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注:本链接于2023年10月26日更新,其中《池川明:我愛的媽媽,是我選擇了妳》更换为《池川明:妈妈,我想告诉你:肚子裡的小宝宝想传达给妈妈的事》。商品主图仅供参考,具体书籍目录见下。



妇产科医师池川明

孕产育儿书系列2册套装

港台原版


妈妈,我记得你

妈妈,我想告诉你

书籍目录

1.池川明:妈妈,我想告诉你:肚子裡的小宝宝想传达给妈妈的事

2.池川明:妈妈,我记得你:超神奇「胎内记忆」,触动百万妈妈的心(畅销新版)



《媽媽,我記得你 超神奇「胎內記憶」,觸動百萬媽媽的心》

 

作者: 池川明

譯者: 連雪雅   

出版社: 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5/04/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070670

叢書系列: 親子田  

規格:平裝/ 224頁/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初版


 

每三個小孩就有一個保有「胎內記憶」,

媽媽懷孕時發生的事情,其實孩子都記得。

如果你正迎接寶寶誕生,或家中有的2歲以下小孩,

都不能錯過日本胎教專家為你解讀88種來自「胎內記憶」的故事,

孩子兩歲前的教養,會影響他一輩子。

 

【不會說愛的孩子,愛你】

1.孕媽咪肚子冷冰冰,代表小寶寶很害怕.想讓孩子「笑著出生」,千萬不能說……

2.產程快或慢,會反映出孩子的個性.有些孩子是為了傳達「媽媽,我愛你」而出生. 「謝謝你來到我的身邊」是棒的胎教◆父母對待胎兒的方式,影響他的一生

生產並非「終點」,而是育兒的重要「中繼站」。肚子裡的寶寶擁有細膩的感情及感受力,他們會察覺自己的出生是否受到期待。教養,就從這一刻開始。

婦產科醫師池川明,原本認為自己的工作只是讓小寶寶順利出生。可是接觸「週產期心理學」後,實際調查三千六百零一對親子,了解到胎兒會完整記得自己的生命歷程,並且依照外界給予的刺激成長。

在孕期與兒時期如果不尊重小寶寶的感受,將使他的心理受創,影響往後的親子關係和未來的人生。婦產科醫生和媽媽須改變對懷孕、生產的想法,才能徹底改良育兒的方式。

 

【你為何被選為母親? 】

「我想我來了,媽咪就不會寂寞了。」

「因為,我想讓媽咪笑。」

孩子是帶著滿滿的愛,選擇你成為他的媽媽。

每三個孩子就有一個記得他來到這世上的原因。或許有人會覺得「出生前的記憶」是小孩的童言童語,但是,儘管細節有些不同,共通點卻很多。

住進母親肚子之前,孩子們都說自己待在「雲上」,一個軟綿綿、無憂無慮的世界。他們決定自己的出生,選擇想要的母親。小寶寶相信你會是世界上棒的母親,於是住進你的身體。想像那樣的情景,更能感受到懷孕的喜悅。就算對育兒失去自信,也會放寬心胸。

 

【肚子裡的寶寶,隨時都在等你和他說話】

有個孩子說:「肚子裡好像有什麼東西,它不斷變大把我壓扁怎麼辦?我好害怕。媽咪,謝謝你平安生下我。」媽媽從沒告訴孩子懷孕時有肌瘤,聽到孩子這麼說感到很驚訝。

懷孕期間,媽媽隨時都和小寶寶在一起。這世上小寶寶愛的人就是媽媽,所以才會住進母親的身體。媽媽們請記住,那是何其幸福的事。

懷孕時可能害喜嚴重、情緒起伏大,此時只要常和肚子裡的寶寶對話,告訴他「我很期待你的出生」,孩子就會感到滿足、肯定自己的存在,跟媽媽一起克服懷孕生產的難題,甚至會聽母親的話決定出生的日子。

 

【了解胎內記憶,能更加深親子互動】

「胎內記憶」是孩子重要的心靈寶物。詢問孩子的時候,請不要用大人的邏輯回應,要尊重他的內心世界。當孩子說起幸福的記憶,是想確認自己的出生受到期待。所以請抱緊他,對他說「太好了!媽媽也一直在等你出生喔」。

就算孩子說的內容很荒謬,也要用心傾聽。這麼一來,你會找到隱藏在孩子話語中令人眼睛一亮的新發現,那會為親子這種奇妙的緣分增添光輝。

 

【終於見面!爸媽可以這樣貼近孩子的靈魂

很多媽媽因為和小寶寶言語不通而有壓力。可是,大人彼此溝通的時候,語言也只佔了七%,其他情報都是透過表情、動作、語調等傳達。我們仔細觀察小寶寶也會發現,從他們的表情或動作能夠了解很多事,觀察和溝通能力是育兒非常重要的關鍵。

★孩子兩歲前的教養,決定他一輩子的個性◎寶寶出生在充滿笑聲的家庭,情緒會比較穩定◎按摩、浮板訓練培養親子感情,照顧兒一點都不累◎對著小寶寶笑,他會模仿你的表情◎常常抱小孩,可以培養他獨立◎孩子開始說「不」是好事,代表他從父母身上得獲得足夠的愛◎好的管教是告訴他「你來當我的孩子,真是太好了」

◎愛討抱的孩子,長大後反而更獨立◎小寶寶哭鬧卻遲遲不換尿布,時間久了他就不會告訴你自己想要什麼【謝謝你,我的心肝寶貝】

我們總以為自己要給予孩子很多東西、教他們懂事,但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卻發現孩子能給我們的更多。養育孩子時,父母也會慢慢想起什麼是愛,活著又是怎麼一回事。

