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编辑】

《史记全译》插盒精装全6册,原著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陶新华教授逐段进行翻译,内容准确、文字精炼,配有大量精选自《帝鉴图说》《东周列国志》等古籍的插图,展现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古代社会全貌。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名,司马迁称他自己的这部著作为《太史公书》,班固把它记录在《汉书.艺文志》里,其中直写“《太史公》百三十篇”。就是后汉时应劭的《风俗通义》和荀悅的《汉纪》提到这部书也只称它为“太史公记”,还没有把“史记”的名词专门隶属给司马迁。直到唐朝编撰《隋书》,才正式把“《史记》一百三十卷”列为“史部”中的头一部,下注“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于是“史记”之名便由通名演化为专名,而“太史公”三字也就跟司马迁的名字结合起来,三者之间便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

  《史记》的记事,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一部博大精深、前无古人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文学*伟大的文学著作之一。


【内容简介】
汉朝司马迁作的《史记》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伟大的历史名著,其中有许多文学名篇。因为司马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比较进步的历史观点和高度的文学修养,所以他能够审择史料,创设体例,刻画人物,把先秦以来多方面的史实和他当代社会各阶层的形形色色的动态如实地反映出来,写成这样一部完整丰富的“通史”。更因这部书有缜密的体例,可以妥帖地安排多方面的史实,于是就被那些由汉朝到清朝的许多史学家所接受和取法,无形中便规定了他们写历史的范式。另一方面,又因这书的内容丰富灿烂,生动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的复杂生活,于是又被后来历代的文学家奉为典范,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莫大的影响。《史记》像一颗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河上;《史记》像一座山,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的文化之林。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县龙门(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南)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如年《汉武帝征和三年》以后去世。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他就随父进京(长安),住在茂陵地方(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开始学习。到十岁时,便能诵读古书,后来跟隨著名的经学家董仲舒、孔安国研究《春秋公羊传》和《古文尚书》,深刻了解了先秦和汉代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及其斗争的历史,他还具有相当广博天文历数知识。

译者简介

  陶新华,男,汉族,湖南醴陵人。

  1988年至1995年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1995年至1997年,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7年至2000年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00年2002年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后。2002年至2010年,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副师级干部。2010年至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

  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主攻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史、军事史和文化史。在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期间,为本科生讲授过《中国古代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等课程。在国防科技大学工作期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中国文化史》、《历史学通论》、《史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总课时1600余计划学时。为本科生进行第二课堂学术讲座14次,为研究生进行学术讲座1次。作为科技哲学方向硕士生指导教师,指导科技哲学硕士生2届,并协助指导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多名。独立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军事训练著作2部,参编研究生教学教材1部。1部专著被和清华大学联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全本发布。

  在《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社会科学战线》、《中华文史论丛》等核心刊物独立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在一般学术刊物独立发表研究和教学论文10余篇,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3篇。有些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些被《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进行论点介绍。独立完成湖湘文库古籍校点著作8部,并分别撰写内容提要。多次应邀参加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科技哲学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言。


【目录】

第一册

前 言

报任安书

史记第一卷 五帝本纪第一

史记第二卷 夏本纪第二

史记第三卷 殷本纪第三

史记第四卷 周本纪第四

史记第五卷 秦本纪第五

史记第六卷 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第七卷 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第八卷 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第九卷 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第十卷 孝文本纪第十

史记第十一卷 孝景本纪第十一

史记第十二卷 孝武本纪第十二

史记第十三卷 三代世表第一

史记第十四卷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史记第十五卷 六国年表第三

第二册

史记第十六卷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史记第十七卷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史记第十八卷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记第十九卷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史记第二十卷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史记第二十一卷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记第二十二卷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略)

史记第二十三卷 礼书第一

史记第二十四卷 乐书第二

史记第二十五卷 律书第三

史记第二十六卷 历书第四

史记第二十七卷 天官书第五

史记第二十八卷 封禅书第六

史记第二十九卷 河渠书第七

史记第三十卷 平准书第八

史记第三十一卷 吴太伯世家第一

史记第三十二卷 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第三十三卷 鲁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第三十四卷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记第三十五卷 管蔡世家第五

史记第三十六卷 陈杞世家第六

史记第三十七卷 卫康叔世家第七

史记第三十八卷 宋微子世家第八

第三册

史记第三十九卷 晋世家第九

史记第四十卷 楚世家第十

史记第四十一卷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史记第四十二卷 郑世家第十二

史记第四十三卷 赵世家第十三

史记第四十四卷 魏世家第十四

史记第四十五卷 韩世家第十五

史记第四十六卷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史记第四十七卷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记第四十八卷 陈涉世家第十八

史记第四十九卷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记第五十卷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记第五十一卷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史记第五十二卷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记第五十三卷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史记第五十四卷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史记第五十五卷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第五十六卷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第四册

