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给0~3岁宝宝看的书,除了内容之外,形式也非常重要。纸板书(Board Book)以其容易翻阅、不易撕坏的特点,专为孩子们翻阅的小手而精心设计,非常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要。

“幼幼成长图画书纸板书·*辑”是从日本著名的福音馆书店直接获得授权。这些不同风格的大师级名家绘本,贴近宝宝的日常生活,情趣盎然;制作上采用圆角设计,健康安全,在很多妈妈们中间广为流传,被视为“宝物”。

同时,我们邀请幼教专家、阅读推广人撰写书评、导读,提供关于图书的某些理解和阐释的角度,为亲子共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也能激发爸爸妈妈们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去探索图书衍生出的多元内涵和无尽乐趣。

此次推出的“升级版”特别增加了以下内容:

·在每个故事后增加了多个亲子互动游戏,让阅读还可以动起来、玩起来。

·“亲子阅读Q& A”对亲子阅读中常见的疑问和误区给予解答和指导。

·“宝宝阅读记录”册,提醒家长用阅读记录下宝宝的成长脚步,留下珍贵的亲子共读记忆。宝宝的言语、动作、表情,是阅读时*真实、自然的反应,是他们理解图画书的独特方式,也是亲子阅读*值得回味的美好片段。


【内容简介】

《快出来快出来》

林明子 文/图

重点发展视觉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

故事里暗藏了捉迷藏的游戏,阅读过程如同在玩藏与找的游戏。为宝宝反复讲述这本书,就是不断在游戏中发展和稳定宝宝对客体的认知,不断刺激并满足他的期待心理。同时,这样的内容符合小宝宝的发展特点,无需家长绞尽脑汁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演绎,它也轻松吸引宝宝,令亲子阅读变得轻松和自然。

《该起床了吧》

松野正子 文 薮内正幸 图

重点发展自然观察智能、肢体运动智能

书中画面精致、逼真,描绘了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起床时千奇百怪的动作。每一幅画面里,都蕴藏着母子之间微妙的联系。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的互动神态,都是一种无形的渲染。当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故事里的画面、文字,故事外的肢体的接触,不仅能让孩子理解、融入故事情节,而且能自然而然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传递。

《圆圆的真好吃》

小西英子 文/图

重点发展数理逻辑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语言智能

书中选取了孩子感兴趣的各种食物,作为图书内容。有巧克力蛋糕、饼干、曲奇、柠檬、西瓜,勾起孩子食欲的同时,又从中概括出了“圆”的概念。在这本书里,可谓“解馋”、教育两不误。

《打开打开》

福岛繭子 文/图

重点发展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

打开一个个扁的、圆的、长的、方的盒子,呈现给宝宝的是一个个惊喜:可爱的毛绒熊,吃饭的小盘子,彩色小火车,红色的帽子,毛茸茸的小猫。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断反复的句式结构,能让宝宝在认识物品形状、学会匹配的同时,初步感知物品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点点点》

和歌山静子 文/图

重点发展自然观察智能、语言智能

这是一本以抽象艺术描绘动物的图画书,它从点点、圈圈、一闪一闪的亮光以及“咔嚓,咔嚓”等意象与声音出发,介绍各种各样的昆虫,巧妙大胆的设计、简洁粗壮的线条以及富有韵律感的语言,让宝宝在获得认知的基础上,去体验大自然的美感,品味生命的乐趣。


【作者简介】

林明子,日本图画书领域大师级画家之一,她1945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教育学部美术系,创作《纸飞机》一书后,进入童书世界。她的作品*独特之处是:完全依从幼儿看世界时的视线高度以及从幼小心灵的情绪感受,来描绘生活环境中的细节和情趣,曾获第二届绘本日本奖、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美术奖。

少年儿童出版社“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已出版林明子的四部作品:《月亮,晚上好》、《喝汤喽,擦一擦》、《小手手,出来了》、《小鞋鞋,走一走》。

和歌山静子,日本著名的插画家,绘本家。1940年出生于京都府,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他不仅自己创作,还致力于组织作家创作揭露战争罪恶的绘本,让小孩子从小懂得关爱,学会尊重,避免暴力,避免战争。

少年儿童出版社“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已出版的和歌山静子的作品还有:《向日葵》《咚嘟咕咚》《我是鸟》《我喜欢跑步》等。

薮内正幸,1940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从小就非常喜欢动物,曾养过狗、猫、蛇,高中时还曾养过一只鸢。上野动物园是他*喜爱的动物园之一。对他而言,能在其中尽情的素描写生,宛如身处天堂一般。他认为画科学类图画书*重要就是呈现物体的实象,特别是画动物,必须对动物有一份感情,而且他从不忘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动物学家审核。薮内认为大人和小孩对动物的认识没什么两样,因此在创作时不会认定这本书是为大人或小孩而作。他的作品还有《猜猜看 这是谁的手和脚?》《尾巴的功用》等。


【媒体评论】

用“打开”去探索世界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华爱华教授

打开打开,把盒子打开。

打开打开,再把另一个盒子打开。

同样的事情,重复一次没关系,可要是重复几次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呢?

