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宽容与执拗-迂夫司马光和北宋政治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3-01




作者:赵冬梅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108.00


页数:0


印次: 1




ISBN号:9787521762303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以北宋史学家、政
治家、一代大儒司马光的成
长轨迹、人生经历、社会活
动为核心,讲述了其生命所
跨越的自真宗、仁宗、英宗
、神宗至哲宗这五个朝代的
历史变迁,以及与其休戚相
关的北宋政坛上如王安石、
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
轼兄弟等名臣的互动、恩怨
与纠葛。


司马光究竟是谁?是宋
人眼中恤民爱民的司马丞相
,还是当代人悉知的顽固的
守旧派、王安石变法的死对
头?是古代孝子的典范、温
和敦厚的友人,还是坚刚勇
毅的台谏官、保守稳健的改
革者?是私德高尚的政治家
、名垂史坛的文正公?还是
充满局限的大儒、宽容政治
的掘墓人?虽然时代赋予了
他诸多标签,但隔着千年历
史,他在当代人认知中的形
象与面目依旧遥远又模糊,
甚至古往今来对他的解读多
少带有一些暧昧或偏见。


北京大学宋史专家赵冬
梅教授以多年宋史研究积淀
为依托,自司马光的家世渊
源追溯而起,将其初入仕途
至崭露头角,再至成为股肱
之臣,乃至走上宰相高位进
而影响宋代历史走向的人生
经历进行了细致讲述。其间
,既有对司马光与恩师庞籍
、挚友庞之道深厚的师友之
谊的描写,又有对其在激烈
变革的大时代下与各方势力
间思想交锋、政治角逐的讲
述,乃至对司马光怡然自得
的著述生涯和其思想、德行
、为人处世的立场进行的生
动刻画。
精彩书摘



01
家世背景与祖先记忆


家庭出身与个人成就的
关系,是现代历史学中一个
老生常谈的有趣话题。秦未
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喊出的
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真有石破天惊的觉悟
。而Z终以平民之子登顶权
力巅峰的,却是汉高祖刘邦
。从东汉末年到唐代前期,
家庭出身一度是压倒一切的
决定性因素,能不能受教育
、当官,当又累又危险的官
还是当又轻松又升得快的官
,能够跟谁结婚,该穿什么
样的衣服,跟谁在一起吃饭
聊天,都是家庭出身说了算
。相比之下,宋代的人有了
更多自由,更多地摆脱了家
庭出身的束缚,可以靠个人
奋斗求取功名。尽管如此,
家庭背景在个人成长中的作
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现代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年人身
上任何的善与恶、喜悦与悲
伤,都可以在童年找到根源
。家庭就像是无形的模子,
在每个人走向社会之前就已
经赋予了我们大致的形状。
走向社会之后,家庭的影响
仍然时隐时现,几乎无处不
在。古人其实也不例外。


宋朝士大夫特别重视家
族的建设和维护,司马光尤
其如此。他有一部礼学著作
《书仪》,专门讨论各种家
族内部的礼仪制度,受到南
宋儒学大师朱熹的高度赞誉
。这部《书仪》吸收了古礼
,以宋代的标准衡量,又J
为实用,有书信礼仪、冠礼
(成年礼)、婚礼、丧礼等
等,对于“新媳妇见公婆”“
女婿见岳父母”等等,都有
相当具体的指导,对于怎样
当家长、怎样当晚辈,也有
原则性的意见。司马光对家
族的重视,与司马家族有着
莫大的关系,而司马家族本
身也是他成长史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以说,没有那样的
司马家,就不会有那样的司
马光。


现代版的司马光简介,
通常会说他是宋代的陕州夏
县,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夏县
人,但是,宋元时代的人在
谈到司马光家世的时候,却
有三种不同说法。


第一种是大跳跃式的,
首先把司马家的源头一直追
溯到遥远古代的高贵皇族,
然后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就
跳到了司马光无官无爵的高
祖或者曾祖。比如,司马光
死后,苏轼代表宋朝官方所
作的《司马温公神道碑》
[1],就是这样写的:


其先河内人,晋安平献
王孚之后。王之裔孙征东大
将军阳,始葬今陕州夏县溧
水乡,子孙因家焉。曾祖讳
政,以五代衰乱不仕……


这段文字一共三句,每
一句的内容都可以独立成篇
。第一句:“其先河内人,
晋安平献王孚之后。”河内
,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沁阳
。晋安平献王司马孚,是西
晋奠基人司马懿的亲弟弟,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叔祖
父,《晋书》有传。[2]这
样说来,司马光的家世实在
是很了不起的。


第二句:“王之裔孙征东
大将军阳,始葬今陕州夏县
涑水乡,子孙因家焉。”这
说的是司马氏这一支定居夏
县的原因。司马孚的孙子司
马阳,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征东大将军”,后来(
不知何时何故)葬在了陕州
夏县涑水乡的高堠里(今夏
县坡底村一带),他的子孙
就在那儿定居下来,繁衍生
息,成了陕州夏县涑水乡人
氏。


P30-32
【目录】
目录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司马光
引子 司马光是谁
第一章 名父之子,迂夫本色
01 家世背景与祖先记忆
02 宦游人之子,奠定温和坚定本色
03 仁君儒臣
04 “迂夫”本色“诚”为先
05 论君臣,说彼我——思想早成的司马光
06 恩荫与科举
07 四年丁忧,忧国忧民
第二章 恩师庇佑
01 千江有水一庞丈
02 晁仲约事件与新政之败
03 庞籍入朝,司马复出
04 清贫快乐的国子监直讲
05 痛失好友,纸上谈兵
06 得庞籍提携入馆登朝
第三章 Z初的政坛历练
01 灵乌初鸣
02 灰色震荡
03 皇帝的私心
04 庞籍罢相
05 郓州习政
06 禁地与雄心
07 恩师的冒险
08 鹪鹩之怨
第四章 稳健的改革派——纯儒的局限
01 当仁不让入谏垣
02 “嘉祐三札”论政改
03 苏辙的对策风波
04 与恩师长别离
05 政治家的成年礼
第五章 危辱将至——宽容政治的消失
01 新君新政
02 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态度的转变
03 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第一次较量
04 临去三札守长安:司马光在新法政治中Z后的努力
05 独乐园中狮子吼
06 使命著《通鉴》
第六章 “司马相业”空遗恨
01 “司马相业”:千呼万唤开言路
02 “司马相业”:体制困境中的艰难突围
03 “司马相业”的宽容悖论
04 和解诏书的流产
05 黄叶落:司马光之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