史记第五十七卷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第五十八卷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记第五十九卷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记第六十卷 三王世家第三十

史记第六十一卷 伯夷列传第一

史记第六十二卷 管晏列传第二

史记第六十三卷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史记第六十四卷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史记第六十五卷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史记第六十六卷 伍子胥列传第六

史记第六十七卷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史记第六十八卷 商君列传第八

史记第六十九卷 苏秦列传第九

史记第七十卷 张仪列传第十

史记第七十一卷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史记第七十二卷 禳侯列传第十二

史记第七十三卷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史记第七十四卷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史记第七十五卷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史记第七十六卷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史记第七十七卷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史记第七十八卷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史记第七十九卷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史记第八十卷 乐毅列传第二十

史记第八十一卷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史记第八十二卷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史记第八十三卷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第五册

史记第八十四卷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史记第八十五卷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史记第八十六卷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史记第八十七卷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史记第八十八卷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史记第八十九卷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史记第九十卷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史记第九十一卷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史记第九十二卷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史记第九十三卷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史记第九十四卷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史记第九十五卷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史记第九十六卷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第九十七卷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史记第九十八卷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史记第九十九卷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史记第一百卷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史记第一百一卷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史记第一百二卷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史记第一百三卷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史记第一百四卷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史记第一百五卷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史记第一百六卷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史记第一百七卷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史记第一百八卷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史记第一百九卷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史记第一百十卷 匈奴列传第五十

第六册

史记第一百一十一卷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史记第一百一十二卷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第一百一十三卷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史记第一百一十四卷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史记第一百一十五卷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史记第一百一十六卷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史记第一百一十七卷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史记第一百一十八卷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史记第一百一十九卷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史记第一百二十卷 汲郑列传第六十

史记第一百二十一卷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史记第一百二十二卷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史记第一百二十三卷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史记第一百二十四卷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史记第一百二十五卷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史记第一百二十六卷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史记第一百二十七卷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史记第一百二十八卷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史记第一百二十九卷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史记第一百三十卷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试读章节】
《中华传统国学经典 史记全译(精装共6册)》: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日:“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日:“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遢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过了两年,听说纣昏乱暴虐更加严重,杀死王子比干,囚禁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着他们的乐器奔逃到了周。在这种情况下武王普遍告令四方诸侯说:“殷家有非常重的罪行,不能够不去完成对它的讨伐。”于是遵照文王的旨意,就率领兵车三百乘,勇武的军士三千人,穿戴盔甲的军士四万五千人,往东去讨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这一天,军队尽都渡过盟津,四方诸侯都会聚了。说:“要奋进不止不要懈怠!”武王于是就写了《太誓》,训告大家:“现在殷王纣听用他宠妇的言论,自绝于上天,毁灭败坏天地人三方面关系的正道,疏远他祖父母以下的亲族,抛弃他先祖创制的乐曲,谱写一些淫乱的声乐,用这种变乱雅正音声的办法,取得他宠妇的喜欢。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努力呀各位诸侯,这样的讨伐不可以再次举行,不能有第三次!”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日:“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日:“嗟!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日:“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
  行誓师。武王左手把着黄钺,右手秉执白色装饰有牦牛尾的大旗,用来指挥。说:“从远方辛勤来到的西部地区的人们!”表示慰问后武王接着说:“我的掌有土地的诸侯国大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次于卿的众大夫)、师氏(领兵的大夫)、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羌、髳、微、彭、濮各地部族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牌,立好你们的矛,我将要宣誓了。”武王说:“古代人有过这样的言语:‘母鸡不打啼报晓。母鸡如果打啼报晓,这一家就要彻底毁亡。’现在殷王纣只采用妇人的意见,自动废弃对他先祖所进行的肆祭而不闻不问,惑乱毁弃国家政事;遗弃他祖父母以下的亲族不加任用,反而只是推崇、尊重、信任、使用因为有重大罪恶从四面八方逃亡到商地来的人,让他们对百官贵族施加暴虐,借以在商的国土犯法作乱。现在我姬发只有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今日进行的征讨战事中,不要超过六步七步,大家都要停下来整齐队伍再继续前进,努力呀各位诸侯!不要超过四次刺击五次刺击六次刺击七次刺击,大家都要停下来整顿队伍再继续前进,努力呀夫子们!希望大家英武战斗,勇猛得要像虎像罴,像豺狼像螭龙;在商都郊外,不能强暴地杀害来奔的殷纣士兵,让他们到我们西部土地上去服役,努力呀夫子们!你们如果不加努力,将要对你们自身进行惩处以至杀戮。”宣誓完毕,四方诸侯军队会集的有车四千乘,军队在牧野展开了阵势。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日:“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