打开方方厚厚的盒子,打开扁扁大大的盒子,打开长长的盒子,打开圆圆的盒子……一个接一个地打开各种各样的盒子。

没错,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故事,在我一边翻书一边念给孩子们听的时候,他们却是那么喜欢。书中不断反复的句式结构,家常生活的物品,还有画家那写实而充满质感的柔和笔触,让0~3岁的孩子感到非常亲切。当然,在让孩子们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外,本书所传达出的内容也十分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水平,他们能从阅读中收获更多。

初步了解物品的形状

不同种类、各具形态的盒子,能帮助孩子加深对于物体形状的理解。通常情况下,0~3岁的孩子对形状的认识比较刻板,他们会认为你告诉他的某一个长方形才叫长方形,而其他比例的长方形就完全是一个新图形了。而书中的图画会暗暗地提醒孩子,长方形可是有很多种呢,有宽厚的长方形,也有扁平的长方形。

初步学习物品的匹配

你看,不同形状的盒子里,藏着的可是不一样的东西哦。玩具小熊圆嘟嘟的,所以躺在宽厚的盒子里;吃饭的盘子大大的扁扁的,所以被收到扁平盒子里;小火车那么长,只能放进长得甚至有些过分的盒子里;而帽子,毫无疑问,得藏在圆形的盒子里了。不知不觉中,孩子其实就在学习物品的匹配了,根据物品的特性,去找到相应的盒子。这么一来,孩子收拾起自己的玩具来,速度准会快了不少,因为他知道玩具飞机只能放进它自己的小盒子里,而那堆积木只能往那个大桶里面放了。

初步感知一些概念和逻辑

这本书啊,还能帮助孩子去感知“里”和“外”的概念。盒子没打开时,盖子盖得好好的,自然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一旦盒子打开了,东西就呈现出来,能看见了;东西跑到盒子外,也能被看到。说起来绕口、想起来有点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用图画和故事解决了。

在现实生活中,0~3岁的孩子们也常常热衷于“打开”,看看这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各式各样的盒子、瓶子、抽屉都能激发起他们无比的好奇心,他们就是用“打开”这个动作去探索世界。这就是他们的“学习”方式。

“快出来,快出来!”

上海市卢湾早教指导服务中心 忻 怡

看到这本小小图画书的*眼就喜欢上了它。适合0~3岁宝宝特别是2岁以内小宝宝的图画书真的很少,这本会是个好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捉迷藏的游戏暗藏在故事里,阅读过程如同在玩藏与找的游戏。为宝宝反复讲述这本书,就是不断在游戏中发展和稳定宝宝对客体的认知,不断刺激并满足他的期待心理。

听!“呱,呱,呱”,“哧溜,哧溜,哧溜”……一组组象声词使阅读过程充满趣味,七八个月大的宝宝,听着听着,就会手舞足蹈地和爸妈一起“啊、吧”地冒出声音,从半岁开始他们就喜欢跟着爸妈学说话了。

想!“是谁藏在里面呀?快出来,快出来。”整本书里只有这一个句式,结构稳定且不断反复,这种语句在生活游戏中很常用,小月龄宝宝看着画面、听着故事便很容易理解,而到了学话期,宝宝也非常愿意复述。

认和说!这本书就如同动物认知图卡,常看常读,可以促进宝宝对青蛙、兔子、蛇、鸭子、大象等动物的命名以及其体型、叫声、动作等特征的认知,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可以指指认认,会说话的宝宝就可以和大人一起边听、边讲、边为动物命名了。

我们中心的老师分别给不同月龄的宝宝(6~24个月)讲读这本书,结果不出所料,*次出现在宝宝面前,他们就被牢牢地吸引住了,故事讲完了,小宝宝们还傻傻地盯着书看,好奇里面是否还藏着宝贝?