 

本書特色

1、獲際認證:實際調查三千六百零一對親子,發表於世界婦產科醫學會。

2、以「胎兒」為主角:用全新的觀點看待懷孕與育兒,深具啟發性。

3、擺脫教養方法論:父母只要跟隨孩子的指引便能相互成長。

4、聽見幼小靈魂的聲音:未成形的胚胎、年幼的孩子,都有他們想說的話。

5、找回原始而溫暖的親情:親子之愛與生俱來,但親情需要學習。

 




媽媽,我想告訴你:肚子裡的小寶寶想傳達給媽媽的事


作者: 池川明  

譯者: 姜柏如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0/02/2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070878

叢書系列:親子田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待在媽媽身體裡,是寶寶溫暖的小宇宙

在這小宇宙裡,寶寶能感受到媽媽的喜怒哀樂,

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媽媽,我聽見你的聲音了喔!

我想告訴你的話,你也聽見了嗎?

 

池川明是一位在產科深具知名度且備受學界與產婦敬重的醫師,一直以來他都以協助孕婦順利生下孩子為使命,然而,在這過程中他卻發現,那些生產時無比幸福的媽媽,卻在產後憂鬱說出早知道就不生小孩的話;也有生產時貌似幸福的夫妻,卻因育兒不順遂而爭吵。

「那時,我才注意到,只有生產時順利幸福是不夠的。產後的人生若沒有過得幸福,便稱不上是順產」池川明說。

此後,他意外接觸到了胎內記憶,一開始他從自己接生後長大的孩子口中得知,孩子們竟然記得在媽媽腹中的事。於是他開始深入研究,以三千五百名以上的孩童為對象,進行「胎內記憶」大規模問卷調查,結果竟發現每三個小孩就有一個保有「胎內記憶」。有些孩子記得媽媽肚子裡暗暗紅紅的、有一條繩子(臍帶),有的孩子清楚記得出生時很難受,甚至許多孩子說出:「是我選了媽媽所以才出生的」。

 

【在媽媽肚子裡,我看得到也聽得到喔】   

根據科學研究懷孕初期開始,寶寶就能感受很多事情讓小寶寶感興趣的是爸爸跟媽媽的聲音。說出「在肚子裡聽見媽媽聲音」的小孩非常多。

二歲女孩說:「我在肚子裡聽見小提琴跟英語的聲音。」女孩的媽媽每天都會上英語會話課,爸爸也經常彈奏烏克麗麗。

「我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叫過我『牛奶妹』對吧!」有些孩子在出生後,甚至記得媽媽取的胎名!

 

【能了解寶寶需求,孕期更安心幸福】

肚子裡的小寶寶,是用期待的心情,聆聽爸媽對自己訴說的溫柔話語。所以爸媽們若能常和寶寶的對話,並了解寶寶的需求,媽媽跟寶寶的情緒都會變好,互動更加親密喔!

 

建議爸媽們可以先對寶寶取個「暱稱」,接著單手撫摸肚皮,胎兒全身上下的皮膚就能感受到媽媽的溫度,這時可以開始跟寶寶說話,也可唱歌唸繪本給寶寶聽,和寶寶有了聯結後,就可以進一步利用,書中提到的「踢踢遊戲」、「探測術互動」等來熟知寶寶的想法。

 

例如:媽媽去超市不曉得該買哪個食材好時問問他:「用踢腳跟媽媽說你想吃什麼吧!」或讓肚子裡的小寶寶聽各種風格的歌曲,並調查他們的反應。

這麼做後,你會發現小寶寶不僅能理解內容做出反應,而且還有自己的個性跟喜好呢!

 

【媽媽,我想告訴你】

肚子裡的小寶寶衷心盼望「媽媽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且期待自己會讓媽媽覺得幸福。」

他們希望:「媽媽,要照顧好身體喔」、「媽媽,要調整好心態喔」、「媽媽,要相信自己~」

有小孩表示:「我待在媽媽肚子裡時,只要爸爸跟媽媽一吵架,我就會踢肚子。因為這樣他們才會停止吵架。」

某位母親說,自己有次因為產後筋疲力盡,不小心將剛出生的兒子摔在浴室磁磚地板上。讓她心裡一直感到很自責。

 

孩子到了兩歲後,有次突然對媽媽說:「媽媽,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曾經摔在浴室的地板上吧!雖然很痛,但我知道妳不是故意的,媽媽不用在意喔!」讓媽媽聽了眼淚直掉。

 

所以媽媽照顧好自己,以幸福的心情迎接小寶寶是至重要的事,尊重寶寶、用心對孩子表達情感,肚子裡那個因選擇妳而來的寶寶定會有所回應。

 

【了解胎內記憶,加深親子互動】

書中有更完整關於親子溝通的技巧,透過書中的方法懷孕的媽媽能感受到寶寶的需求,並學會和胎兒互動,當母親能對胎內記憶有所了解,懂得尊重胎兒的感受,聽見孩子是因你而來的訊息時,內心將會深感幸福,育兒之路也將完全不同。

 

作者簡介

池川明

醫學博士,1954年出生於東京。畢業自帝京大學醫學系,取得該校的碩士學位。曾任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婦產科部長,1989年在橫濱開設池川診所。

他是研究胎內記憶的di一人,以站在母親和小孩的立場實施分娩和醫療為目標,希望藉由胎內記憶的觀點讓母親從懷孕、生產到養育子女的過程都能感到幸福。

著有《媽媽,我記得你》(采實文化)、《池川明微笑生產筆記》(世茂出版)等多本著作。


内页试读

返回顶部