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基本信息
书名:一粒沙子的旅行
作者:阿山 著
责任编辑:黄彧修 叶鑫
书号:9787533483463
出版时间:2022.7
定价:32.00元
开本:16
印张:9.5
装帧:平装
字数:90千字
页数:146
编辑推荐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心灵之旅。
写给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心灵童话。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原创童话故事。书中以一粒沙子为主人公,描述了小沙子探索世界的所见所闻和心灵成长过程。在童话文本的基础上,设置“心灵悟语”栏目解读故事背后蕴含的心理学知识或人生哲理,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更加透彻地认识情绪、探索内心。
内容简介
一粒无名沙子在荒漠中苏醒,为了唤醒自己的伙伴,沙子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在去往巨人山的路上,她遇见了穿披风的云朵奥飞、胡须打结的榕树爷爷、爱睡觉的猫咪妮娜穿越旅途的重重迷雾,沙子身份的秘密被逐渐揭开。
作者简介
阿山,2007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新闻学专业,热爱心理、绘画、诗歌等一切可爱的事物。毕业后主要从事图书策划和家庭教育工作,曾参与策划编辑《家长心理学入门》、《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第3版)、“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丛书等图书。
目录
1.一粒孤单的沙子
2.穿披风的云
3.空中之旅
4.榕树爷爷的胡须
5.一万个结
6.雨润清门
7.另一粒更小的沙子
8.暗夜花园
9.智胜长腿怪
10.遇见咕噜圆
11.和月亮一起去散步
12.哑巴婆婆和石头琴
13.山坡上的石洞
14.大战鳄鱼头巫师
15.突然变老的沙子
16.湖泊旁的变身
17.森林女神的降临
18.会飞的树
后 记
节选
序一:画,只为寻找真实的自己!
画画,从人的心理层面来说意义du特。它是一种非言语表达形式,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以画为手段,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成就,以实现沟通、交流。画画并非仅仅是为了表现美,而是在表情达意。它也是一种直达人心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线条、色彩、构图读出画者的个性、情绪、思维。很多人认识我是从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中的一期“看画识人”开始,认为这很神奇。其实,神奇的是绘画。画能让我快速辨别出一个孩子的性格与心理状态,再结合他们的动作、表情反映的信息,将画和人有效匹配了起来。可以说,绘画就是孩子的第三种语言。
与孩子不同的是,历经世间百态的成年人面对自己却日渐陌生起来,被层层面具包裹着,模糊了真实的模样。其实,每当踽踽独行时,许多人心底又总会发出呐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如果你找不到答案,为何不用画来照见自己呢?
我与阿山相识多年,她是真正在生活中运用绘画心理的,也因此而受益。她想表达、爱表达,也善用有趣的方式去表达。她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了绘画和童话故事,她将自己的阅历、才华、灵感、天赋注入其中,真实而生动。正如她想要的:“像孩子那样。”是的!画,只为寻找真实的自己!我们常说:“看见即疗愈。”那一幅幅淋漓尽致的画,不就是最好的看见吗?
《一粒沙子的旅行》充满童趣和想象,从一粒无名沙子的视角记录了自己的创伤、保护、情结、分化、蓄能、借力、破土、蜕变的过程,将心理学智慧融入童话故事,阅读起来轻松且深刻。一粒沙子是如何开启旅行的?途中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惊险刺激的故事?她又是如何让自己变得强大的?这粒不起眼的沙子到底是谁?这些疑问会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不过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每一个小故事背后都留有令你琢磨回味的空间。
读完这本书,我仍意犹未尽,童趣的情境、智慧的文字、纯真的画作让我思绪万千,如同观看一部以读者为主角的电影,历经生命的成长与蜕变。在别人的故事里读出了自己,我想,你读完后也会去寻找那棵属于你的心灵之树。
严虎
2022年3月1日
序二:每个人都是一粒沙子
当阿山邀请我为她的书作序时,说实话,我感到有些意外。但那天夜里,当我打开文档,看到书中的一幅幅图画时,一种亲切感顿时扑面而来。阿山的笔触透着孩童般的稚气和天真,文字简单清澈。她说自己并没有学过画画,没有想过把这本书做得多完美,这些画和文字是和自己相处的岁月里,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音符。我用心抚摸画面上那些线条,仿佛看到阿山所经历的一切以及她的勇敢和努力。
在学会写字前,人类自发地就会画画。图画是最有效的直达人内心的工具之一,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我常常通过绘画与孩子们交流,也总会被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震撼到。阿山把自己心里的话写下来,再用一种儿童式的绘画方式画出来,然后把这些幻化成故事和诗句,带着我们踏上了一段返璞归真的旅行。在这些充满心理象征意义的画里勇敢地表达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她的文字和绘画里,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对自己说:“简单一些,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一一写下来就好了。”
我几乎毫不费力,一口气就把故事读完了。这是一粒沙子的旅行,在某些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那粒沙子,我想谁都有可能是那粒沙子吧!
这本书可以是母亲念给孩子的睡前故事,可以是少年躲在角落里翻看的那本书,也可以是成人读给自己听的句子,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故事。故事是一剂良药,讲故事的人在叙述中被看见,听故事的人在故事中看到自己,并且获得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找到继续前进的路。当看完这本书时,我像是听了一半故事不愿睡去的孩童般,期待这部故事的续集。
李思思
2022年2月2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