不过,对着不同月龄的孩子,我们建议爸爸妈妈要采取不同的伴读技巧:

·给半岁以内的宝宝读,用欣喜的语气念“快出来!快出来!”,并在话语快结束时再突然翻到下一页,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为1岁左右的宝宝阅读,翻页后先说动物名字“青蛙!青蛙!”,再说“呱!呱!呱!”把指认的内容渗透进去。

·对1~2岁的宝宝,每次翻页后,可以看着他,等待他自己说出那些有趣的叫声;还可以问他:“呱!呱!呱!是谁啊?”

·而2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鼓励他读给爸爸妈妈听啦!

·至于书中那些有趣的颜色和形状,就放到故事结束以后,再问问答答、找找认认吧!千万不要把形状、颜色的指认变成阅读的主要内容,这会令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大打折扣。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幅美丽的图画,父亲或者母亲坐在宝宝身边为他讲述图画书中的奇妙世界,宝宝时不时抬起头和父母交流,或者用小手指着书说着什么。或许,这本小图画书又会是一次连接亲情的温柔纽带,虽然看不见,但是,用心,就可以触到。

在抽象艺术中感受昆虫的美

图画书阅读推广人、丛书译者 林静

一拿到《点点点》这本书,马上就有一种孩子会喜欢的直觉。可能是鲜明的、富有存在感的笔触和形象在起作用。还在那绘本稀有的年代,它是我陪伴孩子阅读的少有的几种低幼绘本之一。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感到温暖。

那时候,大胆地指着在红白对开的底子上几个蜡笔画的大黑点,只照着原文念出“一点,一点,又一点”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力量。孩子们的眼睛完全被吸引住了,停顿几秒后,再一翻,“是瓢虫”,纯白的对开页右侧,占满画面的粗线条红色瓢虫,是极纯粹、清爽的绘画表现。孩子们认真地接纳了这种变化,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第三个对开右侧,同样是顶天立地的漩涡,文字只有“骨碌,骨碌,骨碌”,再翻,“是蜗牛”。孩子们随着画面的流动,神情有节奏地一紧一松。我特别喜欢第五个对开页左侧,深蓝色背景上三个金黄色的亮点,配上“噗,噗,噗”的发音,图像配音的效果恰到好处。“萤火虫”不就是这样优雅地在夜空里闪出希翼的光么!这几个顺次呈现的图和文在艺术上结合得是如此流畅,富有动感,直到*后一页,都在引发读者的猜想和想象,仿佛上演了一场声色华丽的昆虫戏剧。戏演完了。我能感觉得到,孩子们还沉浸在这美妙图画所营造的世界里,停顿片刻,便满足地叹了一口气。

这是一本用抽象艺术表现昆虫的绘本。大胆、有力、鲜明的笔触令人印象深刻。排版上很讲究结构和艺术效果。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为了表现富有韵律的动感,不断切换画面的位置。

后来,很幸运地碰到了本书的作者和歌山静子女士。她谈道:“当时福音馆的编辑找到我,想要一本融入抽象艺术的以昆虫为主题的低幼绘本。昆虫给人的感觉很小,很细。如果用细碎的线条去表现的话,弄不好会让人觉得恶心。所以我用了粗壮的黑线。”原来是这样!想要让孩子了解、亲近昆虫,首先要让其感觉到它们的可爱。而想要让孩子们感觉昆虫的可爱,就得先让妈妈们也就是孩子身边的大人觉出它们的可爱来。孩子对昆虫的好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人的态度。事实上,我们身边的很多成人是不太喜欢这些脏兮兮、爬来爬去的小生物的。而在和歌山女士的画笔下,瓢虫变得那么大,线条这么粗壮有力,也许是为了先让妈妈们亲近昆虫,感受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的可爱和美感吧。

艺术来自于生活。这本书正是和歌山女士处在育儿阶段创作的绘本。在家里,她和儿子都很有兴趣养昆虫,每天还去抓蚂蚁喂养。我想,那是一种在孩子的童年里回味纯真乐趣的宝贵体验吧!有机会生养孩子的父母,多么有幸,人生得以再有机会回归童真。这对我们是一种启示。大人需要和孩子一起不怀戒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生命的乐趣!

“起床”的乐趣

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王慧

起床喽!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你起床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伸个懒腰、揉揉眼睛或是再打个哈欠。那动物们睡醒了又会是怎样有趣的情景呢?和我们一样吗?

