人原有的“西方”观念,他
们还特意将印度洋地区称为
“小西洋”或“小西”,以区别
于他们自己所在的“大西洋”
或“大西”。


P1-3
【目录】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想象的异域
一 奇谭《山海经》
二 黄帝的足迹和目光
三 “九州”与“大九州”
四 “四海”与“五方”
五 周人所认识的西方世界
第二章 丝绸之路开辟的新视界
一 大帝国的世界眼光
二 张骞对西域的发现
三 丝绸之路开辟了新视野
四 汉籍所载的西域知识
五 中国人早期所知的印度
六 张骞带回的希腊文化信息
七 汉代人所知的罗马
八 汉代文学对西域的奇异想象
第三章 跟佛教一起传来的外部知识
一 入华高僧带来的新知识
二 波澜壮阔的佛教“留学运动”
三 法显西行与《佛国记》
四 董琬给魏太武帝的出使报告
五 宋云、惠生西行纪
六 朱应、康泰报告的南海事情
第四章 大唐盛世的世界意识
一 大唐盛世与世界情怀
二 “四天子说”:唐代人认识的世界格局
三 隋代人的西域知识
四 唐朝对西域认知与经略
五 玄奘西行与《大唐西域记》
六 义净西行及其著述
七 《经行记》:一位旅行家对阿拉伯和非洲的记述
第五章 唐至元代典籍所记载的西方世界
一 《皇华四达记》与唐代丝绸之路
二 典籍里记载的波斯
三 唐代人认识的大食
四 典籍里记载的拜占庭
五 唐代人记载的非洲
六 唐代人对域外事物的奇异想象
七 宋代人对外部世界的记述
八 《岛夷志略》对非洲的记载
第六章 明清之际对西方的新认知
一 明前期的海外知识
二 郑和下西洋“三书”
三 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新视野
四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流传与影响
五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内容
六 艾儒略的《职方外纪》
七 南怀仁的《坤舆全图》
八 新地理知识的认知与影响
第七章 “开眼看世界”的人们
一 “变局观”与世界意识
二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三 魏源与《海国图志》
四 徐继畬的《瀛寰志略》
五 梁廷枏与《海国四说》
六 近代早期中国人的世界观
第八章 近代传入的西方史地知识
一 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传播
二 西方史学知识的介绍
三 《四裔编年表》 及其影响
四 《泰西新史揽要》 及其影响
第九章 “出洋”与“开眼”
一 走出国门去看世界
二 晚清的海外行纪
三 林鍼的《西海纪游草》
四 王韬的英法之行与《漫游随录》
五 斌椿的欧洲之行及《乘槎笔记》
六 张德彝的“八述奇”
七 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
八 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
第十章 清朝官员的出使报告与日记
一 郭嵩焘的出使活动与《伦敦与巴黎日记》
二 刘锡鸿的《英轺私记》
三 黎庶昌的《西洋杂志》
四 曾纪泽的《出使英法俄国日记》
五 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
六 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
七 徐建寅的科学考察及《欧游杂录》
八 张荫桓的《三洲日记》
九 钱恂的《五洲各国政治考》
十 海外游历使及其考察报告
十一 五大臣出洋及其考察报告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