翻开《该起床了吧》,保证你会和我一样会心一笑,原来起床的动作可以那么千奇百怪!画风逼真的各种动物,形态各异的可爱睡姿和起床时的动作甚至神态让人倍感真实、有趣。小猫耸耸肩起床了,小狗打着哈欠起床了,小松鼠舔舔尾巴起床了,大象勾着鼻子起床了,就连封面上睡得正香的小兔,也在封底上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起床了……

其实一本好的图画书,绝不仅仅是孩子识字的媒介,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情感,它有着超越时空、超越物种的永恒魅力。在《该起床了吧》的每一幅画面里,都蕴藏着母亲和孩子之间微妙的联系。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的互动神态,都是一种无形的渲染。当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故事里的画面、文字,故事外的肢体的接触、创设的氛围,不仅能让孩子理解、融入故事的情节,而且会在自然而然中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传递。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被书中的动物深深地吸引住了。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可爱的动物是他们*喜欢的、*愿意接触的形象,特别是当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将小动物们描绘得那么栩栩如生,孩子们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了。我讲故事,孩子们围在我身边,兴奋地喊着所认识的动物的名字——“小猫”、“大象”,有的还会忍不住伸出小手来摸一摸书上的小动物。

为了能和孩子们更好地进行互动,我一边讲一边加入了动作的暗示。我学着书里小动物的睡姿,躺下来,没想到孩子们也学着我的样子躺下来;当我举起双臂伸个大大的懒腰准备起床时,孩子们也争先恐后伸起了懒腰!就这样,我和孩子们一块儿模仿动物们“躺下”、“起来”的有趣动作。有时还没等我翻到下一页,孩子已经自动自发地躺下,接着又一骨碌爬起来,嘟囔着:“宝宝,起床喽。”我们还会学着大象的样子,把手臂当做长长的鼻子,相互碰一碰。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中了。

生动的形象、憨态可拘的表情,《该起床了吧》让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起床过程变成了有趣的阅读故事。

一个好故事不就该是这个样子吗?它来自于平常的生活,却又别具不一样的乐趣。

你也来感受一下吧!

尊重孩子的,才是好书

好好妈妈

同事们赞我是个“逗孩子高手”,任凭哪个小宝宝,不一会儿就能被我用图画书逗得眉开眼笑。其实,每当这时,我内心里佩服的是那些能创作出让2岁以内小宝宝喜欢的图画书的作者。适宜小宝宝的图画书,其艺术专业性不仅仅是通过创作技巧展现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创作思路中反映出的那份对小宝宝身心发展的洞察与了解,这需要他们花多少时间去用心观察小宝宝,捕捉小宝宝的认知、情绪的特性?这种对孩子的尊重,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就以这本《圆圆的真好吃》为例吧:

取材如何?全书讲的都是日常所能见到的“好吃的”,这可是孩子们特别关注的内容之一。好!

角度如何?全部都是“圆圆的”和“好吃的”,这种联系“用心于无意”,红色、黄色、绿色的“圆圆的”对应巧克力蛋糕、柠檬、橙子和西瓜;小小的、大大的、一个、许多个“圆圆的”也都有贴切的对应……形状、分类、数量、指认、命名、大小自然融于一本小小图画书中。巧!

语言和图画如何?“这是什么?”“饼干和曲奇”,问话方式和生活中的对话几乎一模一样;“句式结构一致,不断反复”,利于宝宝理解和模仿学说。画面几乎都是真实的,让小宝宝能够从具体的“图像”中,快速理解事物。妙!

情趣如何?这本小图画书具有游戏性和互动性。对于大一些的宝宝,爸爸妈妈还可以让他到生活中去找寻和发现“圆圆的”、“好吃的”,相信会很有趣。乐!

说到这里,深为今日的孩子们感到幸福。我的好好出生在1990年代初,那时没有这些可爱的图画书引进和出版。不过,出于母亲的直觉,我给他自制过同类的书籍:把“方方的”、“好吃的”物品的图片打了孔,用绳装订在一起;把“三角形的”、“好吃的”图片装订在一起,逗他玩,和他游戏、和他问问说说,效果也都不错。如果今日的父母愿意抽时间,不妨以这本图画书作为范例或参考,为宝宝自制出其他形状的“好吃”的图画书。又或许,聪明而热爱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试试将自己成功自制的图画书推荐出来?


【目录】

幼幼成长图画书 纸板B1《快出来快出来》

幼幼成长图画书 纸板B2《该起床了吧》

幼幼成长图画书 纸板B3《圆圆的真好吃》

幼幼成长图画书 纸板B4《打开打开》

幼幼成长图画书 纸板B5《点点点》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